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健为雄 浑然天成

2018-05-14 11:01周玉芳
东方收藏 2018年4期
关键词:甲骨文文物书法

周玉芳

李彦君,祖居山东蓬莱,生于黑土地的黑龙江省一个小村庄。从小受到有些乡村手艺的父亲和叔父的影响,父亲善于编织、美术字、工艺品和工具的制作,叔父为乡村画匠。小小年纪的他对于父辈的手艺充满了崇敬和好奇,常常在课余时间写写画画,用砖头、木头和铜版刻画刻字,学父辈们编织制作工具,下河捕鱼上山采药等,几乎没有打牌、娱乐的习惯,多数时间是看课外书。

他童年的日子里最快乐的是整天与这些为伍,春节也常常帮着乡邻写对联、剪纸等。这些好奇心和父辈对他的潜移默化带来的模仿学习过程陶冶了性情,享受了快乐的光阴。

十多岁开始接触认知古钱币以后,对钱币上铸造的古文字充满了好奇心,不断收藏当时随处可见的古钱币,萌生了对古文字、书法以及绘画的兴趣,进而长年对古文字、文物等收藏琢磨进行深入研究。

从小对于古物及艺术的偏爱,使李彦君的内心既丰富充盈又充满自卑,自卑的心态更坚定了他对于远古文化的渴求与追寻。在高考报考专业时选择了当时偏僻的考古与博物馆学,把有关古文字等古代文化的文物研究和鉴定当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十多年寒窗苦读,十多年的野外考古实践,二十多年文物收藏实践,为李彦君积累了非常厚实的古文化及文物鉴定经验。

其对于玉器、印章、石刻、陶瓷、青铜、漆器、珐琅、佛像等金石鉴定,陶器、铜器修复,文物绘图,田野考古,古文字研究,易经,甲骨文、金文书法,博物馆策划,文物摄影等都有深入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木兰县文物志》《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玉器卷》《中国玉器投资与鉴藏》《陶瓷》《青铜》《木器》《玉器》《书画》《杂项》《柴窑与耀州》《十大冷门》(五卷)等20余部专著。重要论文有《蒙古山寨考》《渤海国货币新探》《古钱币中的样钱》,发表考古及文物研究文章90余篇。即将出版的主要著作还有《陶瓷词典》《青铜词典》,并主持编写故宫博物院《文物收藏小百科》辅助教材(六部)等。

为传授真才实学给后代,2005年在北京北大资源学院成立了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文物鉴定专院,接着创办北科文物艺术品学院并任院长。后来陆续被很多知名大学机构邀请讲学。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国家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尊从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同时又淡泊名利,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崇尚天人合一,圆转自如,多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这些在李彦君老师身上有鲜明的体现。

有些天才自卑的同时又野心勃勃,但在李彦君老师的身上体现的永远是一身文化学识浸透出来的从容淡定,胸襟宽厚,包容兼蓄但也凌厉,对朋友和学生有问必答,热情讲解,凭良心说话,传递真才实学。一个虔诚的文化传播者,以文化担当为己任,只讲真话,不为假大空站台。社会也因此给了他公开的肯定,2007年因为“真”被评为“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长期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卫视的一些鉴宝栏目中担任专家。这一切成就了李彥君作为文物鉴赏家和教育家的声名。

这些社会活动使李彦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自己。一个人的学问、艺术、文化人格是基本统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人生彼岸。世有江湖河流千百条,最终都流归大海。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经历的很多事积累起来就会文化万宗汇一,最终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文化礼物。这样的人非常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文化名人吧。把自己所积累的再散发出来,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李彦君在繁忙的艺术成就和教育以外,一直以来最崇尚的生活哲理状态是:山外斜阳半未沉,清溪荒草绿荫荫。此时我也知鱼乐,不是雷同庄子心。

在追寻学识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吸收不断进步,2017年李彦君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习书法,仿佛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再次找到了对于文化的又一个爆发点,在甲骨文书法创作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现象其实是李彦君这么多年丰富的文化实践和理论积累需要寻找到一个突破口的表达,然后一定喷薄而出!他的内心刚好需要通过这个方式强烈的表达出来。那么到今天,一开笔就达到如此境界,当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综合至臻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了,一位大器晚成的书法天才。

甲骨文,也称契文。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店里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从此掀起了研究甲骨文的热潮。清末到民国出现了王懿荣、刘鹗、董作宾、罗振玉、唐兰等甲骨文专家。

甲骨文的字形已具备对称、稳定的格式,它具备了文字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它的魅力是部分保留了原始图画特点的痕迹。

经几位甲骨文专家研究,出版论著,相应几位专家中的罗振玉、董作宾等成为了甲骨文书法家。其后,丁辅之、潘主兰继承发扬之,成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甲骨文书法家。

书法作为一门国粹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学问,涉及考古、历史、雕刻、文字、汉语、美术等很多字外功夫。李彦君的甲骨文书法,兼收并蓄几位大家前辈的基础上,再在其考古学、文物学渊源的底蕴基础上,对考古文字的历史演变研究,总结、挖掘、比较、实践、创造出独具个人风貌的甲骨文书法。

李彦君从用笔、结体、章法、用墨及意境等方面进行揣摩,用心领悟,创造出结体与笔墨意趣皆兼的独特笔风。其甲骨文书法用笔如用刀,这在当前国内为其独特而稀有性。

李彦君的甲骨文书法结构严谨,笔意爽劲、笔势旷达、直抒胸臆。既有甲骨文的结体,又有古朴隽永的刀刻之意,含有艺术展示的合理性,笔墨浓淡干湿尽显其中。他运笔流畅,欣赏性强,更具装饰性、观赏性,尊古扬古,创新、创造、继承发展了甲骨文书法新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书法同仁以及艺术评论家的高度赞誉,为当代新派甲骨文书法发扬者。

李彦君每每下笔之前,凝神静思,预想字形,胸有成竹,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成字。其治学、精研的学习态度值得尊重。书写时铭记于心,多不用看字帖。观其人其字,严正安稳,可品可鉴也。

李彦君老师在书法创作时,不是做字,不是按照某种标准或主义的规定创作,而是发自内心的,不为技法和形式所左右,是修于内而发于外的真情,就是无所欲,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也。

走过风,走过雨。经历过繁华,看过了纷繁,又回归初心。

不管世界怎么在变,初心依旧,于世界于空间,只渴求:

一室,一几,一榻。

一纸,一砚,一笔。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心目间觉洒空灵,面额上自增光洁。

物我两忘醉心于文化艺术趣味,

超越几千年时间,挣脱空间,

用最纯净的心态与古人对话。

猜你喜欢
甲骨文文物书法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诗书画苑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文物失窃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