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扶贫开发模式研究

2018-05-14 01:46周会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周会

摘要:贵州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时兼顾我国全面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担当着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双重任务。因此,贵州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两者有机结合,妥善解决好扶贫开发与林业地占用、环境污染治理以及人口基数大文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扶贫脱贫;生态扶贫

一、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扶贫开发可行性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不沿海,不沿江也不沿边,属于亚热带高原山区,且地貌复杂,不仅有高原山地,亦有丘陵盆地。其次因为开发比较晚,植被覆盖大量得以保存,由此生物资源种类丰富,而且分布广泛,从野生动物到野生植物,其中不乏国家级一级保护品种,更是全国中草药四大产区之一。再次就是由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幸免于后工业污染的侵害,使得贵州部分地区仍保持原生态天然状态。综上所述,这就为贵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展开的扶贫开发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生态扶贫战略实施探索中的问题

扶贫脱贫,就必然得依靠开发,以产业带动经济增长,达到扶贫目的,但是扶贫开发同样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贵州省在摸索自身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并行的道路上,渐渐显露出些许的矛盾和问题。

1.扶贫开发与林业地大量被占用之间的矛盾。贵州是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工业化时间较晚、程度相对较低。扶贫开发往往伴随工业化经济发展的进程,就得有基础设施建设,不管是厂区建设,还是城市项目建设,搞开发,就得使用土地。这一过程中如果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执行不到位,就会出现滥砍滥伐、林地占用等诸多问题,怎样将两者和谐统一,是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2.扶贫开发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的矛盾。扶贫开发不可能回避工业化进程,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进程普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和经济代价。因此,贵州的工业化进程不能重蹈这一覆辙,必须事前经过充分论证并统筹规划,协调好扶贫开发与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的矛盾。

3.扶贫开发与人口基数大、文化水平低之间的矛盾。贵州目前有4000多万人口,然而人均受教育年限却仅仅6.19年。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性的农业相关知识,滥用农药等现象也比较常见,严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人口数量多,相对的生活污水垃圾,农耕土地农药残留等问题也严重增加生态环境自我净化的负担,形成一定压力。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扶贫开发新路径

1.生态农业。作为农业人口占比重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贵州省当前经济开发,获取最终脱贫攻坚战略胜利的必行之计。以生态为依托,大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济,形成成熟的特色绿色农业经济,改变当前我省农民“只会种不会算,只会养不会赚”粗放型农村经济的现状。大力培植新型循环农业,既从源头上一定程度的减少农业污染,又提升农业综合的经济能力,一举两得。此外,当前我国优农惠农政策除循环农业经济的培育之外,还有诸如退耕还林的其他政策,通过有偿的方式引导农民把开荒的耕地重新再植林造树,既保证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也为农民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2.生态工业。扶贫开发必须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助力,吸取以往工业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验教训,贵州省在发展工业经济时就必须注重“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各种税收补贴、绿色贷款等政策着力培植环保经济型企业发展,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项目,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鼓励各大企业坚持低碳环保生产,采用循环再利用等新型工艺,努力改革创新环保绿色清洁技术,走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

3.生态服务业。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特色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当前可行发展趋势,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生态旅游一体化。气候宜居,森林覆盖率高,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对较大,且少数还处于原生态状态。所以,不管是从地理气候环境还是民族人文底蕴看,贵州以生态旅游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最后达到扶贫脱贫目标,都不失为一条绝佳的出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卢梭曾说:“自然因为我们轻视它的教训,而使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多大。”不管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为避免污染不开发,都会阻碍人类历史文明前进的脚步,所以生态和开发,二者必须紧密结合,并驾齐驱,才能助推現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贵州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同时又是当前我国全面脱贫核心区域的省份之一,责无旁贷需要承担起这双重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方能保证贵州在扶贫开发战略中走出一条生态与发展两相结合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韦小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J].中国农业信息,2013(15):186.

[2]邓小海,曾亮.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互动对策探析[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4):27-32.

[3]王鲁铨.生态文明扶贫开发[N].贵州日报,2016-07-09

[4]何文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精准扶贫[J].当代县域经济,2015(12):45-46.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J].美与时代(上),2017(10):1.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