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高质量发展”?

2018-04-28 03:04刘亭
浙江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人文高质量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高质量发展多有解读,于官于民、亦庄亦谐,借用北京申办奥运的“科技、人文、绿色”来揭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完全适用

“高质量发展”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达沃斯论坛中方致辞,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反复强调,已然成为了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工作的总要求。然而,如何达成高质量发展,却不甚了然;今天再来补上几笔。

中国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时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今天直接拿这组词汇来揭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笔者看来也完全适用。

一是科技。这真是大时代变迁使然。从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今天进入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是什么让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可用,并且使用效能越来越高而浪费越来越少呢?唯有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革命就没有产业变革,没有产业变革就没有财富积累。科技革命是从创新得来的,科学家就是创新的顶尖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背后是科技创新力的竞争,焦点则在于创新人才的竞争。

关于人才,最近全国“抢人大战”此起彼伏,一片狼烟。什么叫人才?好像“学历高”才是人才,于是动辄硕士、博士、博士后;又好像“来头大”才是人才,于是动辄“万人”“千人”“百人”。赏给这个那个的帽子不说,还大把大把地补贴房子和科研经费。更有湖北一声令下,号称要留住百万大学生,这简直是振聋发聩的大手笔。

正在惶惑之际,近日在网上读到一则董明珠论人才的文章,觉得非常解渴。尤其是那几句大白话,譬如“没有人才,一切归零;没有道德,人才归零”,又譬如“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企业能否给他提供一个人尽其才的岗位”。说得真是辛辣而精准。人才只盯着高学历,抢人只盯着撒银子,就此“剑走偏锋”想谋求高质量发展,那根本也是“墙上挂帘子——没门。”

二是人文。过去我们看待经济,几乎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其实经济是人参与的创富过程,既然有人,人有思想、有价值观,经济活动里面就不免有人文,有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果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把全党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萝卜快了不洗泥”,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工作中的道德风险,缺乏了相应的诚信和法治建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失误。商品交易中大量而普遍存在的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和坑蒙拐骗,经济秩序中屡禁不绝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和巧取豪夺,表明我们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非人格化交易占主导地位的法治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实在相去甚远。

很难想像,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里,诚实的劳动以及基于这种劳动的勤劳致富,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工匠精神、敬业操守会成为职业的标杆吗?不太可能。而一心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职业者,能提供出所谓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来吗?更不可能。所以,从“事在人为”的角度来看,缺失人文的发展,也不会是高质量的发展。

三是绿色。绿色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从“太岁(地球)头上动土”开始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没有大自然的哺育和奉献,何来人类社会的人丁兴旺、子孙繁衍?机器大工业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极大地破坏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好在人类社会对此还有自我警醒和反思,从罗马俱乐部到《增长的极限》,从联合国环发大会到《21世纪议程》,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气候协议》,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都表明人类社会、包括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了人类社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一切黑色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消耗资源环境,在事实上不可能“两全其美”的情况下,要通过改革制度安排、普及绿色技术和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以及最终形成循环、清洁、低碳、安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人类活动对于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对于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提高到最高程度。

关于高质量发展多有解读,于官于民、亦庄亦谐,笔者借用北京申办奥运的“科技、人文、绿色”做一穿凿附会,也算是一家之言了。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人文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