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兴趣的探讨

2018-05-14 14:27孙仕芬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主参与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摘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应当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营造和谐氛围,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参与;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首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参与兴趣

(一)平等相处,融洽师生关系

把自己放在班集体一员的位置,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孩子们从心里佩服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尊重他们,有困难时热情地帮助他们,学生就会把老师看作是一个可以亲近的朋友,师生关系融洽了,自然就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把激情、激励带进课堂

课堂上老师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走进教室我们不仅要仪表端庄,还要情绪饱满,用激情去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们还要注意态度和蔼,不以权威自居,把微笑、表扬、激励送给孩子们,做到语言亲切又幽默风趣。

(三)增强学生自信,不挫伤积极性

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对于回答不准、不对的学生不批评,不训斥,以“再想想,肯定能说好”“你很聪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等语言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树立自信。对后进生不歧视,不挖苦,用鼓励的眼神、激励的话语和同学们的鼓劲儿去激发他们的信心。

二、因材施教,激发参与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相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智力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学习上不搞“一刀切”。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我们通常会给出四个目标:(1)课堂上会认字,能口头组词,能写简单的生字,复杂的课后慢慢解决;(2)课堂上会认字,会写字,能组词,并能选择性地用自己所组的词语造句;(3)课堂上会认字,会写字,会组词,能用自己所组的词语造句,还能选几个词语说一段通顺的话;(4)超目标:把自己课外认识的长得像本课生字的字介绍给大家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目标,只要完成了自己选择的学习目标,老师都会在他们的书上贴上一朵小红花,给予肯定和表扬,超目标完成的再贴一朵小红花。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浓郁的学习兴趣。

三、優化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教师方法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削弱学习效果。因此,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来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一)巧妙导入新课,引发浓厚兴趣

老师引入新课恰当就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他们紧跟老师的节奏,愉快地进行学习。如教学《动物儿歌》时,我们用猜谜加图片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猜谜,老师用课件出示猜出的动物图片。看着漂亮的图片,学生非常兴奋,老师趁机告诉学生:“今天有很多小动物到我们教室里来跟大家捉迷藏,它们就藏在《动物儿歌》里,看看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学生一听,都积极地投入儿歌的学习、识字、朗读、背诵,仿说训练一气呵成,这堂课,学生从头到尾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老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变换学生的参与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我们注意将表演、猜谜、分角色朗读、竞赛、绘画、实验等活动引入课堂,从不同感官刺激学生,激发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学《狐假虎威》,老师让学生即兴表演,突出“眼睛骨碌一转”“东张西望”等神态动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课文中的一些抽象知识会成为学习的难点。如一年级教学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我们就利用多媒体以不同颜色标识字的形旁和声旁,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字的构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既得到美的享受,又轻松地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六年级的《月光曲》,教学时我们就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从音乐的节奏快慢、声音的强弱中去理解感悟皮鞋匠的联想,感受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只有我们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形式,激发兴趣,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丽新.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7(33).

[2]肖华生.小学语文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浅谈[J].教育科学2017(2).

[3]范雅静.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J].中国教育学刊2016(A2).

作者简介:孙仕芬,女,1968年2月生,四川省西昌市西乡乡中心小学,一级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31年。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自主参与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