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2018-05-07 07:05范丹
科技视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动机制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

范丹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针对近年来辽宁省高等人才流失情况逐步加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全面分析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互动关系,进而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给出具体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5-0034-002

【Abstract】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recent years, the loss of senior tal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Liaoning Province's professional The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actions of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ive specif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Key words】Graduate education; Regional economy; Interaction mechanism

0 引言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有高等技能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近年来东北三省高等人才流失情况比较显著,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雪上加霜。设计适合区域经济建设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将促进辽宁省经济成功转型。

1 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1.1 研究生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

(1)研究生教育是核心团队的主要来源。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出各类急需人才,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研究生教育是研发的基地。辽宁省地方高校历史悠久,有较好的学术积累和科研能力,在教育机构的科学孵化器作用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源泉,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区域生产环境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依赖于研究生教育。高校研究生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集体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并影响带动周围人群,带动创新文明、思维理念以及群体素质,社会风气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都受益于研究生教育。

1.2 区域经济发展支撑研究生教育进步创新

(1)地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影响。近年来辽宁省区域经济持续向好,为研究生教育及研究生就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以及较好的科研氛围、科研环境。从2007-2016年辽宁省研究生人数来看,保持稳步上升趋势,这与辽宁省经济增长趋势保持了一致。

(2)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和前景影响。在良好的区域经济支撑条件下,科研单位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科研投入,更容易产生高质量、高层次的成果。东部沿海经济发展速度好于东北三省,带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产生了虹吸效应。

(3)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优化影响。地方研究生教育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办学规模、教育水平、以及优化学科结构。从辽宁省2016年研究生分科招生情况来看,依然以传统的工学、医学为主,其他学科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2 辽宁省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相关性分析及问题分析

2.1 辽宁省区域生产总值与研究生数相关性分析

通過spss18.0的皮尔逊相关法,对辽宁省区域高校在校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数、研究生招生数、研究生毕业生数与辽宁省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分析辽宁省高校研究生数、区域各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可知(见表1),研究生招生数与区域GDP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22,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0.908、0.905、0.924,其中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 值都近似为零。因此,在0.01 显著性水平上,辽宁省区域高校研究生招生数与区域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显著性相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同样,对辽宁省区域内高校研究生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数与生产总值进行了皮尔逊相关法进行了相关度分析,结论与招生数一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校研究生数的相关度要大于招生数,而研究生毕业生数与各生产总值的相关度最大。可以推论,经济环境的好坏会间接的影响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以及当年毕业意愿。另外在各生产总值相关度比较中第一产业与研究生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数的相关度最大,说明传统第一产业对高校研究生的影响还比较大,虽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辽宁省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成为主体,但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有一定滞后,需要加速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2016年辽宁省研究生分科招生数图表中也可以看出,工科、医学、管理学研究生招生数占主要部分,也体现人才培养单一化,未能及时适应第三产业发展需求。

2.2 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较为单一,未针对最新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匹配,与社会经济发展多样性的需求脱钩。

(2)传统高校课程体系比较固定,虽然有一定可选课比例,但针对性不强,受导师的研究方向等影响较大,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前沿专业科研学科及团队,在科研能力及科研应用上还有待加强。

(3)与国外相比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相对落后,在调动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还缺少实际对策,学分制还是属于折中形式,并未真正与国外接轨。

3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结果结合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方针政策,并根据辽宁省新时期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在体制结构和人才培养两个层面提出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1)发挥地区优势,合理专业布局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心城市、沿海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新兴产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成为人才需求的重点,在规模、速度、质量、效益上平衡研究生教育方向,对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要根据专业需求持续扩大,同时着重发展博士以上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培养。

(2)发展比较优势,优化培养结构

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需求的变化,针对传统工业产业升级和高科技行业崛起,培养各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专门人才,尤其有实际应用需求的技术前沿,通过科技带动生产力发展。

(3)加强科研实战训练

通过课程教学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世界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尤其省内的高新企業案例等融人教学内容;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应用课题研究,与国际国内创新团队互动接触,重点培养科研探索研究精神、加强科研实践锻炼。同时为适应区域经济需要以及发展特点,与典型的省内高科技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实习活动,以更好地把握辽宁省企业发展需求现状,了解社会对学科发展的新需求,并依托区域需求深化科学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鑫桥.研究生教育规模与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来自区域经济增长的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1):138-147.

[2]李光辉,王静远,班晓燕,高金雍.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126-128.

[3]易莉.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不合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8):16,37.

[4]张瑾.构建适应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2015(30):132-133.

[5]王晓硕.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7(2):72-73.

猜你喜欢
互动机制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