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探究

2018-05-09 01:44陈旭李华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2期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教育

陈旭 李华程

【摘要】当代社会,就业形势十分险峻,即使是大学生,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有无数大学生选择了自行创业,他们拥有高涨的创业热情,对创业充满了憧憬,但是因为我国的创业政策还不完善,而且因为部分人群具有就业观较为保守、教育观比较落后、师资队伍不强等特点,导致大学生在创业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之能够更好的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關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87-01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属于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逐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需要高校针对人才培养制定相关的创业培养目标和计划,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创业教育课程更加具有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使得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逐渐转变为知识和财富的创作者和工作岗位缔造者。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在当前创业环境中,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得到应用,存在一定脱节现象,使得创业活动多数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活动,而且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和观念认知没能真正符合社会需求[1]。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经常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情况,使得在就业创业时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显,在很大程度上并乜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创业就业过程中,实践能力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在现实社会,许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在工作岗位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即使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也难以做到将其利用到工作中。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综合评价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时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导致在就业创业时经常遇到问题,逐渐丧失自信。许多大学生主要是在即将进入社会时才开始制定规划,因而规划缺少实践性,没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制定,导致最终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在大学生步入校园之初学校就应当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形成一个系统或是指导计划,逐渐渗透在学生的就业观念中,帮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其今后的就业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三)高校专业设置重复和过分集中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部分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就业能力,在开设专业方面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是过分追求社会中的热门行业进行设立,导致专业之间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做到及时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容易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个性和创造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2]。

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是依据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教育,而且在此过程中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时产生许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转变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和观念

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自身的认识和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着大学生今后所要面对的择业问题。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多数大学生将希望依附在社会关系等方面,并没有运用自身实力来达到目的。因此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树立符合自己、社会市场、就业的择业观,逐渐实现自身价值。将自己立足于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建立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建立一个准确参照标准,进而做出正确判断,确定择业或创业目标和计划。

另外,对于薪资待遇、城市、企业规模等方面不要过分追求,要转变这种传统、老旧的择业、创业观念,清楚了解就业创业形势,发挥自身作用,真正实现就业创业[3]。

(二)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现实因素,将学校的教学理念、发展定位和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转变为一个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今后的就业创业活动打下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要尽可能地减少基础课、专业课等学分比例,适当添加开设素质教育的课程,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可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就业创业前景。对高校而言,应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学校课程,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当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提升人才培养课程的实用性。

(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就业创业观念,以减缓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压力[4]。在高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强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以便于大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现代生活,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通过创建高效率的教学模式,设置创业课程和相关管理制度,使得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体会到实践的快乐,在一定程度上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坚韧品格,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和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当今社会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相关工作者应当针对当前大学生所处的就业创业形势和环境,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结合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刘方明,李修平,等.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z1):31-31.

[2]刘思超.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

[3]王竞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6):00203-00203.

[4]张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现状、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5):210-210.

作者简介:陈旭(1990-8),男,河北广宗人,本科,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大学生发展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区域发展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