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2018-05-14 09:06李霞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情感化共情激励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的执行者,更是其思想教育的引导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大学生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注重尊严和自由,以往简单的、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学生工作。因此,新时代的辅导员需要开展情感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把学生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样子。

【关键词】情感化;激励;共情

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特点,过去传统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学生工作,这就需要辅导员加强情感化教育。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所谓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样子。因此,在工作中充分地进行情感投入,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满人性、自律和谐的宽松环境是学生管理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活动;另一方面,用尊重、共情、激励等机制,把正面冲突化为委婉的指正,把严厉的批评化为温和的交谈,把硬性的指令化为耐心的开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情感化学生管理理念。

一、了解学生

情感化的教育前提在于了解学生。在实施教育前,充分地了解学生,变以前忽视学生个性,排斥学生的思想和轻视学生处事方式为了解、理解、接纳。用平等的思想和身份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活习性、感情世界、学习困惑等,找到学生思想的根源,把握他们的心理和思想脉搏。

二、尊重学生

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以教育者自居,高高在上的俯视学生。当今社会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和全校育儿理念,尊重孩子的自由发展规律。同样地,这些理念更应该运用到学生教育中,比如尊重。众所周知,和小孩子有效沟通的方式就是蹲下来和他交流,用他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所以,辅导员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问题。具体表现为可以采用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有效沟通的方式,在办公桌旁摆放一把专门为学生准备的椅子,两把椅子倾斜四十五度坐着交谈。即便是犯错误的学生,也请他坐下来交流沟通。尊重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认知和行动,并且相信学生有能力有办法去认知和行动。这种方式我运用到工作中也取得了成效,两个抑郁症患者主动向我敞开心扉;被每个老师投诉经常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最终顺利毕业并通过专升本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

三、与学生共情

与学生共情,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理解并接纳他的情感和情绪,才能走进他的内心。在这方面,辅导员不应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完人,甚至可以用自身的经历,帮助学生去理解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思路。老师要让学生知道,作为过来人,老师曾经也是这样,老师很理解你的感受,但是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曾经是怎么样去克服的。让学生从辅导员自身的经历和例子上,去借鉴一些经验教训以及处事的方法来规正自己的行为,并能采取有效的行动去解决成长路上的困惑。

四、正面管教,激励机制

“正面管教”创始人之一德雷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人,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人。受到鼓励越多的学生,他的行为和性格会越好越健康。大教育家陶行知当校长时,曾以发糖果的方式,让一个用砖头扔同学的男学生,唤醒自身的良知之光,这便是正面管教的有效力量。当我们找犯错误的学生来谈话时,可以表扬他守信用,能提前到办公室等候;当学生接纳老师的意见,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应看到其尊师重道、知错能改的良好品质;当学生因路见不平打架斗殴时,应肯定其有正义感的作风,再引导其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维护正义,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校纪校规禁止斗殴而贸然给予处分。老师要肯定其正面的行为,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引导其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做出改变,将负面行为规正为正面行为,比用批评、处分等方式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力量來自于他的内心。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辅导员需要为学生树立起榜样的力量,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便要先做这样的人。辅导员从学生大一进行参加军训,直至毕业踏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一直陪伴着学生成长的每一步,是学生在大学生涯里最亲近的导师、最知心的朋友。辅导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如希望学生能提前到教室上课,自己便要每次班会每次学生活动时提前到场。言传身教,自身作则,教师要做好带头作用,树立起榜样的力量,真正让学生信服,从而让学生自发地规正自己的行为。

情感因素在学生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比任何强制的纪律制度更能使学生管理事半功倍。情感化地管理,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能真正有效地缩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出于对辅导员的高度信任,学生能自主地敞开心扉、能自由地表达其思想。这样,辅导员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其内心做出真正的改变,把学生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从而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教育的目的。综上所述,情感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学生管理的理想境界和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教师素质培养论——做一名智慧型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张耀灿,郑永廷,吴浅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呈.谈激励与高校学生管理的以人为本[J].中国地名,2007(06).

作者简介:李霞,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情感化共情激励
共情疲劳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情感化办公空间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用户服务门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