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18-05-04 06:19苟三勇黄晓霞
关键词:一致性权重油田

苟三勇 黄晓霞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内石油供需总体宽松,全球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且低位徘徊。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和石油企业的特征,尝试建立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C油田为例,通过对这一评价体系的验证,从而求证制约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及其现实反映,以期为我国石油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1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现状

针对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能力的实证测算,近年来,不少专家提出了许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司江伟、李成龙建立了包括社会效益、创新管理和创新环境等5个评价类指标的评价体系[1]16。张琼、董秀成等提出了包括创新管理、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创新成果4 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2]42。张登宇、王军建立了包括技术创新水平、新品产出能力、技术水平、市场竞争能力、现有经济规模和营运能力6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模型[3]75-76。但总起来看,上述关于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评价体系和方法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1 现有评价不能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发展潜能

不难看出,目前提出的各种评价方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重结果轻过程,直接赋予创新产出以较高的权重,而对良好的创新过程所孕育的长期绩效,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累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类创新资源的优化组合所形成的创新条件,蕴含着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潜能。因此,在对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遴选过程中,体现技术创新发展潜能的指标是不可或缺的。

1.2 现有评价不能充分反映技术创新的内在本质

在诸多的评价体系中,专利数量常常受到专家们的过分青睐而成为衡量创新经济价值的标志性指标。不可否认,专利作为反映发明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指标之一,其申请数量也确实能反映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成功地实施了商业化的发明创造。这意味着评价具有经济意义的技术创新,要重视专利数量,但又不能过分重视专利数量。

1.3 现有评价不能充分实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指标权重的计算与指标赋值,学者们尝试了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在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尽量“标新立异”,而没有从其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内在要求出发,开发出大家公认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计算工具。由于不同的计算方法五花八门,运用这些方法对同一对象测算的结果大相径庭,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分析,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的选取,应突出反映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4]33。由此沿着基于油田开发过程的技术创新过程[5]96,本文采用以下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类和20个指标项建立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所示。

表1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E)评价指标体系

2.1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条件。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创新环境可具体细化为4个二级指标项:包括政府支持政策、区域科技发展、创新文化氛围、对外科技合作情况。

2.2 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石油企业)将一部分资源用于技术研发以提升其技术水平的行为。创新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条件。创新投入主要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前者反映了创新投入的数量,后者则反映了创新投入的质量。创新投入可细化为4个二级指标项:R&D投入强度、非R&D投入强度、R&D人员构成、R&D设备净值。

2.3 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指创新主体(石油企业)从其技术发展战略出发,所开展的技术策划、实施与组织活动。有效的创新管理能够使研发部门与规划、生产、财务、人事、营销等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建立起部门间的大协作技术创新格局。创新管理可细化为4个二级指标项:创新战略、创新机制、R&D人员激励、组织结构有效性。

2.4 研发能力

研发能力是指创新主体(石油企业)根据其技术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与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件。研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可细化为5个二级指标项:自主创新成品率、研发成功率、专利数量、引进技术消化能力、研发能力提升建议。

2.5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石油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用于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进而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能力。生产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累积的必然产物,包括石油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石油工人素质及其生产效率等方面,这些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能力可细化为3个二级指标项:设备先进性、劳动生产率、技术工人数量。

3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步骤

3.1 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

指标权重的计算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根据评价指标的特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6]12。具体计算步骤与方法如下:

第一步:专家调查。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设计各指标两两比较的专家调查表格,将表格发放给相关领域的专家。然后根据对专家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判定技术创新能力各层次指标间相互重要程度。

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从层次结构的第二层开始,分别对从属于(或者影响)上一层级的每个指标的各个下层指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该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而建立判断矩阵。

第三步:计算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每一个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若一致性检验通过,则表示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可视为权重向量;若一致性检验没有通过,则需返回第一步,按照同样的步骤与方法重新计算。

3.2 二级指标的取值与计算

3.2.1 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的取值或计算方法在表1中已经列示。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定量指标取值为比率,有的取值为绝对数,且经济含义不同,必须对这些定量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具体是选取一个标准油田,将评价油田的指标值与标准油田的同一指标值进行比对,然后将其比值折算成标准分(满分为100分)。

3.2.2 定性指标

本文定性指标的量化值分为五个等级,对应的取值区间分别为(>90)、(89,80)、(79,70)、(69,60)、(<60),区间取值分别为90、80、70、60、50。在此邀请相关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在加权计算的基础上,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计算公式见(1)式:

某定性指标值=(频度A/专家总数)×90+(频度B/专家总数)×80+(频度C/专家总数)×70+(频度D/专家总数)×60+(频度E/专家总数)×50

(1)

3.3 评价得分计算

本文需要从两个层次进行计算评价得分:一是计算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二是计算一级指标的得分,即对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级指标进行具体能力的局部评价,目的在于反映评价对象的局部特性。计算方法见(2)式: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Z=(W1,W2,W3,W4,W5)(Z1,Z2,Z3,Z4,Z5)τ

(2)

(2)式中:(W1,W2,W3,W4,W5)为一级指标权重向量,(Z1,Z2,Z3,Z4,Z5)τ为一级指标得分向量。

某一级指标得分Zi=(Wi1,Wi2,…,Win)(Zi1,Zi2,…,Zin)τ

其中:(Wi1,Wi2,…,Win)为该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Zi1,Zi2,…,Zin)τ为该二级指标的分值向量,n为该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数量。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各个指标的优劣势,需计算各指标(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差值。计算方法见(3)式:

一级指标差值:Ti=Zi-Z

二级指标差值:Tij=Zij-Zi

(3)

(3)式中j为隶属于一级指标i的某一个二级指标。

4 对C油田进行技术创新的评价分析

C油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油田企业。该油田拥有完整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系列,技术实力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本文将运用上文提出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方法,对C油田的技术创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判。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邀请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专家和C油田技术、财务、管理等部门的人员共10人组成评价小组,通过专家得分,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4.1.1 一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根据创新环境(E1)、创新投入(E2)、创新管理(E3)、研发能力(E4)和生产能力(E5)对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E)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结果,建立如下判断矩阵(见表2)。

表2 E-Ei判断矩阵

计算E-Ei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计算结果分别为:

λmax=5.06

Wi=(0.071,0.359,0.155,0.369,0.046)τ

下面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n=5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12,则可计算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详见(4)式:

(4)

一致性检验通过,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特征向量Wi可视为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4.1.2 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按照上述方法与步骤,同理可以计算各二级指标在其对应的一级指标中的特征向量。

W1i=(0.521,0.073,0.203,0.203)τ

W2i=(0.564,0.243,0.125,0.068)τ

W3i=(0.201,0.201,0.520,0.078)τ

W4i=(0.129,0.341,0.124,0.239,0.167)τ

W5i=(0.200,0.600,0.200)τ

对应上述特征向量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分别为0.048、0.015、0.016、0.028、0.018,皆小于0.10,说明一致性检验通过,上述特征向量即可视为各二级指标在其对应的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向量。

4.2 二级指标的取值与标准化

4.2.1 定量指标

定量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均来自对C油田2016年的调研数据。根据上文定量指标的标准化方法,本文选取大庆油田为标准油田,将C油田2016年度的各指标值与大庆油田同年度的同一指标值比对,得到其比值,再将这一比值处理成标准分值(满分为100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C油田技术创新能力定量指标取值及其标准分

4.2.2 定性指标

本文邀请10位技术领域的专家依据C油田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和环境,对定性指标进行分(>90)、(89,80)、(79,70)、(69,60)、(<60)五个等级进行评分,统计结果为表3的第2到5列。同时,根据上文所定义的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可以计算出定性指标的标准分值。计算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定性指标专家评分结果

4.3 评价得分的计算

在上述二级指标标准分计算的基础上,运用上文指标体系中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一级指标得分与C油田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以及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差值,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C油田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合数据表

4.4 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构建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主要目是分析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以及该因素在技术创新实践中的表现,从而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提升指明方向。根据权重计算结果和表5,可以看出创新投入和研发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359和0.369,即创新投入和研发能力是影响C油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两大因素。但从现实表现看,首先,创新投入的得分为62.90,比油田综合得分(72.4分)低5.5分,说明创新投入不足。而在创新投入的四个因素中,R&D投入强度的权重为0.564,而其标准分为61.4,低于资源投入能力的得分62.90,差值为-5.5,这就说明,R&D投入不足是影响C油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最根本的原因。其次,从研发能力看,该指标得分为79.0,差值为6.6,高于油田综合得分(72.4分)。在影响研发能力的因素中,研发成功率和引进技术消化能力的权重最大,研发成功率的标准分为97.4分,而引进技术消化能力的标准分仅为64分,比研发能力得分低15分,这表明,C油田在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工作中要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5 结 语

本文沿着内生于石油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过程,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管理、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共五个维度构建了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以C油田为例,对上述评价体系与方法进行验证,验证过程表明,这一评价方法具有良好可操作性。

对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学术梦想。本文所建立的油田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石油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过程特点,能够较好地揭示制约油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当然,这个评价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相信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认识不断深入,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会越来越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也会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司江伟,李成龙.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完善[J].当代石油石化,2016(5).

[2] 张琼,董秀成,张彦明.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

[3] 张登宇,王军.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2).

[4] 皮光林,兴新军,王敏生,等.多维评价视角下的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J].石油科技论坛,2017(4).

[5] 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6] 陈韶飞,薛希龙,陈莹,等.AHP视角下我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3).

猜你喜欢
一致性权重油田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权重常思“浮名轻”
油田工人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掘金油田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