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核心素养看《项脊轩志》

2018-05-14 14:27王云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语文核心素养文本解读

【摘要】《项脊轩志》以“多可喜,亦多可悲”牵起全文。主体部分以“悲”贯穿,其中的家世之痛、思亲之情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主题,而《项脊轩志》的价值在于看似寻常却独具意味的表述。通过对《项脊轩志》的文本进行语言层面的解读,寻找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生长点,将以语言的建构为基础,整体推进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脊轩志》;文本解读;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心理学来说,是由情感的变化才引起了感知的变化,从文本分析来说首先要找到人物的感知变异,才能揭示其情感的变幻。使用“还原”法,不难发现“项脊轩”是一个极其残破、逼仄的小屋子。如果作者从实用价值出发来写作,面对“室仅方丈”“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又北向,不能得日”的旧南阁子,应当是满目愁容。项脊轩虽有修葺,但可想而知,依旧是老旧狭窄,稍有改善的应该只是“使不上漏”,视线变得明亮而已,居住条件还是非常艰难的,生活也是非常单调贫乏的。但归有光在这个破旧的亭子中有着淡淡的喜悦,“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从条件艰难逼仄到享受“珊珊可爱”的轩内读书生活,是超越物质外的心灵与精神的高度,这就使得《项脊轩志》超越了实用的理性价值逻辑,上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更是体现出作者居于项脊轩的心境,极其宁静。这正如王维《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桂花落下来轻盈微小,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感觉不到听不到桂花下落的,但是王维却感受到了,这是王维心境极其平静清闲的表现。”在此处同样,由“万籁”人们会自动地联想到“万籁俱寂”,但归有光说是“万籁有声”,说明他是宁静的,只有心灵过细的人,才能感觉到本来不可感觉的感觉。“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是一种默默的、自我体验的温情,表现的是一种独自的欣慰,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欢喜。明亮的月光照在半面墙上,桂树的影子错杂,风动影也动,一切是那么美妙、那么可爱。这是作者心灵的发现,我们欣赏和为之感动的是作者的心灵,与自然若何一契,是作者心灵暗自的喜悦。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为清风明月,为桂影斑驳感到珊珊可爱。

这段在教学中对于语言文字还可加以琢磨,“雨泽下注”,为什么用“注”而不用“漏”?一个“注”字写出了屋子残破的严重程度,雨水漏得如倾泻一般,而“漏”只能呈现出项脊轩下雨时的状态,而显示不出渗漏的程度。而且“注”跟“柱”音近,会给人呈现出一种画面感,雨水接连不断地漏下来跟水柱一般,有形状感,有力度。“冥然兀坐”中“兀坐”一词的解释尚有争议。各教材出现了“端坐”与“独坐”两种选择,可顺势组织学生讨论“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解释?”结合语境,归有光在修理后的项脊轩中怡然自得,的确有“独坐”的状态,“独坐”与“冥然”的沉寂相对,一个人自得其乐,也为后文回忆起三代女性离自己而去,大家族分崩离析的孤独感做铺垫。“而‘端坐,归有光本是一介书生,留恋传统封建大家庭的和乐团结,思想上也是较为尊崇传统礼法的,所以在这自得其乐之时仍能保持坐姿端正、正襟危坐,也是对礼法的一种习惯性遵守,用‘端坐似乎更能体现归有光本身性格上的一种严谨、守旧。”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却对于大多数人是秘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提高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这正是语文课应当用力之处。

家族之解,亲情之衰是归有光“悲”的内容之一。中庭乃族人共享之所,归有光以“中庭”的今昔变化反映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没落,中庭“先是”“通南北为一”,然后“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最后“始为篱,已为墙”。归有光并未将家庭的没落和亲人疏离直接表现,而是以“异爨”和“内外多置小门墙”“始为篱,已为墙”来体现,其中并没有形容词,只有名词和动词,是通用语,无生僻字且保持着日常语义。这里叙述就是叙述,细节就是细节,作者的态度似乎很宁静,不带感情,没有哀伤和无奈的感叹和渲染。这里词语有限,省略的应该更多,类似于海明威的“冰山风格”,在这有限的细节中,那省略的八分之七仍然以一种强大的浮力激发着读者的想象,潜入读者意识深处,足够构成一种苦闷哀伤和无奈的情感。“中庭”一分再分,分隔物也从最初的“篱”变为“墙”,可见居于庭中人的隔阂与背离。“东犬西吠”写狗之间凶态尽显的混乱吠叫来喻指亲人之间的争吵与嫌隙,亲情消磨殆尽。“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更是凸显了作者对大家庭日渐混乱衰落的失望与无可奈何,一般来说,厨房应当是要远离客人赴宴所经之处的,但是大家族分家,多置门墙,只顾各自一己之私,而无人顾及大家庭的整体布局与事宜。厅是宗室会聚、议事、祭祀之所,居然为鸡所栖,实乃怪异,大家之中一片混乱,无人操持,实在令作者失望痛心。

如果说写大家庭亲情之割是借助家内环境来间接抒情,那么接下来写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则转为细节抒情和直接抒情。此处采用的是语言描写,但读起来不单调。作者特别注意用笔的变化,有直叙“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也有转述“儿寒乎?欲食乎?”“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中有陈述句:“某所,而母立于兹。”有疑问句:“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有感叹句:“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共八句话,四句疑问句,两句感叹句,可见作者已掩藏不住心中的情感,他由平静转为“泣”转为“号”,他怀念母亲亲切的问候,怀念祖母殷切的期许,怀念与妻子恩爱情深的日子,怀念老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爱。

此处可让学生思考:“归有光在想到母亲时‘泣,想到祖母时‘长号,引发的感情要更加强烈,那是不是说归有光对祖母的感情深于对母亲的感情?”并不然,其实是因为这两个字所承担的情感不同。据考证,《项脊轩志》写于作者18岁之时,归母在归有光八岁时就去世了,本来小时候记事就少,再加上归母有五个孩子,无暇周全地照顾每个孩子,但归母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关爱的,因而老妪在说到小时候母亲对他们姐弟的关心与爱护,孩子一声啼哭都无不牵动着归母的心,赶忙问道“兒寒乎?欲食乎?”这里的“泣”是一个孩子早早失去母亲,失去母亲的关怀,内心所无法言说的苦楚,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默默隐忍对母亲思念的外在表现。祖母陪伴作者的时间比母亲长,一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调侃反映出了祖孙之间的亲近。归氏家族日渐衰落,祖母对孙儿除了关怀还寄予着厚望,希望孙儿能重振家族。18岁的归有光虽小有名气,但志向尚未实现,祖母已离他而去,“长号”不但有对祖母的深切怀念,更有对自己功业未成的苦闷和孤身背负重振门庭的无助与孤单。“长号不自禁”“号”前路漫漫,将孤身前往,“号”如果功业不成,辜负期盼,是愧疚与惶惑;“号”即使功业完成,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懊恼与悲愁。

归有光怀想起母亲是“泣”,想起祖母是“长号”,是有声的情感表露,对于妻子的怀念则转为凝神,是无声的怅然,只提到庭中妻子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也”。偏是这一句最为出彩,让人感动不已。这一句究竟让人好在何处呢?在这里作者的匠心,是用无声的画面来提示不可直观的感情。感情不在画面本身,而在画面之外那凝神的眼睛,在妻子离开之后对枇杷树怅然凝视。用这种凝视表现出心绪中微妙的、难以觉察的微波。这种作用类似于电影中的“空镜头”,也正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写目送远帆远影,直到消失,仍然凝望着流往天际的江水,暗示诗人为别离而怅然。”此处是归有光对着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凝神,斯人已逝,人事沧桑。

《项脊轩志》选自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单元,单元导语为“心灵,是博大而又纷繁的世界。真挚、丰富、高尚的情感是健全人格的基石……”从单元编排和单元导语的编写来看,单元文章主要强调的是真挚的情感,教材编者在编选课文时对《项脊轩志》也进行了删改,将“迨有神护者”后的“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删去了,这一段是18岁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结尾的议论部分,其中以“诸葛亮”“蜀清”自许,字里行间建功立业的豪情自然生发。在此,教师可设计一个关于主旨的探究性问题:“你认为这一段删去好,还是不删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从单元导语和删除段落推知教材将文章的主旨定位为归有光通过对项脊轩几经兴废的记叙,抒发了对家人深切的追忆。其实不尽然,结合被删除段落和“归有光为何要不吝啬笔墨对家中‘可悲之事作如是细腻的描写?”这一问题及“迥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迨有神护者”可看出:为轩写志乃是其表,更深的立意在于明志,面对业已衰微的归氏一门,回想早逝的母亲,又忆及祖母生前的谆谆嘱托,心中自有对求取功名的志向与渴望,他将牢记先辈的遗训,重振归氏门庭!文章后两段是归有光三十多岁补写,虽然此时他蹭蹬于功名,想起自己前途的迷茫,又想起早年妻子在项脊轩内陪伴读书的时光,不禁哀恸,引起对妻子深沉的怀念,“应当指出的是,‘补记中的情绪深沉却不消沉。作者书及亡妻,还包含有这样一层意思:他将奋发进取,取得功名,以冀有慰于亡妻在天之灵。因此,这段文字虽系十三年后所续,但在情感、笔调上与‘正文相谐和、相一致,二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笔者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对《项脊轩志》进行了解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素养虽然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但是对于母语教育来说,不是一个一个单独施行,更不是一个一个分别实现的。在任何时候、采用任何方式,虽然有侧重,也都是综合推进的。”本文虽然主要围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但是不存在毫无内容的抽象的听说读写行为,思想、审美、文化和语言一样也是蕴含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在教学中,通过对值得研究的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将受到训练与提升;归有光面对破旧逼仄的项脊轩依旧怡然自得用功读书,则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提升精神境界;文章所传达的对亲人的亲切的怀念,对家庭的珍惜与守护,都将以熏陶感染的方式使学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张玲.《项脊轩志》文本解读及教学内容的确定[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李泽厚.美学三书·美学四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4]杨建华.简单问题背后的深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0).

[5]田干生.《項脊轩志》的写作时间及主题考辨[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8).

[6]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作者简介:王云,1995年生,女,安徽铜陵人,扬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语文核心素养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浅谈《项脊轩志》的写作艺术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