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流江苏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2018-05-04 11:20陈静茹张沐川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河势经济效益长江

陈静茹,张沐川,薛 瑶

(1.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127;2.长江水利委员会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5)

历史上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势变化剧烈,曾发生多次严重崩岸及河道的变迁。经过多年的治理,江苏段河势已基本稳定。由于三峡建成运行后,清水下泄,长江干流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江苏段局部河势仍处于调整过程中。迎流顶冲、地质条件较差的河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崩岸险情,部分老险工险段在较长时间内遭受较大流量冲刷后也出现新的险情。崩岸不仅危及堤防安全,还直接影响沿线经济布局和港口码头、引排水口等基础设施及航运的正常运行。

由于江苏沿江经济发展迅速,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对长江防洪、岸线稳定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省政府为了响应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建设”,整体提升江苏黄金水道的航运能力,迫切需要防治江岸坍塌、消除防洪安全隐患、维护岸线稳定。因此,进行长江干流江苏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长江干流江苏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1 ANP-FCE评价方法

ANP-FCE集成综合评价方法是将网络分析法[7]与模糊综合评价法[8]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体现了该方法的先进性。

ANP(analytic network process)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著名教授Thomas L. Saaty在1996年提出的方法。它的前身是已在系统决策中得到广泛应用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其核心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且只考虑上下层之间的作用,认为同级之间相互独立。但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很多问题中各元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上下层级各元素构成复杂的网状系统。因此,ANP为适应这种复杂的网状结构应运而生。

崩岸应急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其最重要的就是指标权重的合理性。本文用ANP方法确定权重,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本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2 ANP-FCE权重的确定

2.1 权重的确定及计算

整体比较复杂,准则一级指标层为B;第二级控制指标层为C1,C2…CN。

各层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矩阵为:

为了使整个过程更加简单化,要对超级矩阵进行处理(即进行归一化),得出:

Wij=aij×wij.

继续求解控制层(二级指标C)的隶属度,求得其矩阵为:

因评价指标均为定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以洪灾淹没损失情况为例,选取的16位熟悉情况的专家中,若有4位认为该工程建设能较为显著的减少淹没损失选择显著,4位专家认为淹没面积减小较显著,4位认为改善洪灾淹没效果一般,剩下的则选择较差,那么C2的专家打分隶属度集R=[0.25,0.25,0.25,0.25]。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将最终求得的A=W×R,得到目标层A的加权值。

2.2 建立评价指标集、评价集

针对本工程实例,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科学系统、层次性、指标易获取、直观性等原则。

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是民生工程,工程效益可分为定量效益和不可定量效益。对于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含防洪、航运、岸线开发、水土资源的多个方面,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采取准确,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

崩岸治理工程的效益与洪灾淹没面积和淹没损失,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这类公益民生工程没有明确的可参照规程,因此结合江苏省长江堤防现状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最终选取一级指标B1~B4,二级指标C1~C10。见表1。

表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工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集V,V={V1,V2,V3…Vj},j=1,2,3…n.拟定崩岸应急整治工程经济效益评价集V={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评价等级。

3 实例研究

长江干流江苏段是全省生产生活用水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地(约80%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直接或间接取自于长江),是长江黄金水道水上运输大动脉的组成部分,还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湿地生态功能区,对于全省尤其是沿江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省长江流域面积3.86万km2(含太湖流域),耕地2407万亩,人口4922万,以全省40%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省6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80%的国内生产总值。沿江两岸又是全省最发达的地区,素有“工业经济走廊”之称,长江干线11个亿吨级大港中,江苏占了7个,建有南京港等大中型港口10余座,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320个。沿岸有近10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大中型企业达到500多家。维护长江健康,对江苏十分重要。

两岸在获得长江赐予宝贵资源和丰厚利益的同时,崩岸导致的灾害也十分严重。两岸崩岸险工60多段(处),20世纪50年代至今,有记录的崩岸次数达267次,累计坍失土地350km2,坍失集镇51个,其中1951~1960年14次,1961~1970年3次,1971~1980年18次,1981~1990年58次,1991~2000年116次,2001~2015年58次。长期以来,防洪、防潮、崩岸治理一直是全省保障沿江地区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命脉的重要任务。目前已初步治理380km,原来河势剧烈动荡、河线大幅度大范围变化的状况初步得到控制,总体河势趋于稳定,绝大部分岸段岸坡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水流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分别由0.48kg/m3和4.27×108t(1951~2002年)锐减至0.17kg/m3和1.43×108t(2003~2011年)。清水下泄,长江中下游河道将自上而下长期处于冲刷状态。

随着上游水情工情变化,长江干流江苏段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迎流顶冲且地质条件较差的河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崩岸险情,部分老险工险段在遭受较大流量冲刷后也出现了新的险情。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7年长江流域防汛抗洪形势极为严峻。4月25~26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推进长江崩岸治理和应急度汛现场会,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汪洋副总理要求,全力做好长江崩岸治理和应急度汛工作,遵循“共抓大保护”的原则,加快实施列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湖口以下重点河段河道崩岸治理。

3.1 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江苏省地形河势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判断矩阵,并对其赋值。以控制层B2为例,将C4~C6作为次准则,进行相互比较,形成三阶判断矩阵,见表2。

表2 以C4为次准则的判断矩阵

进行迭代计算后,判断矩阵能够满足一致性检验,继续重复以上步骤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关于B2的权重矩阵;对4个一级指标重复此计算步骤,并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和归一化处理。由于计算量较大,并且需要反复迭代,较为繁琐,利用C++编程对数据求解,最终得到权矩阵B:

经过一致性检验,第二级指标层C的权重为Wc=[0.085,0.17,0.17,0.097,0.048,0.097,0.103,0.102,0.076,0.051],

3.2 进行单因素经济效益评价

从专家库中选取多年从事长江水文、河势等研究的专家以及各地市治江处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群体打分,结果见表3。

表3 定性指标分值表

由表3进行数据处理后得

3.3 工程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将3.1节求得的权重矩阵WC10与单因素经济效益评价集R相乘,得

A=WC×R=[0.3698,0.3184,0.1910,0.1207]

取最大值0.3698,其对应的评价等级为好。

根据《江苏省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可研报告》中经济评价章节结论:“在社会折现率8%的情况下,经济净现值1550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4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投资增加10%,效益减少10%的情况下,经济净现值为6302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15,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0.2%。产出大于投入,说明该工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本文评价结果与其相符合,崩岸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主要影响因素是防洪,航运,岸线开发以及水土资源效益,服务沿江发展,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以满足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 结论

本文利用ANP-FCE模型,对长江干流江苏段崩岸治理进行综合经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说明ANP-FCE方法在工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可行。维护江滩和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及供水安全,满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势在必行,其经济效益显著。

本文较传统方法,全面的考虑了同级和非同级指标之间的复杂联系,但是列举的评价指标仍然不够全面,实际情况复杂,河道治理工程带来的整体效益巨大,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今后需进一步寻找更加客观的评价方法,增强与工程实际的应用结合。

[1] 葛冰, 陈岩, 郑垂勇, 等. 基于ANP-FCE的水利建设项目可持续能力评价研究[J]. 水利经济, 2010, 28(04): 5.

[2] 郭成明. ANP-FCE在水利工程后评价中的应用[J]. 水电能源科学, 2013, 31(03): 135- 138.

[3] 陈静茹, 唐德善. 基于ANP-FCE法的台兰河灌区需水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03): 159- 161.

[4] 吴洁珍. 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5] 陈文涛, 佟瑞鹏, 孙跃龙, 等. 基于ANP方法的社区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06): 169- 170.

[6] 万晓文. 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经济效益分析初探[J]. 人民长江, 1994(07): 52- 55.

[7] 李浩鑫, 邵东国, 尹希,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Copula函数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1): 62- 68.

[8] 郭燕红, 邵东国, 刘玉龙, 等. 工程建设效果后评价博弈论集对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9): 63- 71.

[9] 许国柱. 基于AHP的三亚市初始水权分配[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09): 69- 75.

[10] 邵东国, 陈会, 李浩鑫. 基于改进突变理论评价法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J]. 人民长江, 2012(20): 135- 154.

[11] 赵丽, 朱永明, 付梅臣, 等. 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比较[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7): 88- 102.

[12] 陈艳萍, 吴凤平, 吴丹. 基于模糊优选和TOPSIS法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25- 34.

[13] 倪九派, 李萍, 魏朝富, 等. 基于AHP和熵权法赋权的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5): 88- 93.

[14] 罗军刚, 解建仓, 阮本清. 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 水利学报. 2008(09): 59- 62.

[15] 张丽, 宋士强, 张艳红, 等.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水权分配中的应用[J]. 人民黄河, 2008(08): 66- 72.

[16] 尹云松, 孟令杰. 基于AHP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法及其应用实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04): 55- 63.

猜你喜欢
河势经济效益长江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长江之头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新乡黄河河务局用无人机查勘黄河河势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倒运海水道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长江口长兴水道潘石港附近岸线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