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研究

2018-05-14 14:27安志龙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进校园

安志龙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沉淀而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对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为儒家,还包含道家、佛家等不同文化形态。近年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位于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更应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一、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属于一个动态名词,涵盖了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及时代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及中华民族历史遗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它凝聚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关系,兼容了中外优秀的精神文化,凸显了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涵盖了思想、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以及各种民俗民风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高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网络信息更新以及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快餐文化之风盛行,人们获取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很难判断。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学以及未来就业的一个重要铺垫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极为重要的过渡性阶段。相较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要少一些。作为华夏子孙中的重要成员,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生需要通过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接受文明的传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从中实現个人价值。

(二)优秀传统文化别具一格的特殊性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包括特色小吃、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不同于国外的特色文化。特色小吃方面,在我国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我国的特色小吃简直是吃货的福利。例如:东北的锅包肉、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内蒙古的烤羊腿、陕西的肉夹馍、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辣子鸡、重庆的火锅、湖北的热干面等不胜枚举,引得外国友人都流连忘返。传统节日方面,如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以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及望果节等数不胜数。风土人情方面也是别具特色,例如过年时一家人团圆在一起放鞭炮、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或者汤圆、看花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看圆月,腊八节喝腊八粥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需要华夏子孙的文明传承和发扬光大。

(三)古今历史文明的继承性

自古以来,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曾发生过战争和动乱,但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一直持续着。古代时就形成的丝绸之路,从古至今一直被我国逐渐完善,不断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更加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加强民族融合与团结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三、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研究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继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在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引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文化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遇到阻碍。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以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形式出现在校园中,便于学生学习和接受。

(二)创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良好氛围

很多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方面不够重视,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极为不利。因此,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应该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优秀传统文进校园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积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可以在校园内举办诗歌朗诵大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校园活动中,学习我国诗歌文化,加强学生文化修养。

(三)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通过实践去证明。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文化进校园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应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时代发展和各民族特色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实践出真知,因此,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良好氛围,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增强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立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1199)。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