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课堂巧用“从容性”,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

2018-05-14 14:27朱莉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有效性

朱莉莉

【摘要】苏式课堂中的“从容”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意境,反映在识字教学中就是一种徐徐而来、不急不慢的教学心态,就是一种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慢慢磨炼,最后达到慢工出细活,甚至到精雕细琢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从容性;苏式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最基本的学习教育,它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想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基本技能。老师们在这一方面也花了很大的心思,但是有很多学生还是会写出很多的错别字。这几年,我一直在教学中尝试采用苏式课堂的“从容性”这一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进而提高识字效率。

一、耐心的识字教学是苏式课堂中“从容性”的基本应用

苏州提出“苏式教育” 是苏州教育对自己发展的一个目标定位。陈玉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说过:“苏式教育是从容的教育。苏州人不急不躁、从容淡定的生活方式是大家公认的,如果讲从容的教育,大概也不会有人反对。从容的教育是一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绝不能过于强调目的性,而忽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研究。有人把教育比喻成农业,我觉得未尝不可。一年四季,什么时节做什么样的事就是从容,从容已经植根于苏州文化的基因之中,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有了社会公认的基础,讨论苏式教育的从容价值才更有意义。”

一年级语文下册有一篇识字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学生都很喜欢这首儿歌,在識字教学的时候,也是兴趣盎然,老师教得也是激情万分。但是,课后书写的时候,问题来了。“蜻”因为和昆虫有关,基本上都写正确了。有部分学生搞不懂“晴、清、睛”的使用,再加上老师后补充的“情”,更是乱组词,有个别孩子甚至说“老师,我的脑袋都要成糨糊了。”教学任务很紧张,每天的知识点都要及时讲解反馈,这时候的老师千万不能急,老师越急,学生就可能越不会正确组词。

我想起了苏式课堂的“从容”。“从容”最关键的就是符合规律,是一个慢慢磨炼的过程。于是,我每天带着这几个搞混淆的学生一个一个地识记这些生字和生字的正确使用。每天一个生字和这个生字的使用,然后一周以后再融会,再整体识记,记住它们偏旁的意义,联系偏旁记住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这几个学生在我的耐心磨炼之下,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二、细腻的识字教学是苏式课堂中“从容性”的根本应用

陈教授说:“从容的教育是注重从小事抓起的教育。教育无小事,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每家每户,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的背景下,一个孩子的成功,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但仔细想想,教育也没有大事,教育就是学校的一块石头、一棵树、一堂课,关注教师每一言每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甚至小到一个错别字的订正,这就是从容的苏式课堂。”

我们学习“蜡烛”这个词语的时候,有些学生总是把蜡写成火字旁,因为这些学生理解成蜡烛是用来点燃的,所以应该是火字旁。我也觉得奇怪:蜡为什么是虫子旁?于是,我发动学生和我一起查阅资料,像字典这些无声的老师请教。然后,大家都明白了:原来蜡是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某些油脂,可做工业原料和蜡烛等。有些地方,比如四川地区的农民有饲养白蜡虫收集制作白蜡的传统。学生了解了这个字的相关知识,就不会再写错了。

从容而细致的苏式课堂还体现在老师的课前准备上。老师备课时不能仅仅只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还要不可轻视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要备到课后要求认识的每一个字,并且要备细:像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字形结构、偏旁部首是什么、要记忆它,可以用到哪些识字方法、学生容易把它和哪个字混淆,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区分,等等。还有这一课的这些字中,哪几个字的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忆,是重点指导的,哪个字学生不常见,怎么帮助学生记住它,这些都要备到,只有备得细致了,在教学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指导到位。

苏式课堂中的“从容”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意境,反映在识字教学中就是一种徐徐而来、不急不慢的教学心态,就是一种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慢慢磨炼,最后达到慢工出细活,甚至到精雕细琢的教学成果。

三、有效的识字教学是苏式课堂中“从容性”的最好应用

我从低年级带到高年级的一个班级,因为从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这种识字理念,等到学习到三年级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学习生字,并主动归纳识字的方法。比如说根据偏旁识字,偏旁不一样,字义就不一样:“作”是单人旁,是人在工作,“昨”是日字旁,因为和时间有关等。还有根据声音归类的生字:“生、声、升”这三个生字声音一样,但是意思不一样,可以区别掌握。再有会意字,是根据字义来学习的:“休、看”等。还有“加一笔变成新字”到“增加偏旁”“偏旁置换”“部件拆分与合并”“反义词”等的识字方法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识字的基本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学生积累多了各种识字方法,大部分都能灵活应用:比如在实际操作中,识字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学生能根据生字的特点不断变换,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这样课内课外主动识字,并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更有兴趣地识字。这正是“从容性”在识字教学中的最好表现。

四、结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的有限理解里面,苏州提出的“苏式教育”下的“苏式课堂”就是孔子的这种思想的具体实施。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先是“知之”,然后“好之”,最后“乐之”。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知识海洋的舟。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但能使学生乐在其中,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保障。兴趣,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发生了兴趣,就会心向神往,注意力高度集中。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探究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