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2018-05-07 07:05陈延玲刘树堂
科技视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陈延玲 刘树堂

【摘 要】《现代施肥原理与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农学、烟草、茶学等涉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笔者在教学过程发现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结合现代施肥原理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施肥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 BJA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5-0133-002

【Abstract】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modern fertilization is a highly applicable curriculum,and it is a professional limited course for agronomy,tobacco,and tea science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s.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syllabus,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course still have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fertiliza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the course The syllabu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Modern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Assessment methods

1 課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施肥理论与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是农学、烟草、茶学等涉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了解现代施肥理论与技术最新的研究内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掌握土壤肥料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把握施肥技术的新动向、新进展及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和解决农业实际生产问题奠定基础。

2 教学大纲修订

《现代施肥原理与技术》一共32个学时的课程,在过去几年,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局限在六大方面,一是植物营养的发展及未来,占6个学时,主要包括植物营养科学的概念及其研究领域、植物营养研究的新动态、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及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等;二是肥料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占6个学时,主要包括肥料发展的历史特点、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及未来、我国化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化肥生产及使用预测等;三是叶面施肥,占6个学时,主要包括叶面施肥的概况、吸收养分的机理、优缺点、内外因素等;四是配方施肥,占4个学时,主要包括配方施肥的概念、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和主要功能及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及未来;五是植物根际营养与施肥,占6个学时,主要包括根际的概念、根剂pH值、根际氧化还原状况、根际养分状况、根系有机分泌物、根际微生物等;六是灌溉与施肥,占4个学时,主要包括灌溉方式、灌溉施肥、灌溉施肥系统与设备、灌溉施肥所用的肥料及其施用等。这些教学内容更偏重于施肥理论,专业基础性较强[1],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本课程在施肥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应该加大现代施肥技术方面的授课,尤其是针对不同专业应该有针对性的讲授其所在专业的施肥技术,让学生在学习其专业课的基础上,将施肥理论技术与专业课融会贯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大纲做了适当的修订,教学大纲的修订,突出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2]。更注重施肥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对所授专业的实际指导价值。具体修改为第一部分去掉“植物营养研究方法及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并将6个学时的内容缩短为4个学时。第三部分去掉“吸收养分的机理、优缺点、内外因素”, 第五部分去掉“根剂pH值、根系有机分泌物、根际微生物”,去掉部分与前期修的《土壤肥料学》的内容有交叉重复,第三部分可以修订为着重介绍叶面施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飞机施肥技术,并将6个学时的内容缩短为4个学时。第三部分可以修订为以根际营养为中心,着重强调农机与农艺要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改进根际营养,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节省的四个学时可以用来介绍具体植物的施肥技术,比如,针对烟草专业的学生,可以着重添加烟草施肥技术、烟草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等专题,针对茶学专业,可以着重添加茶树的施肥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等专题。修订后的教学大纲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把握。

3 教学内容探索与实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现代施肥原理与技术》需要给学生讲授最新的施肥技术方面的进展,一方面向学生们展示我们国家现在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国际的差距、目前解决的策略等等,让本科生就可以把我最新的前沿进展,跟上农业施肥技术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考研及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3]。下面以改进后的教学内容的其中一个专题--机械化施肥技术为例,做详细的介绍。

第一,要向同学们介绍我们国家目前机械化施肥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我国肥料施用与农业机械的长期分离导致农民依然在土壤表面大量撒施肥料,甚至很多农民选择简单“一次性”施肥方法,大量肥料施用在基肥中,造成早期幼苗烧苗、后期养分供应不足,导致早衰,同时,养分大量损失到大气和地下水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很多区域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机械施肥的尝试,如玉米播种-施肥一体化、玉米中耕-施肥等。然而,目前生产中多数机械化施肥效果并不理想,常出现肥料剂型、用量、施肥位置、施肥时间与作物需求严重错位,生产中常表现为烧苗、施肥不均、强弱苗、脱肥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少有效的機械化施肥指标和技术,如肥料类型、肥料用量、施肥时间、施肥位置等技术储备;另一方面,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施肥机械,多数在传统的播种机、中耕机、运输机械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缺少与农艺措施的有效结合,施肥作业的效果不能适应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方式、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经验告诉我们,根据农艺技术的要求制定机械化施肥技术规范,实行技术标准化作业,是大面积实现作物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第二,向同学们展示目前国际上现金的机械化施肥技术,可以与中国的机械化施肥技术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美国广泛运用的玉米启动肥与播种施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优化启动肥的养分种类和比例、施用深度以及与种子之间的距离,很好地解决了早期低温限制幼苗根系生长及土壤中养分移动性差的问题,提高了养分利用率,有利于培育壮苗。在德国大田作物生产中,应用免耕机械化配合新型氮肥,可以大幅度促进根系生长和小麦产量,并控制病害与草害。

第三,向同学们展示我们国家现在在机械化施肥这个领域所采取的研究策略,对机械化施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联系相关的专家考取研究生或者是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目前机械化施肥技术的采取的研究策略主要是以最佳养分管理技术为中心,通过引进国际机械化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建立我国主要生态区优势作物机械化施肥技术指标,结合区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施肥配套机械化实现作物高产、养分高效,最终建立我国区域机械化施肥技术体系,并最终形成区域技术规程和模式。

4 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在过去几年,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相关学科教师及校外邀请专家多媒体讲授、观看录相资料、学生组织材料进行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虽然已比较灵活,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笔者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讲授专题,信息量大[4],学生实际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少。第二,关于录像资料的选取,过去更偏重于经典施肥素材,很多素材过于老旧,第三,关于学生组织材料进行专题讨论,专题讨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只能停留在喜欢参与的学生上,对于一些对课程兴趣度不高的学生来说,还是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局限,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第一,在授课过程中,加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可以及时主动的消化吸收,而不是被动接受;第二,关于录像资料,可以选取施肥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因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施肥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施肥技术的研究成果也是争相报道,所以教师很有必要选取有价值的素材,供学生观看;第三,关于学生专题讨论,建议将专题讨论改为学生分组进行专题辩论,教师给学生提供选题或者学生自主选题,每两组进行一个专题辩论,要求论点论据都要清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中心论点,搜集论据,对知识的把握更加清晰,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分组专题辩论不但学生参与度高,而且教学效果更好。同时,建议在课程考核时加大学生专题辩论的成绩比例,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5 课程考核方式探索与实践

过去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考勤成绩占10%,课程论文占70%。这样的缺点在于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平时参与专题辩论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扩大评价的范围,进行综合考核,这样可以更好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笔者将《现代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修改为平时成绩占20%,主要包括课上回答问题和平时小测验,考勤成绩占10%,专题辩论占20%,在专题辩论的过程中,对参加辩论的每位同学都进行现场打分,其中,学生打分占30%,授课老师打分占70%,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辩论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的兴趣,期末的论文成绩占30%。

6 结论

针对烟草、茶学及农学等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施肥技术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最新的研究进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和消化吸收知识,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性学习和锻炼,从而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专业特长,毕业后可以更快的为国家农业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科学教学的15条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124(10):57-62.

[2]陈伦寿,李仁岗.农田施肥原理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柳在鑫,王进戈,李建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1):55-56.

[4]赵秀芬,刘树堂.多媒体在《土壤肥料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29):105-151.

猜你喜欢
考核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