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百姓乐,哪管宰相厌

2018-05-09 11:32老蔡的菜园子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宋史做官读书人

◎老蔡的菜园子

沈括在宋朝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宋史》却将他的传记附于他的从侄沈遘之后,那么沈遘又是什么来历呢?

沈遘家发迹于吴越之时,入宋后,家族中多人做官,到了沈遘时,家道虽已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遘因祖上有功而得荫补,做了一个掌管祭祀的小官。宋朝读书人以科举为正途,靠祖上积德算哪门子功名?沈遘卧薪尝胆,急于为自己正名,年及弱冠就高中状元,不过科场夺魁的人生第一乐事并未降临在他的头上,原因是“已官者不得先多士”。即宋朝官场规定,你都做官了,和我们这帮寒门学士相争,有意思吗?宋仁宗也认这个理儿,结果,沈遘就这样被迫当了第二名。

沈遘是个干才,即精通吏治能干事的官员,在宋朝,像这样经世治用且具有超高效率的能吏太少见了。《避暑录话》中记载,沈遘偶有小恙,不用吃药,只要将难判难断的案子拿来,待一一判完,出一身汗,病就痊愈了。

以现代人的眼光衡量,沈遘绝对是个人人称赞的良心官员,《宋史》上说他才干超群,明于决下,恩威并用,多有建树。百姓无力丧葬者,他动用财政资金予以掩埋;对于孤苦无依的适龄女青年,他亲自为之做媒并主婚嫁;更难得的是他坚决反三俗,不遗余力打击黑恶势力,但凡因生活艰难而误入烟花柳巷的良家女子,他悉令从良,让其父母领回家团聚。因此,百姓们都很爱戴他。

沈遘最大的政绩还是在知杭州府时,他褒奖贤良,打黑除恶,引西湖水入百姓家,人称“沈公井”。他在杭州时,还颁布了一项严厉的法令,就是禁捕西湖鱼鳖虾蟹,为的是休养生息,保护西湖生态。

他有一个朋友,夜居西湖边上,当晚有一只螃蟹爬入篱笆之中,朋友大喜,一不做二不休,将这只螃蟹煮着吃了。第二天,朋友前往拜访沈遘时,沈遘一捻胡须,笑问:“昨天的螃蟹可美味?”朋友吓得大惊失色。

在杭州时,大概是出于保护水田的考虑,沈遘还颁布了一项法令,禁食田鸡,这真是动物保护主义的先驱。

沈遘在杭州任上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严惩轻薄浮浪、品行不端的读书人。当时杭州城有个读书人叫任康敖,虽然有才,却很轻浮,且品行不端,做事孟浪,他曾经因为一件小事与某妓女争执,挥拳相向,结果给人破了相,让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事做得太缺德了,人们议论纷纷,事情自然传到了沈遘那里,沈遘暗暗记住了这个无良小子的姓名。

这一天,沈遘在杭州望春楼上设宴,因为他的名声,凡往来驰骋骑马者,到了望春楼前,无不下马步行而过,以示敬意。此时正好任康敖骑马过来,他非但不下马,还趾高气扬地扬鞭打马疾驰而过,惊扰得众人纷纷躲避。沈遘凭栏下望,见他如此无礼,不由勃然大怒,立遣兵士捉拿,依律讯问。得知此人就是任康敖后,沈遘冷笑数声,执笔写下判词:“今日相逢沈紫微,休吟薄媚与崔徽。蟾宫此去三千里,且作风尘一布衣。”写罢掷笔,再无多言,下令将此人就地正法。杭州城百姓拍手称快,自此,杭州城轻薄宵小之辈无不收敛,再不敢恃才傲物,以势凌人了。

或许正是因为沈遘这种杀伐果断,为人做官不按常理出牌的路数,让时任宰执的王安石很不适应,所以王安石很是轻视沈遘,觉得他读书太少,于是赠其诗:“翛然一榻枕书卧,直到日斜骑马归。”这种执拗的见解居然一直持续到沈遘死后,王安石写墓志时,仍固执地写道“公虽不尝读书”。围观群众看不下去了,争辩道:“人家好歹曾经是状元,这也太过分了。”王安石因此将“读书”改为“视书。”

沈遘后来怎么死的?《宋史》中说他无疾而终,这有点扯,毕竟他才刚刚四十出头。原来沈遘为母丁忧期间,因结庐墓侧,悲伤过度,年纪轻轻就驾鹤西去了。

猜你喜欢
宋史做官读书人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我是快乐读书人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情—理—情”模式与《宋史·苏轼传》文本的形成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义庄考
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