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018-04-28 02:44王尚九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韶关市集约权重

成 量,王尚九 ,梁 舒

(1.韶关学院 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2.韶关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世纪80、90年代共同提出的用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框架体系。该模型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原因-效应-响应”这一逻辑思维体现出来,其中压力表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它既是状态形成的原因,又是响应的结果;状态表征某一时间段的环境状态和环境变化情况,它是压力造成的结果和响应的目的;响应是人类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它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状态或环境变化情况的反应程度,并最终影响环境状态。该模型回答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能较好地诠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因而被国内众多学者应用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本文以韶关市为例,应用PSR模型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5-2015年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演变状况。

一、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粤湘赣交界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地貌较为复杂。韶关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2015年韶关市土地面积为18 412 km2,占广东省的10.24%,人均土地面积55.76 m2。韶关市市区由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组成,由于河流和山体分隔,建成区面积不大,2015年建成区面积仅为99 km2,建成区面积占市区面积比例为3.46%,其中居住用地面积为35 km2,绿化覆盖面积0.45 km2,绿化覆盖率为46.03%。虽然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韶关市的经济却并不发达,2015年GDP为1 150.0亿元,不足广东省地级市平均GDP的三分之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9.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1.2亿元。2005-2015年间,韶关市GDP增幅2.41倍,低于同处粤北山区的清远市。

(二)数据来源

由于数据年度间变化不大,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点分别测算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利用及经济数据来自各年度《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韶关统计年鉴》及《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二、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很多,多数研究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PSR模型,遵循指标选取原则[1],构建可以反映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指标层涵盖了压力、状态、响应三方面选取的12个指标(表1)。其中压力指标反映人口数量增加、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对城市土地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描述城市土地利用后体现出来的利用效益、经济产出和生态环境质量;响应指标则是指为应对城市土地压力而采取的措施,如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从业人员数量、污水处理率等。

表1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二)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和数量级差异较大,故各指标间不具有可比性,无法进行综合分析[2]。为消除指标数据的量纲影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指标体系中涉及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将各指标的原始数值与最小值进行对比,获取标准化数值,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P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X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min(Xj)为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

(三)指标权重确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定量综合评价的过程,指标权重直接影响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层级明显,指标复杂多样,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德尔菲法:编制指标体系权重征求意见表,发放给韶关市的20位专家,由专家根据指标重要性对准则层、指标层匿名赋分。收集整理专家意见,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专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权重分值。经过三轮征询,最终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第二,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采用1-9标度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目标层-准则层和准则层-指标层的判断矩阵,经层次单排序后再进行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权重。第三,综合确定权重:对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所得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取两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四)综合评价计算

对各指标分值与权重进行运算,得到城市集约利用水平综合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Si为第i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指数,P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

(五)协调度分析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由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准则层构成,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不仅在于综合得分的高低,还在于三个准则层之间相互协调的程度。协调度,即是准则层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3]。一般来说,准则层变化的速率越均衡,土地集约利用过程越协调。协调度指数C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I为协调度,S1、S2、S3分别为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得分,当准则层分值越接近时,CI值越接近,此时各准则层均衡发展。

三、结果分析

(一)综合评价

根据指标标准化后数据和指标权重计算得到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准则层指数和集约度综合指数,根据准则层指数计算得到协调度指数。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见表2、图1。

表2 韶关市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协调度指数

图1 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数

由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5年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基期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相比,2009年上升了72%,2015年上升了97%。这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韶关市政府采取的“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得到了落实,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综合评价指数的绝对值不高,说明集约利用潜力空间较大。

(二)分准则层评价

土地压力方面,压力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与2005年相比,2015年土地压力略有下降,下降幅度为7.1%。究其原因,一是人口密度变化不大,韶关毗邻珠三角,在广东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不够,大量人口迁出至珠三角发达城市。2005-2015年十年间,市辖区人口净增1.97万人,人口密度增长幅度仅为2%。二是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大大增加,但绿地覆盖率快速上升后又缓慢下降。2005-2010年间,韶关市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增加值超过建成区面积增加值,绿地覆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2010-2015年间,尽管绿地覆盖面积增加了21%,但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达到了26%,从而导致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有小幅度下降。三是GDP增速较慢,韶关市的主要产业是钢铁、水泥、建材、采矿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2015年韶关市GDP增速仅为3.31%,在广东省地级市中排名垫底。总体而言,人口、环境以及经济对韶关市城市土地压力未产生较大影响。

土地状态方面,状态指数由2005年的1增加至2.54,增长幅度为1.54倍。其中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和人均建设用地权重较大,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的关键因素。10年间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增长1.96倍,人均建设用地增长了73%。此外,地均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也较大,由2005年的49万元/km2增加到2015年的174万元/km2,增加了2.55倍。可见,虽然与广东省其他地市相比,韶关市10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与自身相比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10年间土地响应指数增长幅度与状态指数基本持平,远高于压力指数。说明现阶段韶关市政府对土地集约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土地压力。2015年,韶关市市辖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04.99万元/km2,地均从业人员数为120.43万元/km2,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5倍和1.36倍。除了加大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韶关市政府还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截污管网的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1.77%。

(三)协调度评价

从协调度来看,韶关市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协调度指数均低于,且各年间差异不大。具体来看,2005年、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的压力指数高于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说明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压力缺乏敏感度,政府响应滞后。2010年后,响应指数因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和政府投入的增加上升,压力指数因经济和人口增长动力不足下降,压力指数低于状态指数、响应指数的一半,导致2015年的协调度在这三个时点上最低。压力、状态、响应的协调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给予土地利用一定压力能激发政府采取有效的响应措施,使土地利用达到更好状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PSR模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指数及集约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而利用协调度衡量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1.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10年间有大幅度的提高,增幅为97%。主要原因是投入、产出类指标有较大规模的增长。评价得出的韶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演变状况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基于PSR模型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

2.从各准则层和协调度评价结果来看,2005-2010年压力指数先升后降,状态指数、响应指数保持上升趋势,协调度稳定但2015年数值最低。原因在于韶关市产业结构不合理,GDP增长过度依赖重工业,经济、人口增长动力不足,压力对状态和响应的刺激不足。

(二)建议

在主动融入珠三角这一背景下,韶关市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例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韶关市产业结构已经是“三二一”格局,但第三产业比重仍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注重立体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韶关市区的人口及经济活动密集分布在老城中的小岛片区,该片区建筑密度低、地下空间利用少,应该充分借鉴其他城市土地利用的经验,开发立体交通和地下立体空间;推进城市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土地,韶关市区矮、破、危、旧建筑林立,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情况较多,应积极推动“三旧”改造,释放存量土地活力;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韶关市既是广东省北部的生态屏障,又是老工业城市,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工业污染。

参考文献:

[1]黎磊.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成都市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116-122.

[2]周姣娣,杨小雄,林耀奔.基于PSR模型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7(3):54-57.

[3]谢天,濮励杰,张晶,等.基于PSR模型的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3):279-284.

猜你喜欢
韶关市集约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