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

2018-04-26 03:31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死海洋垃圾垃圾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的沙地变成绿色海洋,获得了世界赞誉。内罗毕当地时间2017年12月5日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占地9,3万公顷。由于历史上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1962年,数百名务林人开始在这一地区种植树木,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清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

对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奖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证明退化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而修复生态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

“地球卫士奖”从2005年开始颁发,是联合国表彰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

(据新华网2017年8月4日,佚名/文,周远喜/荐)

(适用话题:环境、环保、生态、坚持等)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洋垃圾危害深远

洋垃圾是一个俗称,而非专业用语。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中国禁止进口的同体废物和未经许可擅自进口限制进口的同体废物。

专家表示,包括洋垃圾在内的许多进口同体废物质劣价低,以其为原料的再生资源加_丁利用企业不少为“散、乱、污”企业,污染治理能力低下,多数甚至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加工利用中的污染排放严重损害当地生态环境。洋垃圾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感染从业人员。

目前进入中国的洋垃圾主要包括废矿渣、废催化剂、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性废物等。这些洋垃圾经过层层包装,很多就堂而皇之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2017年7月18日,國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同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同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同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垃圾出口国都慌了神儿

从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垃圾在内的24种洋垃圾。然而很多西方国家已经习惯了把生产、生活环节中产生的垃圾打包装船。运往中国。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一出,让全世界垃圾回收产业从业人员都感到一场强烈的地震:垃圾没地方去了?!这下,垃圾出口国都慌了神儿。

根据英国环境部门的数据,英国每年产生的包装塑料垃圾(包括塑料瓶、食品薄膜包装等,不包括非包装材料的塑料)就有220万吨,其中大约50万吨会运往中国。英国回收协会表示,目前,英国没有能力处理大部分的废料。该组织的行政总裁西蒙·艾林接受采访时说,他不知道短期内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而美国俄勒冈州——这个州曾是全美环保领域的领头羊——之前90%的垃圾都会运往中国,自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生效以来,当地有600多吨垃圾被堆在停车场上无法处理,还被迫将800吨废品填埋。

据新西兰环境部披露的数据,该国2017年向中国出口的垃圾总价值达到2100万纽币(约合9000万人民币),总重量达到5万吨。面对无处可去的垃圾,新西兰垃圾回收部门只得另想办法。可是对于国土面积狭小的新西兰来说,国内的土地难以利用,外界的“接盘侠”也很不好找。

(据《光明日报》2017年8月1日、新浪网2018年1月5日综合整理,邹仕泽/整理)

(适用话题:环境、生态、环保、健康等)

吃“进垃圾”“吐”出宝贝

1吨废纸可以造出850千克好纸,可节约木材300千克,约等于少砍17棵成材大树:1吨废玻璃可生产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板玻璃,而回收再造一块玻璃过程中所节省的能量,可以使一只60瓦灯泡发光4小时。如今,变废为宝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垃圾分类是前提

严格的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分流并有效利用的前提。

从2000年起,我国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但到目前为止,垃圾分类依旧是变废为宝事业中的一个掣肘因素。当然,情况也在改变。近年来,各地政府将互联网技术与垃圾分类、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出“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

比如说,银川市已启动了垃圾分类“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方式,开通“银川市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实行“线上交易+线下物流”。广州市、深圳市探索推行“互联网+分类回收”,建立了APP移动平台,实现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2017年12月14日,青岛市首个智慧垃圾分类回收箱在海伦路街道试点运行。而在河南沁阳市太行办事处的东沁阳村,每家都有多个垃圾桶,生活垃圾被细分为16类,菜叶、果皮做酵素,厨余垃圾无残留。

技术成就绿色经济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还能产生可供利用的电能。

很多科研团队也在对垃圾处理技术进行攻关,发明了许多令人称奇的“黑科技”:“吃”进垃圾,“吐”出宝贝。

建筑垃圾可以达到相当高程度的重复利用率。深圳市思力佳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建筑垃圾,制作出免蒸压轻质砖和免蒸压超饱和液态混凝土现浇非承重隔墙的产品,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率。

城市里的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依旧会产生大量含有恶臭物质、病原菌、重金属等物质的污泥。如今,利用高温水解、厌氧消化等工艺,污泥中的有机物得以消解,还能变成宝贵的能源与肥料。

农作物秸秆和林木废弃物,利用生物质燃料发电技术,不仅可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燃烧后剩下的灰烬还能加工成钾肥返田。

一台废旧电视机经过无害化加工处理后,拆解下来的材料不仅能用于塑料制品、节能管的制造,还能当作冶炼厂的原材料。有些电子垃圾中还能提炼出黄金,俨然一座值得开发的“矿山”。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13日,范佩/文,叶梓/荐)

(适用话题:环境、环保、生态、科技等)

揭开地球“种子挪亚方舟”神秘面纱

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个山洞里,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90万份植物种子。这些植物种子作为“备份”,用来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而绝种。2018年2月,挪威政府宣布,将拨款1亿挪威克朗(约合1270万美元)对这座全球种子库进行修缮升级,让这座“种子挪亚方舟”更加安全可靠。

与濒危动物一样,植物种群也面临着各种威胁。据联合同粮农组织估计,全球农作物品种中已经有四分之三停止种植。1903年,美国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超过8000种,到1983年只剩下约600种。为了守住全球糧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建设一座全球种子库的想法诞生了。

该种子库的选址位于挪威大陆与北极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上的一座沙岩山的内部深处,处于地质活动较不活跃的永久冻土带,且高出海平面130米,即使冰川融化,也能保持干燥。在漫长的冬季,当地气温维持在零下30至零下20摄氏度,堪称植物标本的天然冰窖。2008年1月,全球种子库正式投入使用。

从外表看,用水泥浇筑的种子库人口毫不起眼,但当你走过那结满冰霜的120米隧道时,就会感受到它的深不可测。种子库的核心地带是并排的三间独立冷藏室。每间冷藏室长27米,宽9,5米,高5米。这里最多可以储存450万份种子样品,目前其中一间已经储存有近90万份共超过1亿粒种子,其余两间依然空置。冷藏室严禁外人进入。

在种子库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三角形的警示牌,红边黑底之上,一只白色的北极熊十分醒目,下方用挪威语写着“小心北极熊出没”。据介绍,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的北极熊有5000头之多,它们堪称种子库最恪尽职守的“巡逻员”。

在这座种子库建成以前,全球范围内已有约1400座规模不一的种子库,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位于政局不稳的国家或环境面临威胁的地区。相比之下,这座位于北极地下深处、由北极熊终日“守卫”的“种子挪亚方舟”要可靠得多。

由于配备了大型制冷设备,冷藏室得以常年保持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即使意外停电,种子库内的温度也能在至少200年内维持在0摄氏度以下。此外,存放种子的容器经过了真空密封处理,以限制氧气交换量,并降低种子的代谢活动频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小麦、大麦、豌豆等农作物的种子可以存放1000年,而生存能力最强的高粱种子能够存放约1,95万年。不过,并非所有的植物种子都适合在冷冻条件下长期储藏,例如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第四重要作物”的香蕉就不适合。因此,种子库中有不少种子需要频繁更替,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新鲜度和可复制性。

在建设初期,科学家们对这座“种子挪亚方舟”将要应对的“灾难”设定包括自然灾害、疫病、战争,甚至“世界末日”。除了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为种子库“保驾护航”,建设者们还在其外围浇筑了厚达1米的水泥墙,并在库内配备了防爆破门和两个密封舱,入口处还设有包括运动传感器和网络摄像头在内的一系列安全设施,通过当地机场的控制塔,便可直接监视种子库内的情况。难怪挪威政府自豪地宣称其安全性堪比美国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原子弹爆炸的破坏力。

然而,2016年10月,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冻土层融化,冰雪融水流进种子库入口,并向内蔓延了15米。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让挪威政府心有余悸,最终于2018年2月宣布对种子库进行升级。

一旦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种子库因管理失误、设备损坏、资金短缺或自然灾害而损失保存的样本,“种子挪亚方舟”内的备份样本便可发挥作用。在天灾人祸之后,该种子库内储存的种子能够帮助受灾国家或地区恢复农业生产。此外,它还可以保护农作物的基因多样性。对未来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2015年,这座种子库受理了建成7年后的首份种子提取申请。南于叙利亚的战火严重破坏了位于叙利亚阿勒颇市的植物种子库,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不得不向挪威的斯瓦尔巴种子库提出申请,希望能从库中提取130箱种子,共计11,6万个样本。这些种子有不少具有耐旱性强的特点,培育m的作物能够经受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它们原本在阿勒颇市的种子库中均有保存,但不幸在持续的战乱中被毁。

(据新华网2018年3月4日,陆纾文/文,凤箫/荐)

(适用话题:生态、自然、环保等)

死海将死

死海海拔为负423米。即低于海平面423米,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湖泊,含盐量比地中海高出大约10倍,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致。然而。以色列环境保护部近期报告,死海水位下降速度“令人震惊”,现在每年平均下降1.2米。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死海水位每年大约下降0.7米,过去40年问,累计下降大约30米。

伴随湖面不断缩减,天坑在逐渐增加。20世纪80年代,死海出现第一批天坑。随后,天坑数量持续上升,如今有6500多个。死海水面面积迄今已经减少超过三分之一。一种极端预测是:死海可能到2050年干涸。

中东生态和平组织的数据表明,约旦河流入死海的水量目前为每年5000万至1亿立方米,而约旦河被截流以前流入死海的水量为13亿立方米,死海每年水量“赤字”为8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原本汇入死海的约旦河河水,超过90%遭截流,致使死海持续处于严重的“入不敷出”的状态。

诸多企业在死海旁边投资建厂,用死海中的矿物质制造肥料、药物和化妆品。同时,死海周边酒店和温泉疗养院鳞次栉比,大量耗用水资源。

以色列环境保护部首席科学家内塔尼亚胡认定,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死海“萎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一系列经济活动打破了“微妙的自然平衡”,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和后果。

(据新华网2018年3月12日,陈文仙 杜震/文,雨时/荐)

(适用话题:生态、自然、环保等)

猜你喜欢
死海洋垃圾垃圾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死海不“死”等
死海效应
倒垃圾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VINTAGE VALUES
亮剑:对“洋垃圾”再说“不”
死海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