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018-05-02 07:21高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启示

高燕

〔摘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认知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思维特征不同,在教育实践中对应的教育重点及操作策略也应不同,在每个阶段采取恰当措施完成关键任务可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本文系统梳理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各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在教育实践中对应的重要发展任务,期望对教育实践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育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1-0015-03

在认知发展研究方面,影响最大的理论莫过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种阶段发展理论,图式是其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建构方式的心理结构,它随着心理发展而发展变化。根据不同时期图式功能特征的不同,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当儿童的身体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并接触了适于其认知发展的经验,儿童就可以从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发展。因此,如果了解了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并在教育实践中顺应其发展规律,将很好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的最早期阶段,大概0~2岁。在此阶段,婴儿通过简单的感觉和运动来了解世界。在这一阶段,儿童具有心理表征,可以对过去事件或客体进行内部表征,在脑海里描绘出看不见物体的运动轨迹。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重要发展任务:鼓励运动及探索。在婴儿期,儿童通过感觉、运动来理解世界。例如,如果你给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一本书,他可能会把它塞进嘴里、扔掉它,或者用手撕书,因为婴儿是通过手和嘴巴来理解这个物体的。而一个成人则会采用不同的图式来理解书本,他会通过书中的文字、图片来理解含义,而不是通过“用嘴尝”和“动手翻”来理解书本。这就是理解世界的图式的不同。所以在感知运动阶段要允许和鼓励婴儿多动手、动眼、动脚、动嘴,通过提供玩具、播放音乐、戶外活动、家庭互动等方式给婴儿机会通过各种活动来探索世界,满足婴儿探索的欲望,促进智力发展。

二、前运算阶段的特征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7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儿童更多地使用象征性符号思维,有简单的心理推理能力,可以使用概念。此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儿童具有象征性符号功能,特征是使用心理符号、词语、物体代表或表征一些不在眼前的东西。如,儿童能用词语“汽车”表示真正的汽车,也懂得一辆小的玩具车能代表真正的大汽车,而不必跟着一辆汽车了解其基本用途。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种象征性符号运用能力的提升标志着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思维,而不是依赖于具体的行动。此时的儿童在看到妈妈拿着钥匙的时候会想到“要出门了”,看到妈妈穿上外套就知道向妈妈说“再见”。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重要障碍是中心化,即由于发育的局限性学龄前儿童不能考虑有关刺激物的全部可用信息。他们关注的是可见的、表面的、明显的部分,这导致其思维的不准确。例如,儿童会认为水倒在不同形状的杯子里则会改变水量,不理解水的形状改变不会影响水量。

重要发展任务:去中心化。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很多时候儿童的一些错误并不是他不够聪明或在有意撒谎,而是其阶段性的思维特征所致,如儿童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话,由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只能考虑到自己的一些方面而无法顾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所以他可能并不是对他人说话,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思维外露,而不是出于社交动机。所以此时的家长和教师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思维特征的阅读材料、经常开展阅读活动让儿童了解广阔的世界、感受他人的思想;鼓励幼儿多与其他人对话沟通,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幼儿自然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不同。通过对认知冲突的梳理,幼儿更容易摆脱中心化的状态;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可以以他人角色来思考问题和行动,这样他能够比较自然地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摆脱自我中心化的状态;在创设问题情景的时候,应提供内涵丰富的场景,而不是只有一种因素和可能的情景,为儿童提供机会可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考虑到一个情景中的多个方面,这样有助于儿童的思维去中心化。

三、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到了学龄期即7~12岁时,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守恒性,即理解数量和物理的表象无关。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能将逻辑运算用于具体的问题中。例如,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会运用认知和逻辑来回答问题,而不再只受到事物表象的影响。此时,他们开始拥有去中心化的能力,能考虑一个问题情境中的多个方面,而不是只能从一个维度考虑问题。

然而,从前运算思维到具体运算思维的转变不可能很快就发生。在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前两年,儿童的思维会在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来回转换。一旦儿童完全采用了具体运算思维,他们就获得了重要的认知进展。如具有了思维可逆性,儿童理解了如果3+5=8,那么5+3=8。尽管儿童的思维在具体运算阶段有了进展,但仍然有局限性,他对事物的理解脱离不了具体实物,不能理解真正抽象的、假设的问题。

重要发展任务:发展守恒能力。所以,要促进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转向具体运算阶段,要尊重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儿童的心理发展要基于生理成熟水平,儿童只能在目前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并发展,不能教给儿童明显超越其认知水平的内容。如:在给儿童呈现教学材料的时候,表现形式要直观形象,材料要符合儿童的切身经验,易于理解;在教学上、生活中,创设丰富的环境,鼓励儿童通过动手操作、亲自验证等方式对不易理解的概念或问题情景进行理解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上家长及教师不能仅仅对结果正误进行反馈,还应帮助儿童梳理自己的分析过程,适时引入其可以理解的新的思维方法,促进其认知能力发展。

四、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从青春期开始,约12岁开始,青少年就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能不局限于具体事物之中抽象地思考问题,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实验结果系统化地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其与具体运算思維的差别是开始了抽象思维,并将抽象思维的结果应用于具体情境中,而具体运算思维则只能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如,8岁儿童在面临一个情景中的问题时的应对措施没有系统性的行动计划,只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探究。如,研究影响钟摆摆动速度的因素是什么?8岁儿童会同时增加单摆的重量和单摆的绳长,这样他就不可能分析出到底是单摆的重量还是单摆的绳长影响了单摆摆动的速度。12岁儿童则会更系统性地考察问题,他会思考要考虑哪些因素,形成关于重要因素的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式和检验方法,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系统地、单独地考察每个变量,从而得出结论。

形式运算思维的青少年还能进行命题思维,即在缺失具体例子的情况下使用抽象逻辑的推理形式。青少年具备形式运算抽象推理能力,使得他们日常行为发生了改变。不断增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更容易地对父母和权威提出质疑,他们变得好争辩,喜欢利用抽象推理找出别人解释的漏洞。表现为青少年喜欢挑战父母、老师等传统权威的价值观,充满批判精神,自我独立意识增强。

重要发展任务: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形式运算能力不会立刻获得或掌握,而是在身体发育成熟和环境经验的共同作用下慢慢获得的。人类的大脑在进入青春期阶段时已经产生了过量的灰质,进入青春期后这些灰质会以每年1%~2%的速度被修剪,髓鞘形成使得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更有效率,大脑的这些改变都对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身体及大脑的发育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而恰当的教育经历则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经验保障。

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是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的,在初中、高中阶段进行。此时教师的教学应注意给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注重分析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理解、接受和能运用新知识,而不仅是简单模仿和机械训练。对于非常抽象或脱离学生生活情境的问题,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如提供大量感性材料、运用图形对问题进行表征、动手操作对问题进行演练等手段),创建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过度的缓冲地带,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其可以理解的情景或问题,从而实现思维阶段的跨越。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阶段性的,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其顺序不能改变,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能跨越其发展阶段而成长。因此家长及有关的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并顺应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在尊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基础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提供恰当的帮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恰当的教育,以促进认知发展,帮助儿童克服其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样才能达到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2] 李辉. 去自我中心化: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98-103.

[3] 李令. 浅谈学前儿童自我中心化理论及去自我中心化策略[J]. 知识经济,2013(1): 146-147.

[4]季燕. 学前儿童守恒能力的发展[J]. 教育评论, 2012(6):21-23.

[5] 方勤华.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 26(5):154-156.

[6] 李善良. 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2.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郑州,454000)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启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