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职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中的探究

2018-05-14 08:59邓小亮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

邓小亮

【摘要】视唱练耳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探讨如何通过这一体系来解决现有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视唱练耳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视唱练耳;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高职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复合概念。前者“高职”,指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我们国家,是高等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教育。后者“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这是一个广义概念,指从出生到六、七岁上小学前。学前教育专业,是个狭义概念,一般指对三到六、七岁的幼儿进行教育的师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

一、视唱练耳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公共课、与幼儿园相关的教育类课程外,还要学习音乐与美术类的专业技能课,这是因为在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视唱练耳”,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音乐类专业基础课,和乐理、声乐、钢琴、舞蹈共同组成音乐类专业技能课。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读谱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乐谱视唱能力,为声乐、钢琴、舞蹈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也将影响学生将来在幼儿园进行音乐活动设计的水平。

二、视唱练耳教学在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现状

(一)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

在对近三年的学生进行入学音乐水平调查中显示:第一,八成以上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第二,九成多的学生从未有过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第三,在中小学阶段,学校音乐课的开设并不完整。九成多学生在高中就没有音乐课了,还有一成多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课。

视唱练耳属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而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从入学前以文字型为主的知识技能学习转为以练习型为主的操作技能学习,多数学生不适应;第二,从曾经可有可无的音乐课到专业的视唱练耳学习,学生普遍感到陌生与茫然;第三,由于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本科院校,所以这部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速度较慢,需要的学习时间也更长。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实际水平有差距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但从师资的角度来看,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都是音乐专业毕业的,于是很自然的按照音乐专业的视唱练耳要求,来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但两者是有差别的。

音乐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是两个不同的专业。第一,培养目标不一样。音乐专业培养的是音乐表演、音乐创作或音乐教学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第二,音乐在各自的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音乐专业,专业主课就是音乐类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它的专业主课,除了音乐,还有美术和教育类;第三,学生的专业基础不一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绝大多数都有多年专业音乐学习经历。

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要降低难度和标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够合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所以我们先来了解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内容。在幼儿园里,音乐属于艺术领域,它又分为三大类:歌唱、律动和打击乐。从视唱练耳的角度综合来看,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音乐素养,第一,节拍、节奏正确;第二,唱准音高;第三,能对音乐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第四,具有音乐表现力。

了解了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内容,再来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内容。视唱部分,主要训练认识并熟练掌握五线谱、唱准音高和节奏,视唱的内容从无升降号调到三升三降,辅以少量简谱,幼儿歌曲涉及较少。练耳部分,以单项训练为主,内容是单音、节奏、旋律等。

将学生现在所接受的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与未来的工作需求相对比,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倾向于综合性,教学方式多样,目的是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而现有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内容相对孤立,重在单一技能的训练,在感受和表现音乐方面差距较大。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展开调研和学习,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里找到了解决的方案。卡尔·奥尔夫(1895-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受20世纪初欧洲兴起的“回归自然”艺术思潮的影响,以及对现代舞蹈的热爱,探索和创立了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对全世界范围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原本性

崇尚简单、质朴的艺术表现及形式。以人类的童年和音乐起源为起点,追求音乐最原本的元素。

(二)综合性

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和语言、动作、表情这些因素紧密结合,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

(三)实践性

主张通过自身的参与和体验来感受音乐,从而受到音乐教育,反对被动的音乐教育。

(四)民族性

他以德国为立足点,在音乐教育领域突破“歐洲中心论”,关注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承认它们都有自身的文化价值。

四、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来优化视唱练耳教学

从以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其原本性特点符合学生的音乐基础,实践性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综合性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民族性特点可以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而这些特点也更契合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的各个要素中,最基本的是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训练方法是,手打节拍口说节奏,依靠重复练习来掌握。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单调,一些相似和较复杂的节奏不容易掌握。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是奥尔夫的伟大贡献。将大家熟悉的成语、诗词、童谣按照节奏朗诵出来,进行各种节奏的变化和组合练习。单调复杂的节奏训练变得有趣而简单。

在2017期学前教育专业选择了两个人数、接受能力、课堂表现最为相似的班级进行教学对比,两个班的节奏训练内容相同。A班采用传统的节奏训练方法,手打节拍口说节奏。B班则采用七言诗来代替口说的节奏,并由学生来进行节奏变化训练。对比结果,B班学生的课堂表现明显比A班活跃,并且对于节奏的掌握,也好过A班。

由此可见,从原本性出发,将人人都会的语言用来训练节奏,无形中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使枯燥的节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多声部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动作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国以及很多国家的原始时期,音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在每个人的婴幼儿时期,声音和动作也是结合在一起的。用动作来表达音乐,将音乐内在的速度、节奏、情绪、结构等要素,通过身体外化出来,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这种兼具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多声部思维能力的培养。

采用奥尔夫在《学校儿童音乐教材》中使用的,被称为“古典声势”的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这四种基本动作,继续以上述两个班来进行教学对比,内容选择双声部视唱《小白菜》。A班采用原来的方法不变,即手打节拍口说节奏,熟悉节拍与节奏后,开始分声部视唱。B班则在教学中加入动作,首先进行节奏模仿,初步熟悉四种动作。然后出示《小白菜》的节奏谱,学生按照谱例上的提示用拍手和跺脚来击打节奏,用歌词配合节奏谱进行朗诵。根据熟练程度,鼓励学生在动作和语言上,将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进行力度变化练习。最后加入旋律,进行分声部视唱。

从结果来看,两个班最终都能完成这条双声部视唱,但过程的差异性较大。A班的学生由于参与性有限,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相对被动。B班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参与性,因此表现出了更高的学习热情,对音乐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动作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使音乐通过身体外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声部音乐的学习也因此不再困难。

(三)扩展听力素材,在視唱练耳教学中的意义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社会需要兼容并包、思维开阔的人才。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在人之初的教育中,更需要给孩子展现一个宽广的世界。与此相比,我们的听力素材显得很窄,这主要体现在音源和曲目两个方面。

音源方面,在目前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听辨的主要音源来自钢琴。教学中发现,乐器不同,音高相同时,学生一般都只能听辨出钢琴的音高,对其他乐器的反应比较茫然。但是现代社会中,音乐的乐音声源已经有了极大的扩展,如果还仅靠钢琴等少数音源的听力训练,是跟不上音乐文化的发展需求的。

曲目方面,奥尔夫强调音乐的民族性,认为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它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值得去借鉴和学习。我国从近代开始,音乐教育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特点,民族音乐成了配角,世界音乐就是欧洲音乐。这种现象在近年开始改观,但在具体的视唱曲目中,民族性与多元性体现的并不明显。

对于以上两方面问题,需要进行补充和扩展,努力给学生提供多元视角,感受多元音乐文化。

总之,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在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本性、综合性、实践性、民族性等原则,将语言、动作等因素融入教学,扩展听力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不少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应用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我们在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中对这一体系的借鉴,也将有利于学生将来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9).

[2]芭芭拉·哈泽尔巴赫.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12).

[3]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05).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
论视唱练耳对于节奏的训练
浅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探索
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作用
对二人台表演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浅析音乐多元化思维与视唱练耳教育的衔接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