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光耀古州

2018-05-14 11:01鞠志海
东方收藏 2018年4期
关键词:吴道子撰文青州

鞠志海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更被清康熙帝尊称为“万世师表”,因而被世人所景仰。历朝历代多有以孔子形象为题材的作品问世,其中就有不少名师大家的妙笔丹青。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就收藏有一方出自皇家贵族,依唐代大画家吴道子蓝本摩刻而成的孔子像石刻。

这一方石刻,总高142、宽79厘米,石灰石质,石刻上半部为孔子的画像,像高84厘米,下半部为撰文。孔子头戴折冠,中掼长簪,冠有丝带系于颌下。面部饱满圆润,眉目清朗,眼神灼烁,美髯飘逸,炯炯有神。身着宽袖长袍,飘逸洒脱,富有神采。下半部约有600字撰文,字径约2.5厘米,字体工整紧密,遒劲有力。撰文如下:“恭刻先师孔子圣像记,衡藩新乐王载玺谨。元气萃玄圣生,喆人萎而梁木坏……兹刻圣容为吴道子所图鲁司寇之像,仅得半躯,所谓四十九表,一十二彩,六十四理……若夫高坚前后,玉振金声,虽颜渊、孟轲亦莫能得其仿佛,玺也□□虽功,何足以知之。嘉靖三十有七年岁次戌午夏六月望日。”由撰文中可知,此方孔子像石刻为明衡王府遗物,为明衡王的孙子新乐王朱载玺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所作。更为难得的是,石刻中的孔子像是依据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蓝本而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他开创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因其为鲁国人,更在齐鲁大地上被后人所推崇。青州位于山东省的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古青州自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至明洪武九年(1376),在近一千五百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衡王府这是明代封藩青州的最后一个王府,是为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个儿子朱祐楎所建,衡王爵位世袭,共传六世七人,衡王府辉煌的历史从建藩一直延续到清兵入关,末代衡王朱由棷降清。对于撰文者明新乐王朱载玺,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其中就说到朱载玺,称他:博雅善文辞,索诸藩所纂述,得数十种,梓而行之。又撰《洪武圣政颂》《皇明政要》诸书,多可传者。又据《明神宗实录》卷十三,万历帝曾因山东巡按及礼部奏称新乐王朱载玺“敦伦好学”,而对这位远房叔叔予以褒奖。因此可见,新乐王朱载玺虽是天潢贵胄,但仍饱读诗书,富有文采,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遂撰此文。

所绘蓝本之人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后人尊称为“画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永隆元年(680),卒于乾元元年(758),年少孤贫,后召入宫廷作画。擅画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其主要作品有《地狱变相图》《送子天王图》《孔圣像》《司寇像》等。其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后世誉其绘画风格为“吴带当风”。

无独有偶,青州市博物馆还收藏有一方明代冯起震添竹重镌刻吴道子观音菩萨像石刻。此方石刻,高120、宽60厘米,石灰石质。石刻正中镌刻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菩萨头戴披巾式折冠,脑后饰有圆形头光。体态丰腴,面相圆润,双眉弯曲,眉间饰白毫,杏眼微启,双唇轻闭,項饰三道,面部表情庄严慈悲。胸前饰如意形花坠,坠两侧系飘带,飘带细长,随风舞动。丰胸微袒,着宽袖长衣,跣足立于莲瓣舟之上。在菩萨的右上方有一怪石,三枝翠竹破石而出,遒劲有力,秀美而挺拔。在菩萨的右下方镌刻了一位善财童子,着宽袖长衣,呈半蹲状,跣足立于莲叶之上。在左上方刻有一展翅飞翔的鹦鹉,左下方一长颈瓶,瓶中插有柳枝,浮于波浪之上。在石刻的左边刻有两行小字:唐吴道子画像,明冯起震添竹重镌。右边刻有:姑苏陈彬勒石。

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出现两方石刻,且同依唐吴道子蓝本所摩刻,是否同出自其手笔呢?从两件石刻的人物特征来看,面相圆润,身材丰满,应属于唐代人物像的特点。从绘画风格来看,所绘线条波折起伏、错落有致,加强了描摹对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及具“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两方石刻应为同一种风格。因此笔者认为,在当时的青州地区,尤其是势力庞大的衡王府中,很有可能流传过吴道子的绘本,这两方石刻应该是依当时绘本所刻。

孔子的画像、石刻流传于世的并不少见,但出自名家之手,又有皇家宗族的题刻,明确说明其出处的并不多见,因此这方依吴道子蓝本明孔子像石刻,应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猜你喜欢
吴道子撰文青州
访青州李清照归来堂
“画圣”吴道子
2018年上半年读者评刊结果
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万世之功郑国渠
画圣吴道子
2014年下半年读者评刊调查结果揭晓
本 期 导 读
史籍正误二则
简论青州出土造像的艺术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