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现状的实证研究

2018-05-07 07:52费美娟肖秋生于洋张树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

费美娟 肖秋生 于洋 张树举

【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高地,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探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建构“大创业观”视野下的四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快创新创业顶层设计和基层实施,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49.2;G64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02-02

大学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为了解我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创业型人才的教育质量,最终形成一个多维立体的综合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对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涉及农、理、工、文、管等几个学科门类10个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问卷回收率98%,有效率100%。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我校普通同学、创业实践参与者2个层面设计2种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以在大学阶段已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三年级学生为主体,涵盖在南校区办学的所有学院和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全体创业团队,其中在校大学生男女比例均匀,分别为51%、49%,专业分布合理。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现状

1.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评价

调查组就我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导向问题展开了调查。35.7%的同学认为创业技能和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授是我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育人目标,63.9%的同学选择了创业团队培训和创业思维训练,也有小部分同学表示我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的重点是对创业团队及其成员的培养。

关于我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现状评价的调查中显示,评价“好”及以上的学生占90.27%。从不同角度出发,评价也有所差别,有创业实践经历的同学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价普遍较高,而普通同学的评价相对较低,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同虚设(1.40%)。在关于创业教育方式的调查中显示,87.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创业教育活动,其中21%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三种以上的创业教育活动,但有18.7%的学生仅通过开设的创业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一种渠道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还有12.2%的同学没有参与过创业教育课程的相关活动。

2.学生对創业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

关于对创业优惠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82.9%的同学承认了解程度偏低,其中,2.4%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34.7%的同学则表示只是知道但并没了解过,57.6%的同学表示了解一些但并不熟悉;在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面,34.1%的同学对创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有一定的认知,65.7%的同学则表示对计划书尚不熟悉,其中16.2%的同学对计划书的书写要求完全没有了解;

学生群体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侧重的方面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人际交往技巧、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等相关内容,具体比例见表1: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用性状况

我校现有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覆盖了17个学院的全体本科生教育,每年举办数十场创业相关活动竞赛。45.4%的学生将创业教育课程活动的参与兴趣低落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创业实践接触不足,自身无创业经验,不熟悉创业方法及相关技巧,恐难取得成就,20.4%的学生认为原因在于创业活动时效性差,发展空间狭隘,难以提升自身能力;在关于我校课程实用性评价的调查中显示,评价“好”和“一般”的学生比例仅为20.84%;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项目实践、案例分析和沙盘模拟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创业项目实践22.6%,案例分析17.5%,沙盘模拟16.3%),也有人认为活动竞赛、研讨会、课堂讲授等形式也应融入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活动竞赛14.0%,研讨会12.2%,课堂讲授9.6%)。

在关于创业教育课程需要改进方面的调查中(表2),22.5%的学生认为加强课程内容实用性是改进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通道的必要环节,23.7%的学生认为应推动课程形式多样化,17.6%的同学则将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归结于讲师水平受限,理论程度浅显。

4.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4.9%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学的学科没有创业前景,否定了自己现学专业学科的创业前景与开拓价值,但大部分学生则纷纷表示感受到了蕴含在自己专业课程中的创业线索与创业价值有不同程度的感触和认识,意识到了现学专业学科与创业开拓价值的对接,对本学科的创业前景持肯定态度。但态度与认识并不能实现完全统一,仅有35.8%的学生表示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近的领域开展创业活动,与之相比,兴趣、资金、风险等因素则更为深入的影响着学生对创业活动开展领域的选择(感兴趣的领域37.3%,启动资金少且风险较低的行业13.0%,现今热门行业12.8%)。

5.创业教育课程育人平台建设情况

课程平台建设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增强创业能力、培育创业人才具有战略性意义。22.0%的学生表示“学生参与意识”在创业教育各阶段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效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并认识到突出学生群体的能动主体地位对提升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体效能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分别有22.2%和24.3%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教育方式与手段是影响创业教育开展效果的关键因素;37.1%的同学表示倾向于有标杆企业经验的实战派企业家担任讲师,31.7%的同学希望熟悉创业业务的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担任讲师,而仅有15.0%的同学倾向于由理论功底深厚的学院派教授学者出任自己的创业课程教师;41.3%的同学认为我校的教育平台单纯整合了校内资源,没有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还有32.4%的同学表示企业扶持是我校创业教育课程平台的主要依托资源,10.8%的同学认为我校基本实现了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的构架。

三、“大创业观”视野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1.统一创业教育理念和明确课程体系育人导向相对接

创业课程体系育人导向的明确首先要着力于教师队伍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确保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邀请创业教育专家开展创业师资辅导,帮助教师确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统一的理念,增强教师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活动,让创业讲师深入企业一线,体验创业过程,积攒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其次,学校要确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理念。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务部门要达成共识,树立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从微末抓起的观念,并贯穿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教学中去,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提升培育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和整体素质。

2.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衔接

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是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是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紧密围绕培养大学生具有开拓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综合素养、坚持的创业精神、自主的创业能力这一目标深入开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特性的学生群体,编制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的奖惩激励制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群体自主、自觉、能动地参与到创业教育课程活动中。推进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改革,推动课程体系从单纯的授课解惑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向精细的科学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全面覆盖,注重学生自我效能的发挥。

3.扩充创业师资队伍与搭建多元联动育人平台相契合

目前,承担创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多由学生工作者担任,他们大都缺乏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结合创业教育的基础性、普惠性和提高性等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考虑教师队伍建设的侧重。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类基础性学科课程可由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创业实务性强的提高类体验课程,则聘请本身具备一定创业经验和创业技能的创业标兵、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

不仅要鼓励本校不同专业的教师以专业特色融入到创业教育之中,而且将各界专家、领导或外校知名创业教育教师,共同组建成多元化的师资团队,并以此为契机搭建学校、企业、政府多维度联动育人平台,以多元化的教育视角和多维度的创业思维催生全方位的教学效果和教育影响。

4.寻求课程体系供需平衡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相匹配

在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依据供需平衡的原则寻求创业教育课程供给与学生需求的最佳匹配点,确定课程的关键发力点,并对课程设置进行进一步精化,从实施的角度进一步细化,高校应考虑分阶段(或模块)开展创业基础课程,根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内容并进一步实施。

创业教育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案、教材以及教学方式,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教学参与度,以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开发行之有效、新颖的教学方式,如邀請成长性公司创立人、财会等领域专业人士参与到创业教育课程中,让学生分组结合项目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深入到企业学习实务流程和相关技能,开展多维度视角、广领域纵深的创业课程活动。

参考文献

[1]束霞平:综合性大学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5.3.

[2]林雪治: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教育版),2015:1008-6927.

[3]秦素玲: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析.中州大学学报,2016.6:1008-3715.

[4]陶海生:试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74-5310.

[5]鞠志宇,陈新华,贾晓红,吴长增: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1674-893X.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