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8-05-14 17:20史俊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休闲体育体育教学高校

史俊

摘 要:休闲体育是一种以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的生活方式,具有愉悦、轻松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得到有效地开展,也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和大力支持。本文从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入手,着重分析了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并探索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以促进休闲体育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休闲体育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001-02

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朝着休闲体育教学的方向发展,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体育运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在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传统竞技体育理念的影响,高校休闲体育教学改革仍面临学生缺乏体育兴趣与体育运动习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专人指导等问题,严重阻碍休闲体育教学的开展。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加快了休闲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休闲体育教学的科学方法,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1 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1.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很多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优秀的成绩和奖学金,对学习过度关注,严重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休闲体育教学以锻炼学生身体为主要宗旨,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学习压力,转移注意力,松弛神经,放松心情,使大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1.2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由于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无法坚强面对措施,很容易采取极端行为,影响学校和自身的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自身条件等存在着强烈的自卑心理,与他人的社交际十分困难。而闲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而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1.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休闲体育没有身体条件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因此,休闲体育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交友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体育锻炼和人际交往,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大学生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体育休闲教学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2 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2.1 学生缺乏体育兴趣与体育运动习惯

休闲体育没有严格的技能要求和定量指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然而,很多高校学生缺乏体育兴趣,认为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费时费力,不如在宿舍睡觉或者玩网络游戏自在,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外,很多高校学生过于放纵自己,将大多数实践浪费在娱乐休闲上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体育运动自律能力不强,没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休闲体育运动。

2.2 学生对体育技能掌握不足

完善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前提,只有掌握完善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顺利开展休闲体育,体会休闲体育运动的乐趣。然而,现阶段高校学生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学习较少,在篮球、足球、交谊舞、太极拳等体育项目方面存在空白,学生不同体育知识和技能,参加休闲体育运动时面临着较大的技能障碍。并且,由于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学生难以适应休闲体育运动,体会不到休闲体育运动的乐趣,休闲体育运动积极性大大降低。

2.3 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生休闲体育运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现阶段,很多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性,在遇到选择的时候需要求助家长,没有自己的主见。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的行为受周围同学行为的影响较大,总是参照其他人的行为来规划自己的行动。如果周围人都参加了体休闲体育运动,自己也会去参加。周围人没有人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自己也不会参加,否则会被同学孤立。

2.4 基础设施不足

高校休闲体育教学需要充足的基础设施,然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设施数量较少,质量难以保重,不符合休闲体育教学的要求。具体来讲,有些高校没有建立体育馆,学生的体育运动只能在室外开展,一旦遇到雨雪天气,体育课堂便会取消,学生的休闲体育运动无法开展。并且,有些高校的体育教学器材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学生只能几个人共用一个体育器材,运动时间较少。

3 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促进体育教学的休闲化方向发展

在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应积极加快教学,促进体育教学的休闲化方向发展。为此,高校应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性,强调学生身心健康与体育技能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且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在休闲体育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另外,高校体育教学应积极改革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观念、评价等,设置休闲化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法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的休闲化发展。

3.2 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应积极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坚持休闲体育理念开展体育教学,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作为休闲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改变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观念,使学生在休闲体育运动过程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并且,高校体育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作为休闲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高校休闲体育教学改革的物质载体,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积极为体育教学购置体育教材,满足学生对体育器材的需求。并且高校应加快体育场馆建设,为学生的休闲体育运动提供充足场地,保障学生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另外,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加学校的休闲运动体育教学,与学校合作开展休闲体育运动活动,激发学生休闲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可以與企业合作建设体育场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

3.4 完善休闲体育教学保障

高校应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意识,加强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全面了解,提高学生对休闲体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运动对自身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高校应积极完善休闲体育教学组织,发展休闲体育社团、休闲体育俱乐部,促进休闲体育运动的开展。另外,高校应加强休闲体育教师建设,积极引入高素质的休闲体育教师,加大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引导现有体育教师树立休闲体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休闲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4 结语

总之,研究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促进休闲体育教学的开展,而且对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深刻意义。高校应该积极重视休闲体育理念,在休闲体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将休闲体育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谢哲.休闲体育理念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7):114-116.

[2] 周碎平.休闲体育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贵州体育科技,2017(2):27-29.

[3] 全世民.休闲体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4):141-143.

猜你喜欢
休闲体育体育教学高校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