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业转型升级需要品牌引领

2018-05-11 08:45吕跃刘彦青
当代贵州 2018年14期
关键词:茶业茶园茶叶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吕跃 刘彦青

黔茶从产品和营销上都围绕“让现代人简单便捷喝好茶”谋篇布局,而营销的核心,必须回到产品本质,把服务做好,才能长久发展。

3月,正是采茶好时节。在湄潭县,春茶陆续开采,各茶青市场均已开秤,每天下午5点,茶农将当天采到的茶青拿到附近茶青市场交易,“福鼎大白茶”140元/公斤、“黔湄601”80元/公斤……

茶产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生态富民产业。截至目前,贵州茶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已达4149家。2017年,贵州茶业带动贫困户人口49.85万人,脱贫人数16.11万人,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约4985元,人均增收2526元。

茶业已成为贵州山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市场是关键。“老百姓靠茶致富,重点是把茶叶卖出去”,贵州茶业要打通从茶园种植到深加工、再到消费市场的产业链。

质量是黔茶闯市场的底气

低纬度、高海拔、林茶混、夜雾绕、无污染,作为茶叶产区,贵州土壤中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使得贵州成为大面积适宜产茶的地区,也为生产优质安全茶创造了条件。

贵州拥有优质茶园14万余亩,杜绝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催芽素等,按欧盟标准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并在贵州全境组建贵茶联盟,开发符合标准的优质茶园,质量是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进入市场最大的底气。

“营销的核心,必须回到产品本质,把服务做好,才能长久发展。”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晓燕告诉记者,贵茶从产品和营销上都围绕“让现代人简单便捷喝好茶”谋篇布局。

在新时代消费升级的浪潮里,贵茶集团的茶叶销售,除出口欧美,建立茶叶连锁、进卖场、开网店之外,2018年开始跨界到以茅台、洋河为代表的中高端酒水销售渠道,多渠道网络的搭建让茶叶购买更加便捷化。

都匀毛尖作为引领黔茶出山的首推品牌,同样以产品质量、文化底蕴等优势取胜。“我们的优势主要是产品质量优良、产业规模适宜、品质功效佳、文化底蕴深厚。”都匀市茶产业发展局副局长蒙祖辉说,凭借这些优势,都匀毛尖茶在茶叶行业具有良好声誉,走出了国门,拓展了国际市场。

2月初,农业部发布2017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情况,贵州茶叶抽检40个样品,合格40个,合格率达100%。这是贵州茶连续6年合格率达100%。

干净、优质是贵州茶叶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质量保证,贵州茶叶海外销量持续增长,2017年,贵州出口茶叶378批次,货值7745.9万美元,同比增长274.2%和114.6%,超越调味品跃升为贵州出口额第三的产业。

从传统走向现代

“贵州茶叶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必须要有过硬的品牌。”贵州聚福轩茶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超英认为。

“星巴克创造了家庭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满足了人们社交、独处的休闲需求,星巴克不仅在卖咖啡,更是卖一种生活场景。”丁超英认为,黔茶品牌的塑造,重点应在推出以传统茶文化为内核的现代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场景是:以康养庄园体验为导向、以茶资源为基础、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主题的茶文化旅游,形成新的产业经济链,建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格局,完成住茶园、品茶饮、购茶叶、赏茶景、体验茶俗等贯穿茶旅一体化的全过程。

“茶叶的未来,是从传统走向现代。”朱晓燕说,要考虑如何跨越品类,让品牌成为品类的代表,探索怎样改造传统茶工艺,实现现代标准的规模化。

如“聚福轩·心茶之旅”项目,通过茶乡游览、茶文化体验、线上茶旅产品销售及茶乡体验活动等多种方式,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茶旅休闲体验;国品黔茶倾力创建的“811新派茶吧”,目前已拥有50余家门店。贵茶公司的绿宝石、红宝石等产品,也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随着贵州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积淀贵州历史、体现贵州文化的代表性茶叶品牌,已经成为推动黔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黔茶经济的发展之要。贵州绿茶、都匀毛尖、遵义红等贵州重点打造的茶叶品牌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黔茶拓展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贵州茶企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投放的品牌广告。(贵州聚福轩茶叶食品有限公司供图)

培育茶叶龙头企业

10年来,为夯实茶叶原料中心地位,贵州强力推进茶园种植区域、规模集中度。10年间,年均新增茶园60万亩,2017年茶园面积达700万亩,规模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

分区域看,在贵州88个县中,有78个县产茶,占比88.6%;有43个茶叶主产县,占比48.9%。全省现有茶园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5个,20—30万亩的县5个,10—20万亩的县19个,万亩以上的乡镇252个,万亩以上的村102个。

“在过去,贵州茶产业发展重点在种植和加工环节。”贵州国品黔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健说,除了种植面积高速增长,贵州茶叶产量连续10年保持了30%的年均增长速度,目前年产量达32.7万吨。

“接下来,贵州茶产业的首要问题是扩大经济效益,打开市场大门,实现黔茶的经济价值。”汪健告诉记者,由于产业发展与品牌打造不相适应等因素,黔茶至今在国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市场地位,与其他产茶大省相比,竞争力仍然较弱。

推动黔茶转型升级,做强黔茶经济,成为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主要面临着主导作用未显、缺乏品牌领军企业、经营主体联系不紧密、销售渠道单一、生产效益不高等市场难题。”蒙祖辉说。

“因为有茅台,所以贵州白酒誉满全国;因为有老干妈,所以大家都知道贵州辣椒好。”汪健认为,茶叶也一样,黔茶要想在市场上有更大作为,需要有“带头大哥”引领,要在茶领域打造像“茅台”一样的龙头企业。

猜你喜欢
茶业茶园茶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周宁生态茶园
咏松阳大木山茶园
茶园观色
八马茶业的IPO之囧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