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深圳,杭州还有多大差距

2018-04-28 03:04江永碧王力洲王莹
浙江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独角兽深圳杭州

□江永碧 王力洲 王莹

深圳被誉为“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硅谷”的城市,创新学深圳已成为当下杭州各界共识。通过投入产出比、产业、平台和后劲四个维度比较分析“天堂硅谷”杭州与深圳的创新优势与短板,得出的结论是:在创新投入产出上,杭州与深圳差距较大;在产业上,杭州轻资产特征明显,深圳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在平台发展上,无论是领头雁滨江还是协调发展平台,杭州仍需追赶;在发展后劲上,杭州的高校集聚和独角兽发展有相对优势,双创发展热潮与深圳相当,深杭均在大力弥补基础科研短板。

比投入产出:杭州还有很大差距

比投入。深圳面积仅相当于杭州六个传统主城区加上余杭,GDP体量约是杭州的一倍。2017年杭州和深圳GDP总量分别是12556亿元和22438亿元,而人均GDP分别为2万美元和2.7万美元,差距较小。采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一国际标准来反映来两地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17年杭州和深圳的R&D占GDP比重分别是3.2%和4.1%,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按照杭州年提升0.1个百分点比较乐观速度推算(近11年年均提高为0.7个点),杭州离深圳目前的差距有9年。

比产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上,2017年杭州与深圳在发明专利申请量上分别为25578件和6025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分别为9872件和1092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47.7件和82.6件。专利数方面深圳超越上海列全国第二,杭州则列第四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专利上,两地差距巨大,201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杭州为564件,而深圳20457件,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反映出深圳在国际市场上极强的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是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严的城市。

比转化率。深圳为打造成全球新技术新成果转移转化先导区,目前形成了“6个90%”的创新特点: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杭州科技成果转化指数虽然居全省首位,但同深圳比,差距很大。

比产业:杭州“轻快”、深圳“沉稳”

比重点产业。杭州聚焦“1+6产业集群”(信息经济、文创、金融、旅游、健康、时尚和高端装备)。2017年,杭州信息经济增加值已达到3216亿元,占GDP比重25.6%,对经济贡献率超过50%。七大产业中,除时尚和高端装备属于制造业外,其余偏向服务业,轻资产化特征非常明显,制造业发展后劲值得研究。深圳实体经济发达,通过40年间的多次转型,从工业制造产业链的最低端,走到了数字革命革命时代的最前端,成为硬件创新之都,形成四大支柱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行业和六大未来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三产比重略低于杭州(深杭占比均超过60%),发展路径与新加坡相似,事实证明新加坡发展态势明显强于香港,深圳也在日益超过香港,深圳产业结构值得杭州学习。

比龙头企业。以阿里巴巴、网易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以华策影视、宋城演艺为代表的文创产业,以娃哈哈、海康威视为代表的制造型企业开始借力城市互联网土壤和基因进行创新升级。而深圳的制造业成分更浓厚,这也决定了其创新主体是制造业企业,更为追求技术创新,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兴、华为、华星光电、小米等企业。目前深圳的企业已经形成了“梯次交错”的格局,既有华为、腾讯、比亚迪、顺丰控股等成熟的领军型千亿级市值企业十多家,又有华大基因、无人机霸主大疆创新、OLED新贵柔宇科技等百亿级市值以上的企业有上千家,以及众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十亿级市值的企业后备军团有上万家,这层次其他城市经济体系中不多见的,也是深圳可怕之处。

图1 杭州和深圳2017年互联网产业和文创产业比较

比高新产业。高新技术是深圳强项,实体经济仍然占据较高分量,杭州与之相比,逊色不少。从享受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看,杭州有2800多家,深圳则有112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广东省的一半。2017年杭州和深圳的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和66%,深圳工业增加值超8600亿元,而杭州不足4000亿元,深圳有接近一半人群是属于制造业行业的,而杭州市辖区这一比例不到25%,差距极为明显。

比金融。上市公司数量跟地区经济活力正相关,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又直接体现地区的科创硬实力。深圳(277家)上市公司数高于杭州(163家)114家,2017年深圳新增41家、杭州新增28家。深圳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0万亿元,是杭州的一倍,前7名中,有5家上市公司结构以民营为主的。深圳上市公司科技含量更足,电子行业市值占比10.62%、通信占比4%、计算机占比3.51%。深圳背靠深圳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有中小板、主板和创业板三个交易板块,这些板块是中国“中小微”创新型企业获得资金的最佳渠道,据报道中国一半上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都在深圳创业。

比发展平台:杭州正在追赶

比领头雁。杭州滨江区和深圳南山区在“量”和贡献度上难以匹敌。2017年,深圳南山区GDP达到4601.5亿元,是滨江的四倍多;各级创新载体数量占深圳的60%;上市公司数量约占深圳的四成。

比区域协同。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明确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对等的区域发展战略,有望比肩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成为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深圳计划加强与香港合作,加快落马洲河套地区深港合作开发,建设深港创新及科技园,探索深港VC/PE通等;加强与澳门在文化创意、特色金融、旅游等领域合作。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正在争取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也正在铺开,杭州发展也正在迎来新的机遇。

比发展后劲:杭州有希望,部分领域反超深圳

比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杭州蚂蚁金服独占鳌头,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上不相上下。“独角兽”企业最核心的标准之一就是重大技术(或模式)创新,其具创新精神而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为13家、深圳10家,“独角兽”企业全国地域分布占比杭州11%、深圳8%。“独角兽”企业估值,杭州5420亿元、深圳2840亿元,估值全国占比杭州19%,高于深圳9个百分点,分别排行全国第三、第四名。

比双创。据36kr(中国最大的“双创”服务平台)公布双创指数上,杭州与深圳均为636,位于北京、上海之后,36kr公布的双创指数更加偏重于互联网,杭州的创新指数高,表明的是杭州在“互联网+”上的创新水平确实全国领先。如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支付宝,无人零售店、无人超市、无感停车场、杭州云服务、杭州市互联网法院等创新不穷;阿里巴巴拥有全球最多数量的区块链申请技术专利,据报道区块链企业数超过深圳,杭州将打造“中国区块链第一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已超过广州,和北上深并肩。杭州在册众创空间已达106家,累计入驻企业(团队)2387个,已注册企业2069家,注册资本累计超过41亿元,海创园、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云栖小镇等有较高知名度。

比人才。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在创业中坚对比上,杭州有阿里巴巴等“新四军”,对垒深圳的“腾讯创业帮”“华为创业系”。在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对比上,2017年杭州新增“国千”人才16名,总数达121名。深圳2017年“国千”人才新增66名,深圳总数超过274人,新增数是杭州4倍,在深圳的全职院士接近30位。人才新政升级版不断迭代,2017年深圳出台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0个方面81条178个政策点打破人才发展的束缚,深圳已累计引进“海归”人才7万多人;而杭州半年后紧随推出全球“聚才十条”“育才六条”,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2.5万人。深圳“十三五”期间每年用于引进人才的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达125亿元,引进的高端人才成为深圳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杭州的房价只有深圳的三分之一,互联网薪酬与深圳不相上下,较深圳具有高性价比,据报道2017年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全国第一。

比基础科研。对比纽约、伦敦、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其他创新中心,深圳和杭州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杭州高等院校上相对有优势,拥有浙江大学等46所高等学府,比深圳多出29所,目前在推进西湖大学、中科大合作办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三名工程工作,争取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上发力。而深圳近年来动作很大,在企业层面有ARM(中国)总部、新引进空客亚太地区唯一创新中心,国内首个以诺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已经揭牌,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等形成全球顶级创新巨头集聚态势:启动大科学装置群建设,2017年深圳积极筹建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拥有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和国家基因库等等创新载体1600多家,其中国家级110家。“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加拿大等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分批建设若干海外创新中心;面向全球推进高等教育开放式跨越发展,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已正式招生,哈工大(深圳)获批开展本科教育,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加快建设,与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合作办学初见成果。

猜你喜欢
独角兽深圳杭州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中国的独角兽在哪里?
杭州院子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深圳
杭州
认不出了
深圳医改破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