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有效引导与测评

2018-05-14 14:27唐德雪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有效方法

唐德雪

【摘要】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

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生名著阅读引导与测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名著阅读;引导与测评;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明亮还是晦暗,一个人的视野是否能穿越尘俗琐屑看到高远的天空,一个人能否用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都与他在成长过程中读书多少及读书的质量有关。即使是一些在理工专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谈到成长过程中的课外阅读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积极的影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可见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指导重在激发阅读兴趣,做好评价反馈,认真计划组织,最终提高阅读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如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口头形式

1.朗读。老舍先生说:“《骆驼祥子》可以朗读,他的语言是活的。”老舍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他的语言是生活的尘埃里开出的花,明亮、质朴、鲜活,特别适合朗读,尤其是分角色朗读,有时还可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参与。《西游记》中的诗词音韵和谐、典雅精练,可以专门举办一次“《西游记》诗词朗诵比赛”。试想,这么有声有色的活动,怎能不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2.讲故事。初中阶段的经典名著大多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让学生上台讲述相关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不必说《西游记》中一个个故事的神奇瑰丽,也不必说《海底两万里》中一次次探险的奇幻美妙,单是《红星照耀中国》中一位位英雄领袖的传奇经历,就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去和同伴讲述、分享。

3.演讲。如在七上笔者就用两个月的时间围绕《西游记》做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话题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最终确定了20多个话题,有的角度新颖,有的深挖人物形象,有的外延深广,总之出乎老师预料。现列举其中几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形象;点评《西游记》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个;唐僧师徒四人作为一个团队,他们之间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这个过程并说说他们的关系有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具体情节或语段说说《西游记》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请结合具体情节或语段说说《西游记》给你的启示;《西游记》有让你喜欢的妖怪吗?说说喜欢的理由;《西游记》中写了那么多妖魔鬼怪,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你认为哪一难对他们的考验最大;说说《西游记》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问答比赛。如果没有特别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粗枝大叶,只关注情节的发展。教师一开始可以就书中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比赛,如学生读到《红星照耀中国》中关于毛泽东的章节时,出示如下题目:共产党人在一起往往谈论什么?毛泽东在童年时读过哪些书?毛泽东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毛泽东的反抗意识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教师做了示范后,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出题,自己组织比赛。

5.可以举行问题探究专题、读书漂流、好书推荐等活动。

二、书面形式

1.做读书笔记。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书读得再多,没有存之于心,内化于己,待到用时还是免不了“恨少”。 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要求摘抄优美语段、 警句、 名言等并进行点评仿写,特别精美的鼓励他们背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高。再定期在年极、班级中进行展示、交流、分享,这才是把读书落到了实处。

2.写读后感。一学期可写两篇,优秀者班上张贴,促进深度阅读。

3.其他。仿写,续写,介绍人物,给人物写信,改写情节,填写阅读记录卡,写读书报告,等等。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每学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0万字,读两三本名著”。对此,中考出卷者应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 ,注重试题的灵活多变 , 使他们猜题押题的目的落空。考查时,既可以考查精彩片段的阅读赏析,也可以考查情节人物的熟悉程度;既可以对名著的感悟、鉴赏能力进行考查,也可以结合其他材料及社會实践进行考查。如:克隆技术在今天已发展比较成熟,克隆动物或人,古人早就有类似的想象,请写出《西游记》中与之类似的情节。再如:“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请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特点分析该命名的妙处。”这样以考促读,中考出题要引导教者转变教学观念,将阅读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地在自由阅读中汲取名著的精髓。然而很不幸的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关名著考题多数仅仅停留在对名著内容知晓程度的考查上,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年轻英俊的贫民会主席刘龙火,他话中说到的‘hai pa,其实是( )的意思;安塞赤卫队队长,我和他见面时,他刚刚和一百多个( ),打了一声遭遇战。”面对这个题,虽然作为教师的笔者也曾非常认真地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依然没能正确填出这两个空,这样犄角旮旯的纯记忆性的考题对促进学生名著阅读有多少价值呢?再如某市某年名著阅读题是根据已知情节补写接下来的情节,这也是记忆性的。但名著阅读评价决不能仅限于此。

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以探究开放的测评促进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是一线教师和测评人要重视的问题。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有效方法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历史的有效复习策略探析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影视、学生与名著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