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研究
——以永州怀素公园为例

2018-04-25 06:24陈存友胡希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怀素公园书法

李 珺,陈存友,胡希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

1 相关研究回顾

经文献查阅,国内外有关书法公园文化表达的研究甚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苗芳蕾(2015)是以蓬溪书法旅游作为案例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我国和蓬溪书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启示[1]。饶翔宇、沈守云(2012)提出了景观的文化表达的思想:用景观的语言来表达文化,用文化的情感来诠释景观的一个过程[2]。(3)付宝春、王松(2015)中将文化景观要素与场地规划设计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探索针对规划场地本身既实现“量身定做”,又凸显文化特色的景观表达及空间构建方法[3]。而对于书法公园中的文化表达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书法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以期为其他书法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借鉴案例,丰富国内在书法公园文化表达方面的研究。

2 场地概况

怀素公园位于永州市零陵区,面积为2.6hm2。场地的用地类型并不复杂,包括文物保护用地、绿地、水域以及部分建设用地。

地形地貌:场地中最大高差30m,最高点位于场地西北山体,标高为144.8m,湖泊为场地最低点,标高为115.4m。

植物景观:怀素公园内现有的植物资源状况良好,主要为高大乔木,绿化率高,但因其缺少中下层的植被,美化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的植物种类有香樟、桂花、杜英、日本晚樱、棕竹、芭蕉等。

水文状况:主要的水体为人工湖。由于上游生活污水未截留,导致湖内水质较差。

古迹遗存:园内有绿天蕉影、种蕉亭、醉僧楼、砚泉、笔冢、墨池等古迹。

3 怀素公园的文化源流

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也是一位僧人艺术家,俗姓钱,乃诗人钱起之从子,永州零陵人,怀素公园正是政府为了纪念怀素,而在其出家练字之地“绿天庵”所在地,新建的主题性公园。

幼年时期:十岁出家,改字藏真,书法在于“不师古”,从习欧阳、取法二王、更法二张,勤学苦练“板盘皆穿、蕉叶练字”笔法灵妙多姿、运笔疾速、点画率意、线条流畅,初期代表作为《秋兴八首》。

中年时期:由零陵出发,作万里之行,求师访友,探访徐浩、拜师邬彤、取法真卿,书法如 “夏云随风、孙娘舞剑”笔法如狂怪怒张、蛟龙入海、精妙绝伦、独步古今,中期代表作为《自叙帖》。

晚年时期:回归故里、风痹缠身、疏淡清远,书法作品“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笔法圆熟丰美、笔法谨密、散逸恬淡、超凡脱俗,晚期代表作为《千金贴》。

4 怀素公园的文化表达

4.1 文化表达的认知

文化需要通过充分的表达来体现,而文化的直接表达和文化的间接表达分别是文化表达的两种基本方式。对于某一文化特点或内涵的直接描述展示属于直接的文化表达,那么,很多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某种文化行为或文化事项来侧面表现或暗示文化特点和内涵,就属于间接的文化表达[4]。

4.2 文化表达的载体

文化表达的载体分别为硬质要素和软质要素,其是景观中文化的主要组成要素,其中文化表达主要是通过硬质要素中的建筑、铺装、山石和软质要素中的水体与植物来实现,这些构成要素的组合,为园林景观创造了丰富多彩、意境深远的景观文化展现效果。其中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1)在山水文化表达上,园林景观是在有限的场地内通过人工造景,以小见大模拟自然山水。在怀素公园的山水建设上也符合了这一点,模山理水,追求自然历史风趣。(2)在植物文化表达上,尊重场地现状,保留长势优良植被,结合场地主题以及项目所在地环境地貌等特点选择适合怀素文化主题氛围的植物,形成景观效果丰富,文化主题突出的景观效果。(3)在建筑的文化表达上,建筑是景观文化表现的主要要素,反映了整个景观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是历史遗迹的最佳留存物。本方案景观设计中要在符合怀素文化主题的前提下,综合多种设计手法体现文化主题。使游人在参观游览时能感受到怀素文化氛围。(4)在意境文化的表达上,景观的意境表达是在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园林造景的特点,打造景观氛围,使人们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最后达到情与景交互相融合的一种境界。在怀素公园中,充分利用造景的几大要素营造主题文化氛围,体现意境,表达主题,丰富游客景观感受,陶冶情操。

4.3 文化表达的途径

4.3.1 城市记忆的收集

为使怀素文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引起人们对书法文化的兴趣,整合人民群众对怀素的大众记忆,这些记忆包括怀素的书法作品,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文化戏曲等元素,利用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小品景点等元素抽象成独特的景观符号来体现怀素主题。例如,把大众所熟悉的怀素出家为僧、拜师访友、在芭蕉叶上勤学苦练、埋笔成冢等故事,通过书法碑林、雕塑、景墙、铺装和建筑等景观表现手法,组织成贯穿全园的文化景点。

4.3.2 历史资料的查阅

由于怀素文化的历史悠久,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典籍以及书法作品都有关于怀素的记载,而对于怀素所在地永州市零陵区也有相关的记载,通过对一些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怀素所生活过的地方的遗址的保护,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发掘怀素文化,使其更好的在景观当中得以体现。而针对怀素公园内的历史遗迹,应保护其历史原真性,并通过建立纪念馆和展示厅等来收藏展示怀素文化。

4.3.3 叙事景观的设计

叙事性景观是现代景观发展的一个类型,通过“讲述故事”的方法进行景观设计,在满足景观视觉形象、空间动态形态的前提下,注重人们对景观时空在文化、精神等非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并在空间表达的设计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的要素,使景观设计作品与人产生更多交流与共鸣[5]。以怀素人生历程为主线,通过提炼怀素人生故事,按照其成长顺序利用一系列景观表现来进行营造。努力做到不仅能充分展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还能让游人体会到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

4.3.4 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氛围的打造主要由景观要素的组合来表现,如植物、建筑、小品、铺装等。怀素公园是特色鲜明的名人文化专类公园,根据其鲜明的书法文化主题,通过组织各个造景要素创造或优化整个场所的文化氛围,寓情于景,赋予景物深厚的文化内涵,突出场所空间索要表达的怀素书法文化主题。例如,修建书法文化交流中心,定期举行各类交流展览活动。使人亲身感受到书法文化的魅力的同时,起到很好的传播教育作用。

4.4 文化表达的方式

在对怀素文化主题收集与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人生故事的组景、书法作品的造景、文化冠名的点景、古迹探寻的趣景、历史遗迹的延续等五种景观文化表达方法,力求在怀素公园中充分体现并传承怀素书法文化(如图1)。

图1 怀素公园总平面图

4.4.1 人生故事的组景

人生故事组景是从小说、书籍资料的记载、书法作品的展现等找寻与怀素相关的故事,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加工。由主入口开始沿湖用序列的设计手法,以怀素人生轨迹为线索,结合其一生中重要的几个节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童年时光、出家为僧、拜师访友、勤学苦练、登峰造极等营造五个景点(如图2)。

图2 怀素公园人生轨迹概念图

其中,童年时光节点通过雕塑来展现怀素在童年时期对书法的启蒙(如图3);出家为僧节点则通过景观亭长廊与文化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怀素出家为僧后的参禅悟道 (如图4);拜师访友节点则通过情景雕塑的组合,立体的再现了怀素外出游历拜师访友寻求书法真谛的故事;勤学苦练节点通过在勤学苦练广场设置怀素进行书法创作时的雕塑,并配以草书地砖和文化墙的形式综合表现了怀素苦练书法刻苦钻研的精神(如图5);登峰造极节点是全园的制高点醉僧楼,据资料记载,怀素曾在此地生活并勤练书法最终到达登峰造极的书法境界(如图6)。通过人生故事的组景,将五个故事组合使用多种表现手法,立体的再现历史名人怀素“童年时光的书法启蒙、出家为僧的参禅悟道、拜师访友后寻求真谛、勤学苦练的钻研精神、登峰造极的书法造诣”的传奇一生,使之成为贯穿全园的文化主线,发扬并传承怀素草书文化内涵。

4.4.2 书法作品的造景

书法作品造景是从怀素的作品中寻找景观表达的思路,以雕塑,石刻,景观墙等表现形式对景点进行景观营造。怀素的草书称之为狂草,其用笔有力,流畅奔放,一气呵成,他能作诗又好饮酒史称醉僧。《自叙帖》为怀素的代表作,本设计中在入口处设置怀素自叙帖雕刻配以怀素醉僧形式主雕像,结合小品景墙的设计,构思了主入口景观,凸显怀素文化主题(如图7)。

4.4.3 文化冠名的点景

文化冠名点景是用与怀素有关的故事或作品来造景并结合景点名组成。在设计中以怀素文化冠名的景点分别有临岸初试、凌波探月、狂里藏真、才思涌泉、近仙亭等。其中临岸初试、凌波探月是体现了怀素进行书法创作时的一种狂放,怀素又字藏真的草书又被称为“狂草”,故而在其出家为僧节点的景观廊亭又称狂里藏真,因在园内湖西北侧有一涌泉,取名才思涌泉,象征怀素才思如泉涌,而位于勤学苦练广场西北侧的近仙亭,取名得于“岑宗旦《书评》:怀素闲逸,故翩翩如真仙”。

4.4.4 古迹探寻的趣景

古迹探寻趣景是通过在栈道两侧设置怀素作品碑林,为了增加景观趣味性,则通过对景与障景、夹景与框景、植物配植等方法,其中植物配置主要通过水杉和二月兰的组合,通过处理好碑刻、雕塑、植物之间主次关系,达到丰富景观效果的作用。设计创作时为力求达到 “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的空间得其自然的趣味。具体做法主要有,根据场地植物景观和怀素书法人文风情,设计构思好怀素作品碑刻的合其体宜,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作到精巧合宜,取其特色的部分,充分反映怀素书法作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同时在沿途设置碑刻时利用障景的设计手法,让游客沿着游路一路探寻怀素作品的痕迹,力求做到自然天成,景到随机,巧于因借,通过对自然景物表现的取舍,使造型简洁的景石碑刻获得景观丰满充实的效果,丰富景观空间,增加景观趣味性。

4.4.5 历史遗迹的延续

历史遗迹的延续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将怀素在此地生活时所留下的历史遗迹加以保护、修复与重建。在设计中将场地中原有的砚台、墨池、笔冢、学书亭、醉僧楼进行保护性修缮,其中将砚台与墨池组合在一起,再配以怀素洗笔的雕塑,还原历史场景,而笔冢是当年怀素勤练书法,将写秃的笔埋于此地,埋笔成冢,为了突出文化内涵,将笔冢通过景石雕塑的组合突出景观效果,并配以历史记载的解说,让游人来此能感受到怀素当年练习书法时的勤学苦练,同时将历史所记载的种蕉亭进行恢复重建,形成一条历史遗迹景观游览线路(如图 8)。

5 结语

书法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灵魂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书法公园景观设计的基础,而书法公园的基本文化是书法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以书法文化为基本特征对其主题文化氛围进行创造,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在今日全球化景观同一化的大背景下,针对书法公园景观文化表达的研究对塑造出具有浓郁地方人文特色的园林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苗芳蕾.文化创意视角的书法旅游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饶翔宇,沈守云.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 [J].湖北林业科技,2012,(02):66-69.

[3]付宝春,王松.基于文化特征的场地景观表达与空间构建——以山西省农科院创新基地外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5,(01):109-111.

[4]徐杰舜,马旭.文化的表达与表达的文化[J].文化艺术研究,2011,(01):34-40.

[5]李东明,段培奎,张德顺等.山东沂南双堠镇滨水景观地域性文化再生的设计[J].现代园林,2014(12):52-57.

猜你喜欢
怀素公园书法
书法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书法欣赏
书法
怀素芭蕉练字
在公园里玩
书法欣赏
联谜考徒弟
怀素芭蕉练字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