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8-05-14 10:28
星星·诗歌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题诗洛夫青花瓷

今年三月洛夫逝世,留给世界一个诗性的背影。本期推出洛夫,是为了纪念和致敬。诗的力量貌似微弱,但在生前参与了诗人生命的自我塑造,死后继续扩大诗人的身影,散發诗人的心香。洛夫像漂木一样,在时间和时代的流水中漂浮,又超越了这一切,成为一个“飞地”般的独立王国。洛夫的诗歌生涯持续而漫长,五十年代就参与创办了《创世纪》诗刊。他的诗歌生涯中充满了阶段性的爆炸性的瞬间,比如《石室之死亡》《漂木》及后期一些禅诗的写作。洛夫集诗、魔、禅于一身,融合超现实和中国古典诗文学中某些混沌、变形的写法,打通了古典和现代,形成了尖锐、深邃、典雅又圆通的整体诗艺风貌,成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面风旗。夏莹博士的《洛夫隐题诗的诗体探索》一文论及洛夫创作隐题诗的动机、特征与诗学意义,阮娟博士的《谈洛夫诗歌中“时间”的几幅面孔》探析洛夫诗歌的时间意识及几种表现。这两篇文章都有所发现,从不同角度进入了诗魔洛夫的诗意世界,提供了重新进入洛夫诗歌世界的契机。

——程继龙

张翼是近年来散文诗研究的重要学者,她在努力探索散文诗文本的独立性意义的同时,关注着当下散文诗坛的最新动态。根据她的观察:“周庆荣先生《有温度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可以说是今天汉语诗坛一个意外的收获。他的意义化和深度化写作有助于复活汉语的生机,对当下诗歌创作有着唤醒之功。”应该说她的这种评价是客观的,也是中肯的。这里推荐的这篇她对于《有温度的人》的解读,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近年来周庆榮关于“理想”、“远方“、“温度”的思考。特别是张翼教授在文章最后指出:“艺术的使命不能满足于揭示现实,发泄情感或控诉黑暗,而要向人们展示高尚和力量。”这也正是周庆荣其人其文始终展现的姿态与品格。与周庆荣一样,爱斐儿也是当下散文诗领域重要的作者,她的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圈粉多多,许多名篇在网上广为流传。这里推介的是文学理论新秀鹿丁红对于爱斐儿“处方”之后的又一组力作《青花瓷》的导读。她认为:“爱斐儿在以青花瓷为核心的意象当中,将历史、情感与民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青花瓷世界”,“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人目眩神迷,在娱乐至上的年代当中很容易被卷入洪流当中,从而迷失自己,在这种时代的大环境下,爱斐儿透过‘青花瓷告诉我们面对纷繁的现实人生,该如何去整合、面对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而不感到陌生忧虑以及犹疑不前,在不可追回的时间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历史,感知一个传统文化艺术符号在当下所能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

——灵焚

猜你喜欢
题诗洛夫青花瓷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宅家
画竹题诗
《君子萧萧》画题诗
焚诗记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