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形动画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演变及其发展

2018-05-14 09:06李娜杨春燕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图形设计动画大数据

李娜 杨春燕

【摘要】Motion Graphics是一种融合了电影与图形设计的语言,基于时间流动而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现代人的生活被各种信息和屏幕包围着,动态图形在这些媒介中无处不在,可以承载它的媒介数不胜数,几乎任何能使图像运动起来的媒介就有动态图形的存在,动态图形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大数据;图形设计;动态图形;动画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当今“大数据”一词的重点其实已经不仅在于数据规模的定义,它更代表着信息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代表着爆炸性的数据信息给传统的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挑战和困难,代表着大数据处理所需的新的技术和方法,也代表着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所带来的新发明、新服务和新的发展机遇。

二、图形动画的概念及其应用

广义上来讲,Motion Graphics是一种融合了电影与图形设计的语言,是基于时间流动而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它是平面设计与动画结合的一种产物,在视觉表现上使用的是平面设计规则,在技术上使用的是动画制作手段。它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画面所产生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幅图形画面不断地被新的图形画面所取代,使观察者产生连续运动的动态画面的幻觉,从而便形成了图形动画。动画片和动态图形的不同之处就好比平面设计与漫画,即使同样是在平面媒介上表现,但不同的是,一个是设计视觉的表现形式,而另一个则是叙事性的运用图像来为内容服务。

当一幅画面在眼睛前面移去以后,画面的内容并不会在视网膜上马上消失,而是要保留极短的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残像(视觉的持续性persistence of vision)。电影、电视以及动画等,都巧妙地利用了视觉上的残像现象这一视觉特性。在我们看电视或者看电影时,会感到各个画面的动作都是连续的,使人看到动作很流畅很有动感的画面效果。但是,如果我们观察相应部分的胶片,就会发现动作并非是连续的。实际上,电影或是电视都是利用许多静止的图形以每秒24帧的速度连接而成的。

三、图形动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

(一)早期图形动画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动画大师奥斯卡·费钦格就已经创作出一批颇具动态图形风貌的作品,比如《蓝色构图》(Compositionin Blue)和《快板》(Allegretto)。和今天那些充滿时尚感,又有些快餐化的动态图形广告相比,费钦格要严肃得多。从风格上归类,费钦格是“绝对影像”的代表人物,这个流派的核心理念是利用运动起来的抽象图形来解释音乐,试图找出运动的图形与音乐情绪之间那种微妙的内在关联。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索尔·巴斯等平面设计师以动态图形为形式着手创作了大量电影片头。动态图形动画走入了电影院,走进了广大观众们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随着彩色电视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小型电视频道开始出现,为了区分于三大有线电视网络的固有形象,后起的电视频道纷纷开始使用动态图形作为树立形象的宣传手段。

除了80年代有线电视的普及,电子游戏、录像带以及各种电子媒体的不断发展所产生的需求也为动态图形设计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在当时的技术制约下创作动态图形的设计师被大量需要。

在90年代之后,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动态图形师是基利·库柏(KyleCooper),他将印刷设计中的手法应用在动态图形设计当中,从而把传统设计与新的数字技术结合在了一起。他参与设计过的电影、电视剧片头多达150部以上。其中以他在1995年为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导演的电影《七宗罪》(Seven)所设计的片头最具代表性。

在电影片头制作史上当然不能缺少著名的谍战硬盘《007詹姆斯邦德系列》,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动态图形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部分设计师只能在价值高昂的专业工作站上开展工作。

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和众多软件开发厂商在个人电脑系统平台的软件开发,到了90年代很多的CG工作任务从模拟工作站转向了数字电脑,这期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设计师,快速地推动了CG艺术的进步。随着数码影像技术革命性地发展,将动态图形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如今,动态图形已经可以在任何的播放媒体上随处可见,Motion graphics被工具化和商业化了,而且,动态图形与平面设计也就此产生了巨大的联系,这种联系一直延续至今。

(二)互联网环境下国内图形动画的传播及发展

目前致力于创作动态图形的很多国内动画人,当年都是从Vimeo、Motiongrapher等国外网站上首次接触到motion 类的动画作品的。可见动态图形动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与互联网的普及有相当大的关联。国内在motion方面非常突出的几支团队的成员,包括LXU工作室的李雨、小宇宙实验室的张戬、Seen Vision的Aspirin、InfiniStudio的罗红阳、鲸梦文化的高子晴等。颇为有趣的是,这些团队中的创作者们在最初学习动态图形动画创作时,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网络的力量。

AnimeTaste(以下简称AT!)在传播动态图形动画方面做了很大贡献。2009年末,王天放作为第一位合作者加入到了AT!的团队中。从2010年起,他开始在网站栏目“每周惊奇”中介绍国外的动画短片,以商业广告和MV为主,其中就有许多典型的动态图形动画。 加入AT!之后,AT!便成为他分享动态图形动画短片的最主要阵地,而那时候国内的网站还几乎没有与“每周惊奇”相似的内容,动态图形动画确实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动画截然不同的风格,罗红阳把它概括成是“一段音乐,一种动态影像上的韵律”。张戬这样解释motion graphics的魅力:“Motion相比于以角色表演为主的片子,更加的设计化,类似于‘运动的设计。所以我们可以不用传统的蒙太奇方式去构思创意,而是更多考虑画面元素之间的转换和变化”。于是,凭借这种特殊的审美风格,就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并开始依赖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同时,动态图形动画很快进入了网民们的电脑和手机屏幕。

2011年,LXU工作室第一部动态图形动画短片《北京房事》成了互联网上爆红的首部国产motion类动画,这部片子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国内主流动态图形动画的标准。以下这三个特点不光是国内作品的常见特征,也是目前国际上主流作品的倾向:第一,是强调信息可视化(infographic)。居住面积、房价、收入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大量依靠清晰明了的统计图把数据信息具象化,为话题的陈述提供可信依据。2012年,青藤文化创作的《指尖上的中国》等也是典型的信息可视化作品。第二,是话题性与病毒传播。在中国,住房问题有极高的话题性,老百姓们都很关心,传播力自然巨大。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房事》上线的一两年之内,大量的“重口”motion广告粉墨登场,图形动画顺利与商业挂钩。安全套、痔疮药……这些产品全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络motion广告。Motion可以将人们往往羞于深入探讨的话题以最为轻松戏谑的方式讲述出来,颇具猎奇性和话题性。通过野史与传闻的戏说演绎,“重口”内容大受欢迎,成了国内动态图形动画的常客。第三,是关于形式与风格。它在《北京房事》里还不太明显,不过已经初露端倪。后来的很多动态图形动画有拒绝写实造型的几何抽象倾向——这也是以费钦格来标记动态图形艺术史起点的原因。此外,动态图形动画创作者们常使用大量的变形动画,并显示出对“一镜到底”和特殊调度的极大兴趣。而这些正是突破实拍影像观看机制的关键所在——所以动态图形动画可以被视作为一种先进的动画形态。

四、大数据对图形动画发展的影响

如今,动态图形动画拓展出了自己的道路,成为一类相对独立的动画形态,并且已经成了网络上传播力最强的动画种类之一。近几年国内从事动态图形创作的工作室和独立动画人也开始大幅度增多。不过在中国,这仍是一个处于缓慢普及过程中的概念,它一方面以动画技术作为创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却与通常意义上的动画影片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不过动态图形动画已经在短短三四年之内占有了不小的市场,从事动态图形创作的工作室也多了起来。motion的商业化优势在于快捷的“即视”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验证出一种效果是不是创作者想要的。高子晴说,动态图形动画的周期相较于其它形式的动画要短,这可以消除广告客户对动画周期太长的顾虑。而且,相较于传统动画来说,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更低一些,上手确实比较快。当然,只有少部分工作室是一门心思专攻動态图形。 目前国内的企业对动态图形动画的了解与接受程度也在发生转变,愈来愈多的客户已经能自然地接受“motion+互联网”的宣传营销方式,大多数客户会已经设定好要做的motion,他们已经对motion很熟悉也很喜欢。不过,客户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仍是被运营公司引导的——他们会告诉客户现在motion很火,指导客户怎么用motion去做广告、卖产品。客户、受众其实是和创作者甚至动态图形动画本身共同成长的。所以,真正优秀的作品最终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动态图形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它的表现形势丰富多样,总能很轻易地和各种艺术风格混搭。动态图形的主要市场需求集中于节目频道包装、电影电视片头、商业广告、MV、现场舞台屏幕、互动装置等领域。

五、结语

现代人的生活被各种信息和屏幕包围着,动态图形在这些媒介中无处不在,可以承载它的媒介数不胜数,几乎任何能使图像运动起来的媒介就有动态图形的存在,动态图形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图形动画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渝.动态图形设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书亮.看到声音,听见色彩——德国抽象动画大师费钦格[N].文艺报,2014-01-29.

作者简介:李娜(1997.01—),女,汉族,甘肃庆阳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杨春燕(1983.04—),女,汉族,浙江嘉兴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图形设计动画大数据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浅析图形构成艺术在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城市主题招贴设计的几点心得
动画迷,变身
包装设计中图形设计的表现特征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