禾本科观赏草的特性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2018-04-25 06:24孔杨勇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狼尾草禾本科花叶

孔杨勇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浙江 萧山 31123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植物配置模式的日益丰富,观赏草以其具有种类丰富、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养护管理简便等诸多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大众的喜爱,在各类城市绿地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常见的观赏草植物主要包括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灯心草科、香蒲科、花蔺科等几科植物,但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故而禾本科观赏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禾本科观赏草的生物学特性

约翰·雷纳[1]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称为观赏草的植物均隶属于禾本科,是有花植物的第三大科,共有600属10000余种,在全球各主要生态系统中均有分布,这也表明此类植物中的许多种类均具有较好忍受极端冷热环境条件的能力和极强的繁殖能力。随着禾本科观赏草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广泛应用,其耐旱、耐荫、耐热、耐寒、耐盐等优良特性也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进而为禾本科观赏草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在耐旱性方面[2,3,4,5],研究发现不同禾本科观赏草的耐旱性能存在差异,比如狼尾草、‘紫叶’狼尾草、花叶蒲苇等耐旱性很强,香茅、斑叶芒、花叶芒等耐旱能力也较强,但花叶虉草、红叶白茅等对干旱则较为敏感。在耐荫性方面[6,7,8],禾本科观赏草的生长情况受遮荫度的影响会依植物种类、生长环境条件,特别是遮荫程度和遮荫时间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丽色画眉草喜全光照,在遮荫度50%及以下时生长较好,但在重度遮荫(75%遮荫度及以上)时则不能正常生长;对于花叶芒而言,25~50%的遮荫度有利于其生长,但50%以上的遮荫度则会使其生长受限。在耐盐性方面[9,10],耐盐性强的禾本科观赏草在滨海与内陆盐碱化土壤的景观美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耐盐性较强的禾本科观赏草有芨芨草、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长芒草和丽色画眉草等,而拂子茅、远东芨芨草和野古草等则相对较弱。在耐热性方面[11,12,13,14],由于各地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短非常不一,因而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生长的耐热性强的禾本科观赏草种类就很有必要,通常暖季型禾本科观赏草的耐热性较冷季型观赏草高,比如花叶芒、细叶芒、斑叶芒、花叶蒲苇、狼尾草等耐热性较强,蓝羊茅、细茎针茅等耐热性则相对较低,但蓝羊茅耐热性最差,而花叶虉草在南京地区夏季的生长也会因高温而受限。在耐寒性方面[15,16,17],禾本科观赏草的耐寒特性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越冬能力、在冬季的景观表现效果以及地区分布的纬度范围等,研究发现玉带草、蓝羊茅、银边芒、斑叶芒等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可在哈尔滨地区推广应用;‘紫光’狼尾草、东方狼尾草和‘小兔子’狼尾草等可在北京地区安全越冬而作为多年生植物种植,但羽绒狼尾草、绒毛狼尾草则正好相反,只能作为一年生植物种植。

2 禾本科观赏草的观赏特征及其常见应用种类

2.1 禾本科观赏草的景观价值特征

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应用主要侧重于禾本科观赏草的形态、茎杆、叶片、花和果序等特征,并以茎杆和叶丛为主要观赏部位,即使在萧瑟肃杀的秋季,它们也可给生境带来无限生机,从而形成全年可赏的良好景致[18]。禾本科观赏草的叶片一般呈现为绿色、窄条形,如狼尾草、矮蒲苇等,但也有很多品种带有各色条纹、斑纹以及其它多种颜色,如花叶蒲苇、花叶芒和花叶虉草等,叶片长度和宽度也往往呈现出多种变化 (图1);植株株型通常表现为丛状、垫状、直立状、喷泉状、瀑布状、焰火状等,形态多样,变化丰富,如荻往往表现为高大挺拔,蓝羊茅则短小刚硬,羊茅则柔软飘逸[19]。

图1 不同叶色、叶形的禾本科观赏草组景

在园林应用中,花序通常也是影响综合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禾本科观赏草的开花季节、花期长短以及花序形态和色泽因而也成为决定其观赏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比如秋季开花的禾本科芒属观赏草往往会因其花序盛开而显著提升其自身观赏价值[20]。许多禾本科观赏草抽生而出的茎秆也往往会构成一道独特风景,尤其是在深秋和冬季,茎秆逐渐变成锈色,其上穗状花序随风摇曳,同样表现突出,令人侧目[1]。

2.2 禾本科观赏草的景观季相特征

不同种类的禾本科观赏草,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观赏特性,且通常会在特定季节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如在南京地区,狼尾草、红叶白茅、花叶虉草、香茅、花叶蒲苇的观赏价值均较高,且在夏秋两季变化不大;斑叶芒、蒲苇、细叶芒、花叶芒因在秋季花序盛开,其观赏价值相比夏季有较大幅度提高;另外,蓝羊茅在夏季高温期、花叶虉草在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期因长势不佳,其观赏价值同样在此时期内受到较大影响[20,21]。同时一些研究[22]还发现,大部分冷季型禾本科观赏草在夏季高温时会休眠,在秋季则恢复生长,到冬季能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并在春季或初夏会开花;而大部分暖季型禾本科观赏草则会在秋末冬初时期枯黄,冬季休眠直至第2年春季3、4月份才开始抽生新芽,并直至夏末秋初才达到其最佳观赏效果。

2.3 禾本科观赏草的常见应用种类

根据综合景观表现、生境适应情况等多因素考虑,越来越多的禾本科观赏草在园林绿地中得到应用,还有大量新优品种也逐渐得到推广,为丰富园林植物景观锦上添花(表1)。比如,武菊英等[23]就曾对北京地区野生禾本科观赏草植物资源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其中具有许多观赏价值较高的物种,并认为这些植物经过筛选、驯化后可开发成为园林植物新品种,或者也可作为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王铁梅等[24]在对沽源坝上草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时共发现有14种禾本科观赏草,其中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代表性种类有芨芨草、羊胡子草等,从而可以为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及城郊生态建设提供新优观赏植物资源;樊智丰等[25]对云南省野生观赏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11科77属162种,其中涉及禾本科观赏草50属97种,资源潜力十分巨大。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禾本科观赏草植物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观赏性表现均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如在北京地区,红叶白茅生长缓慢,不能正常抽穗开花,而绒毛狼尾草和长柔毛狼尾草则不能越冬,表现为 1年生等[26,27,28]。

表1 园林绿地中几种常见应用及有推广价值的禾本科观赏草

3 禾本科观赏草的园林应用

3.1 禾本科观赏草的景观配置

禾本科观赏草种类众多,其生长状况、植株观赏价值、花序美感、株高等性状各异,因此既可考虑与各种乔灌花草相组合而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图2),又可考虑与山石、水体、园路、建筑等其他园林要素进行巧妙搭配;同时,每种禾本科观赏草均有其独特的观赏部位和特定的观赏季节,因而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20,29,30]。比如,芦苇、芦竹、花叶芦竹、斑茅等高型(株高>180cm),斑叶芒、花叶芒、荻、矮蒲苇等中高型(株高介于90-180cm)的禾本科观赏草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可起到类似于乔灌木的造景作用,同时通过观赏草茎叶的柔和效果来改变景观硬度,可用于孤植或丛植、群植、散点植;狼尾草、花叶虉草、薏苡等矮型(株高介于60-90cm),红叶白茅、蓝羊茅等低矮型(株高<60cm)的禾本科观赏草植物则既可考虑作地被栽植,抑或布置于溪流旁,亦可与山石、园林小品进行搭配种植,起到烘托、衬托作用,更多体现在细节应用上;不同高度的禾本科观赏草植物还可用于丰富花境立面效果,比如可使花境在花期后仍保持较好景观效果,弥补了无花期的景观空缺,从而进一步丰富花境季相变化[31,32]。由于很多禾本科观赏草种类均可以忍耐恶劣环境条件且养护成本低,因此成为很多地方园林绿化的理想选择[1]。

图2 禾本科观赏草与其他观赏草组景

除可以充分利用禾本科观赏草的株高、株形、色彩、质地等特性进行景观配置外,还可利用禾本科观赏草植物物候期季相变化特征来进行设计,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将禾本科观赏草和其它植物如各种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进行整体配置,更好地协调不同时段之间景观季相的匹配关系,达到相互补充、延长观赏期的作用,从而营造出更具美学和生态价值的植物景观[22]。

3.2 禾本科观赏草的应用养护

由于禾本科观赏草植物对生境有极广泛的适应性,因而其能在很多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长,而且一旦建植后就无须太多水肥管理和养护,也较少产生病虫害,属于一类美丽又低廉的观赏植物[18]。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养护管理,有效的养护管理反而更能彰显禾本科观赏草的独特之处[33]。在具体应用实践中,仍然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养护管理工作:

(1)处理好部分禾本科观赏草的潜在入侵。许多禾本科观赏草植物往往生命力较为旺盛,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能力均较强。蒲苇、狼尾草、丽色画眉草等种类通过产生大量风媒种子扩散繁殖,此部分植物可以在种子成熟前通过提前剪掉已衰败的花序等措施来防止种子飞播;而无性繁殖则主要集中在那些易在地上或地下部分形成匍匐茎或根状茎的蔓生类植株,此部分植物倾向于向外扩张,其中荻、斑茅、花叶拂子茅、花叶芒等均属此类,因而通过将其定植于埋在土中的容器等方式能有效抑制其向外扩张[13,34]。比如,花叶虉草属于根茎型繁殖,繁殖速度快,随着时间流逝,容易形成种内竞争,从而导致长势变差、观赏价值降低,同时也易成为入侵草种,因而在园林应用中可考虑采取适时间苗、种植边缘设置砖瓦隔离带等适当措施来防止其种内竞争及入侵其他草种[20]。

(2)处理好部分禾本科观赏草的景观维护。比如丽色画眉、针茅等,在5月中旬就抽穗开花,花序美丽,株形飘逸,但进入夏季后往往会表现为花序干枯、叶片枯黄、整株倒伏,导致景观效果大为降低,因此需要及时作修剪处理[20,29]。

(3)处理好部分禾本科观赏草的水肥管理。禾本科观赏草在生长期间应肥力适当,若肥力过足则会导致徒长,植株易倒伏反而影响观赏效果。如须芒草,在土壤肥力过高时会容易导致叶片绿色加深,降低观赏效果,而蓝羊茅在土壤肥沃时则会出现叶片蓝色降低、绿色增加现象,同样降低了观赏效果[35]。

(4)处理好部分禾本科观赏草的应用安全。一些暖季型禾本科观赏草如花叶芒、细叶芒和狼尾草等植物在秋末陆续进入枯黄状态,因而做好防火工作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除景观特定需要而予以保留外,一般应根据情况在禾本科观赏草进入枯黄期前后进行科学刈割[13]。

4 结语

禾本科观赏草所具有的诸多优良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的重要植物种类,开发应用前景愈加广阔。因此,在现有应用的禾本科观赏草植物种类及系列研究基础上,针对禾本科观赏草种质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生境适应性强等优点,进一步加大禾本科观赏草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以及不同禾本科观赏草植物生境适应性、观赏价值和配置模式等方面研究,从而有力推动禾本科观赏草植物的开发应用,为城市绿地低维护、高效益园林植物景观的构建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约翰·雷纳.澳大利亚园林中的观赏草[J].中国园林,2008,(11):10-14.

[2]陈莹,彭正鑫,洪伟.3种观赏草的持水性能[J].草业科学,2013,(8):1156-1160.

[3]张智,夏宜平,常乐,等.3种观赏草在自然失水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与耐旱性关系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12):17-20.

[4]李秀玲,刘开强,刘君,等.干旱胁迫对六种观赏草枯叶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2,(4):93-100.

[5]张苏州.干旱胁迫对‘紫叶’狼尾草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4,(8):752-756.

[6]武菊英,滕文军,袁小环,等.分株和遮荫对花叶芒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9,(11):1691-1696.

[7]秦衍雷,武菊英,徐迎春,等.遮荫对观赏草丽色画眉生长、光合以及生物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3,(5):922-927.

[8]高鹤,宗俊勤,陈静波,等.7种优良观赏草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研究[J].草业学报,2010,(4):87-93.

[9]袁小环,孙男,滕文军,等.9种观赏草苗期耐盐性评价及NaCl胁迫对芨芨草生长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3):69-75.

[10]袁小环,武菊英,杨学军,等.基于半致死浓度的观赏草萌发期和幼苗期耐盐性评价 [J].中国草地学报,2012,(6):49-53.

[11]柴翠翠,徐迎春,钱仙云.10种观赏草叶片的细胞膜热稳定性鉴定[J].江苏农业学报,2009,(4):876-879.

[12]李秀玲,刘君,宋海鹏,等.应用Logistic方程测定13种观赏草的耐热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3):184-186.

[13]赵天荣,蔡建岗,施永泰,等.13种观赏草引种的生物安全性初探[J].草业科学,2012,(4):521-527.

[14]高鹤,宗俊勤,郭爱桂,等.应用Logistic方程研究优良冷季型观赏草抗热性 [J].草业科学,2010,(10):27-30.

[15]马威,常进,钱挽鹏,等.低温胁迫对4种观赏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4,(7):2028-2030.

[16]袁小环,滕文军,杨学军,等.基质和覆盖对观赏草容器苗越冬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1):172-177.

[17]武菊英,滕文军,袁小环,等.几种狼尾草属观赏植物在北京地区的生长特性 [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6):661-666.

[18]高鹤,刘建秀.南京地区观赏草的种类、观赏价值及其造景配置[J].草原与草坪,2005,(3):13-16.

[19]信金娜,梁绪振,刘君,等.观赏草在高尔夫球场中的应用[J].草叶科学,2014,(10):1877-1883.

[20]李秀玲,刘君,杨志民.九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10,(3):76-87.

[21]李秀玲,刘君,宋海鹏,等.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夏秋两季观赏价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J].草业科学,2010,(2):39-44.

[22]赵天荣,张秋君,蔡建岗,等.多年生观赏草的生长和繁殖特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1,(15):103-106.

[23]武菊英,滕文军,袁小环,等.北京地区野生禾本科观赏草资源调查及繁殖特性研究 [J].草地学报,2009,(1):10-16.

[24]王铁梅,张静妮,平晓燕.沽源坝上草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 [J].北方园艺,2015,(24):58-61.

[25]樊智丰,彭建松.云南省野生观赏草资源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1):32-35.

[26]高鹤,刘建秀,郭爱桂.南京地区观赏草的适应性和利用价值初步评价[J].草业科学,2008,(8):131-138.

[27]刘宝贤,申宏伟,徐峰,等.鲁东南滨海地区观赏草的观赏适应性评价 [J].草业科学,2014,(12):2221-2229.

[28]武菊英,滕文军,袁小环.适宜北京地区的观赏草评价与应用[J].中国园林,2008,(12):21-24.

[29]武菊英,滕文军,王庆海,等.多年生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生长状况与观赏价值评价 [J].园艺学报,2006,(5):1145-1148.

[30]武菊英,滕文军,王庆海.耐旱多年生观赏草春季观赏性评价[J].华北农学报,2006,(1):129-132.

[31]张智,夏宜平.杭州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调查及其配置应用[J].中国园林,2008,(12):15-20.

[32]陈莹,林涛.厦门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资源与配置应用[J].农学学报,2013,(8):47-51.

[33]陈超,袁小环,杨学军,等.观赏草的研究概况和园林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19):135-143.

[34]杨骏.观赏草在南京地区植物配置与造景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13,(8):24-27.

[35]宋晓青.观赏草在园林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 [J].北方园艺,2010,(21):138-140.

猜你喜欢
狼尾草禾本科花叶
薏苡秸秆与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品质的研究
秋天?花叶
花叶昆虫世界
花叶芦竹及其优化栽培技术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创意花叶画
杂交狼尾草对育肥猪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禾本科植物遗传中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应用
禾本科植物之王
Al3+胁迫下的野生狼尾草种子萌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