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产业智慧泉涌

2018-05-11 08:45张恒杨霞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8年14期
关键词:贵阳文化产业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张恒 杨霞 李思瑾

加快“十三五”时期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动贵州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期末成为支柱产业。

4月2日至3日,2018年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项目现场观摩会在贵阳、遵义举行,贵州相关省领导率观摩组对贵州重点或新近建成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走访观摩。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指出,贵州要按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部署,按照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安排,继续大力实施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文化产业花满黔中

“创新性鲜明,形式独特,前景广阔。”

“将文化项目植入酒业和旅游业,让各产业中的文化元素丰富起来。”

……

观摩会上,观摩团代表们先后走进被列入“十三五”时期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名单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以及贵阳、遵义的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包括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园、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阳明文化园、“茅酒之源”旅游观光体验园、中国酒文化城“世界名酒馆”、茅台镇杨柳湾古街、国酒文化演艺天酿剧场、女红军纪念馆、宋窖文化博物馆、航运博物馆、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等,进行现场观摩。

“阳明文化园能够把阳明文化作为一个很具体的发展对象,围绕其内涵形成文化产业并走向市场,让游客直接享受阳明文化的成果,这样的举措值得学习。”黔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智琼在观摩阳明文化园后,对修文县阳明文化“九进”工程兴趣很浓。

“习水土城对贵州发展文化旅游小镇或者文化旅游创新区,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袁飞在宋窖文化博物馆感受颇深,他很赞赏习水县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做法: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融合赤水河流域的酒文化、航运文化,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产业园区百花齐放,文化产业项目风生水起。

贵州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文化资源富集,特别是红色文化遍布全省,内涵丰富。慕德贵指出,要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对贵州的特殊意义,深刻认识文化建设是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文化产业是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

以文兴产,贵州全省各地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在文化资源的提炼和转化上下功夫,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

创新融合打造品牌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到土城了,这次来了之后,感觉变化很大、耳目一新,大家要围绕‘看、想、干’来开展工作。”在遵义市习水土城举行的观摩活动总结会上,慕德贵说。

走进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园印务中心,浓浓的油墨香味扑鼻而来。二楼的胶印车间,随着印刷机轰隆隆作业,一份份新鲜“出炉”的《健康之友》被传送带直接送到一楼的发行车间,自动完成捆扎包装、分发。

“这里安装的是德国Comet750型报纸印刷生产线、德国高宝Commander CL报纸印刷生产线,《贵阳日报》《贵阳晚报》《经济日报》《环球时报》等报纸也在这里印刷。”印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这次观摩收获良多,深刻感受到全省文化产业的兴盛,我要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沿河自治县民宗局局长李克相说。

4月3日,2018年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项目观摩活动总结会在遵义市习水土城举行。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副省长卢雍政、王世杰出席。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改革发展办主任徐静主持会议。(宋磊 / 摄)

依托“大数据”,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是贵州“文化+”打造的夺目篇章。同样,文化与大扶贫、大生态也碰撞出炫目的“火花”。文化产业与旅游、生态、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以及文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的融合让人耳目一新。

国酒文化演艺剧目《天酿》给观摩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创新鲜明、形式独特、前景广阔。”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总经理罗舒认为,《天酿》是贵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非常有意义。

如何让内容生产更加植根于文化土壤,符合旅游市场的特点,实现可持续性营运?在茅台古镇,观摩团寻找着答案。

“通过复原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展示传统工坊和民俗习惯,重塑国酒茅台的原初风貌。”在“茅酒之源”旅游观光体验园,都匀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云程说,“体验式”项目让酱香国酒的酿造工艺与历史文化更加“接地气”。

“国酒为根、文化为魂。”仁怀市坚持抓文化就是抓经济、做旅游就是做文化,依托独有的酱酒文化、红色文化、盐运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以打造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整合产业链,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的全景体验式文化小镇。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路径,整合决定成效。”慕德贵表示,文化产业覆盖面广、关联性强、渗透性强,全省各地在建设文化产业项目时应着力强化融合发展。

“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强化创意,加强内容生产,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走进人民的现代生活。”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说。

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贵州提出:到“十三五”期末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8年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项目现场观摩会总结大会上,贵州发布了《关于明确“十三五”时期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18年)的通知》,计划投资3210亿元,建设131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131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从行业类别看,有新闻、出版、广电、演艺、影视、院线、乐器、民族民间工艺等;从建设形式看,有专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旅游景区,文化街区,文化小镇,还有文化综合体;从融合发展看,有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大数据、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近年来,贵州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省GDP增速和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平均增速。2017年,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对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体制工作作出排序,贵州作为西部唯一一个省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以供给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副省长王世杰指出,要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要严格按照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的‘五步工作法’,具体应用到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以‘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责任人’的‘四定’工作方法,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去推进,按月、按季度、按年度科学有序、扎实高效推进。”慕德贵强调。

猜你喜欢
贵阳文化产业贵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