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音乐,即兴演奏艺术的前世今生—记“全国首届‘即兴演奏艺术’专题研讨会”专家演讲

2018-05-10 10:25文/
钢琴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低音音乐学院贝多芬

文/ 何 宁

“即兴演奏是艺术的创新精神,即兴演奏是创新的自由超越。”2017年11月初,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成功主办了 “全国首届‘即兴演奏艺术’专题研讨会”。

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访问学者李未明教授为本次会议的召集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及音乐爱好者、实践者,以及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学者教授及演奏家们共同参与,分享教学成果及经验。笔者希望借由本文,回顾几位嘉宾丰富精彩演讲的内容,使诸位爱乐者领略即兴艺术的积极意义,发现其贯通古今的重要地位。

一、即兴的意义

普遍丧失即兴演奏能力和习惯,是我们这个年代音乐家的一大问题,也是危险。即兴演奏其实是一种文化,其意涵是人们借由直觉和知识,知道如何流利运用音乐的语言与规则表现情感。现代演奏家最大的问题便是丧失对音乐语言的运用能力。当务之急并不在于演奏者必须对所有作曲家的语言皆完全熟悉,而是如何掌握音乐法则,把自己的声音和思想,用音乐语言表现出来。

—皮埃尔·劳伦·艾玛尔

(Pierre Laurent Aimard)

即兴演奏在当代钢琴表演艺术中是被迫切呼唤着的一种存在,在如今的古典音乐会中,已很难再听到有人重现当年巴洛克、古典到浪漫时期各个伟大作曲家、演奏家的传奇性即兴表演。而即兴,如同作曲技法、音乐流派,也有其理论和源头,正如一门尚未被国人重视的古老语言。而今我们应该怎样弥补长久以来的忽视?在此再引用法国钢琴家艾玛尔的一段话:

去了解,或至少试着去了解(即兴演奏),了解过去的作曲家如何运用他们的音乐语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弹出正确的风格、正确的装饰音,写出属于自己的华彩段。我们已经失去太多关于风格的传承,如果音乐家再不就音乐语言好好钻研,恐怕我们会失去更多。

二、失传的艺术

追根溯源,通奏低音可以说是古典音乐早期即兴演奏盛行的文本证据,而这一门理论和实践在现今的音乐教育中备受忽视。本次即兴演奏研讨会的嘉宾、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松顿音乐学院键盘和声部主任朴胜和教授是这门功课的专家。接下来回顾一下她的讲座内容。

如果巴赫和亨德尔穿越到现代的音乐学院或音乐厅,一定非常惊讶:“为什么大家都弹得一模一样?” 他们所希望听到的是每个人不同的演绎诠释。

—朴胜和

1.历史回顾

文艺复兴中后期,慢慢出现了声乐到器乐的过渡:教堂里复调多声部音乐的旋律、声部已发展得非常复杂。而世俗歌曲却趋于更朗朗上口、简洁明了,以便传诵。巴洛克音乐处于文艺复兴后期所出现的各派音乐风格日臻成熟阶段,通奏低音这一作曲手法贯穿了这个时代。

彼时,作曲家通常都只创作上下两个声部的作品,根据低音与上方声部之间的音程度数,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在下声部的音符上(这也正是“数字低音”名称的由来),留给演奏家作即兴处理(如教会管风琴伴奏者在配合合唱时,人声为高声部,伴奏者弹低声部并自行编配中声部和声)。此和弦各个音的排列次序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朴胜和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一位鲜为人知的作曲家—帕斯奎尼(Bernardo Pasquini),他是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即兴演奏家,作有14首奏鸣曲和14首二重奏鸣曲,也被称为“帕提门托(Partimento,一种以数字低音记谱的键盘独奏奏鸣曲式)之父”。

帕提门托起源于17世纪末的那不勒斯音乐学院,逐渐传播并盛行于18、19世纪的欧洲,许多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都是帕提门托学派出身—比如佩尔格莱西、贝利尼、唐尼采蒂与罗西尼。2000年左右,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一传统,兴起了一阵小小的复兴风波,从18、19世纪的音乐教学、作曲技法寻找灵感与启发。曾经,帕提门托是作为训练声部引导(voiceleading)、和声、乐曲形式及华彩等传统模块的媒介。而声部引导是即兴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相关著作

卡尔·菲利普·巴赫(C.P.E.Bach)被证实为《键盘乐器的正确演奏法》(共两辑,分别付梓于1753年和1762年)的作者,书中对于键盘乐器的演奏风格、装饰音的处理皆有详尽的阐释,在18世纪是最为重要的键盘乐器教学范本。其中有一半的内容,都是与即兴演奏相挂钩的。尤其是自由的幻想曲(Free Fantasia)这一形式,张力特别大、华丽生动,可以见证演奏者即兴的本领。此书至今仍对研究键盘即兴技法有非常的参考价值。

3.借鉴意义

朴教授强调,巴洛克式即兴演奏的三大要素分别为:重复、序列及非和弦音。如果能在平时的聆听与实践中多加留意与分析这几点,定能对巴洛克式即兴演奏形式的掌握有所助益。同时,她认为在教学中,集体课是对乐曲分析、即兴演奏能力提高非常有好处的。多人多声部的同时演奏,以及同学间互相表演即兴乐段的练习,可以说是最有效快速克服畏惧的手段。演讲的最后,朴教授呼吁:“每个音乐学院都应该开设通奏低音的课程!”

三、即兴心路历程

在本场即兴演奏会另一位重要嘉宾,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的演讲开头,首先彻彻底底地从文字角度,诗意地诠释了一番“即兴”的隐义:即(时间上的),即时、即刻、同步、提前思维。兴(立意上、情感上的),兴趣、兴致、兴味、起兴、趣味意旨、想象力。

而后,储望华先生便娓娓道来了一段个人的即兴的心路历程,给这次的学术演讲更添了几分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的色彩。储先生告诉大家他是如何从自幼习琴,到慢慢在合唱团伴奏,并在高强度的伴奏演出中慢慢自我发现即兴能力的。他总结道:“即兴能力的提高,是随着钢琴演奏及本人对和声理论等音乐知识的提高一同完成的,即‘厚积薄发’。”目前教育界流行两种看法:一是轻视即兴;二是认为即兴需要极高的天赋才能做到。二者皆为成见。储先生呼吁即兴演奏作为“独立学科”,更广泛地接受大家的重新认识,并列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公式:作曲+演奏+实践=即兴。

即兴演奏不同于作曲与背谱演奏,有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一个作曲家,储望华先生给出的建议却十分举重若轻:即兴,就是“玩儿钢琴”。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风格后,大可放开手脚、松开束缚,找回一颗拳拳赤子之心。

四、纵横捭阖的即兴

丹尼斯·瑟蒙德先生(Dennis Thurmond),曾任伯克利现代音乐学院钢琴课程及合成音乐系主任。除了从事教学,他还有极丰富的跨界实践经验—为纽约爵士人声乐团伴奏、为录音棚制作合成音乐等。从贝多芬到奥斯卡·彼得森,从格什温到硬摇滚,可谓“玩儿转古今”,难怪他是本次研讨会里最恣意穿梭于各种流派风格之间的“自由人”。

瑟蒙德先生首先推古及今,用一些小乐段示范告诉我们,爵士即兴的手法与古典即兴里的相同之处,而这些相同点概括出来,大致形成了三个要点:1.一组音的形成 (Series of Pitches);2.几组音的组合混搭(Combinations of Pitches);3.跳拍与跨越(Skips and Jumps)。这即是瑟蒙德先生总结的即兴三法则,详解如下:

首先,在演奏之前,定调后,以分解和弦的方法,用音阶、琶音来热身暖手,华丽夸张一些也没关系,直到自己充分熟悉调中所有的音和可能的变化(如想象肖邦《前奏曲》的第一首,这也是一种即兴的热身)。其次,定下几个主要的音,围绕它们寻找上下周边相邻的音,这样一来会有很丰富的变化与选择。接下来,运用跳拍的方法,制造节奏上的戏剧冲突,使之富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最后,围绕几个主要的音进行上下音域的大胆跨越,使乐段的维度更加立体丰富。

这是一份极其实用、简明易懂的即兴说明书。每一个人都可以将其作为实验的第一步,或借由这个标准去分析即兴大师们的演绎技巧。 瑟蒙德先生引述道:“作曲是缓慢的即兴。” 而即兴也可以是慢慢开始,而后逐渐“加温”的。除了强调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之外,他还幽默地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学即兴最快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偷师’在即兴里是不受法律追究的!” 话音未落,便弹起大街小巷最耳熟能详的莫扎特小奏鸣曲,阿尔贝蒂低音保持不变,把右手部分颠来倒去稍作些“手脚”,顿时变换了另一种气氛,一部充满戏谑而新鲜的新作品。他就是以这样幽默、生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们—所有现成的作品,无论大小,都在等着被借鉴学习,即使是从未敢于尝试即兴的钢琴学子,也可以用手边的曲子做出千变万化,沉浸于发挥、再创作的乐趣中!

五、尾声—“饕餮”即兴盛宴

研讨会期间,一连两晚的高水准即兴音乐会与会者大饱“耳”福。第一晚是由“波士顿摇摆三重奏”(Boston Swing Trio)带来的美妙爵士之夜,三位在美国求学、来自不同国家的亚裔青年音乐家们,给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地道的演出。翌日早晨,更依照爵士音乐发展的时间线,选取四位风格迥异、影响深远的演奏家,边讲解、边逐一演示个人即兴技巧所带来的不同聆听体验。

第二晚是朴胜和教授和瑟蒙德先生的同台献艺。朴胜和教授演奏起她最有心得的《帕斯奎尼奏鸣曲》,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复杂多重的声部和声、宛转千回的发展,都来自于只有单行通奏低音的琴谱,不得不叫人感叹她在此门艺术中积累的深厚功底。瑟蒙德先生开篇先就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进行了即兴演奏,古朴而丰厚的韵律,层层叠叠交汇着的和声,让人神往。而之后,风格瞬间为之一变,自由跳跃在古典、浪漫、爵士之间,信手拈来。在观众强烈要求下,瑟蒙德先生加演了最后一首。他说道:“好,那最后一首,格什温。”这是一首略带伤感、旋律舒缓的曲目,看得出他代入自我、完全沉浸其中,让人动容。以致后来笔者不禁向他问起此曲标题,瑟蒙德先生仔细回想,一拍腿道:“想起来了!那天虽然说要弹格什温,结果下手一出,发现弹出来的是经典爵士曲目《我爱的人》(The Man I Love)!”这大概是最能体现这次研讨会主题—“即兴”的俏皮话了吧!

德国博兰斯勒钢琴奏响“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暨“贝多芬逝世190周年纪念—钢琴·交响·贝多芬”系列音乐会

近日,“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暨“贝多芬逝世190周年纪念—钢琴·交响·贝多芬”系列音乐会首演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两架德国博兰斯勒音乐会九尺演奏钢琴为音乐会强大助阵,星海音乐学院王秀明书记、雷光耀副院长等出席并观看了音乐会。

《双钢琴八手联弹—贝多芬交响乐演绎与探索》音乐会不仅是一场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的音乐会,更是作为展示2017星海音乐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音乐教育学科改革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成果的一场音乐会。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海斯勒音乐教育家余捷、卢格霖、蔡冰以及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音乐系的徐韵、李艳五位钢琴教师创立了玲珑重奏团,申请并通过了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双钢琴八手联弹—贝多芬交响乐演绎与探索》的立项,在钢琴重奏、古典室内乐方面进行更深入的专业探索。

猜你喜欢
低音音乐学院贝多芬
能量强悍就是最大的优势 Proficient Audio FDS-15有源低音音箱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亦远亦近贝多芬
搭载革命性Uni-Core技术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扬声器
What it's like to be a deaf DJ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简单、好用、承传贵族血统 SUMIKO S.9超低音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