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镇雄 :砥砺十年扶贫路

2018-05-14 17:41韦思义李世树玉梅
雷锋 2018年2期
关键词:苗乡书记村民

韦思义 李世树 玉梅

在国家级贫困县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多个村镇,建行“韦书记”的形象广为人知。在这群山绵延、沟壑纵横的苗乡,他的足迹踏遍了山山水水——他,就是韦镇雄。

韦镇雄是建行广西区柳州分行的一名老党员。2005年,他积极响应广西区政府和广西区分行党委的号召,毅然来到偏远的贫困山区驻村扶贫,这一驻,就是十年。从广西区柳州分行到扶贫点往返 376公里,山路崎岖颠簸。按照一周往返一次计算,十年下来近 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 5圈!这 20万公里的漫漫“扶贫路”,韦镇雄是用一名党员的信念、一位建行人的责任“走”出来的!

架起“连心桥”

从2005年退居二线开始,韦镇雄就一直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乡镇驻点工作。十年来,他担任过整村推进扶贫后盾单位工作队员、支教点联络员、新农村指导员、贫困村第一书记等职务。十年来,他大力争取扶贫资金在贫困苗乡落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方面。他抓班子、育骨干、带队伍,培养和建设有战斗力的班子核心,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全体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让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原来的“被动输血型”转为“主动造血型”,让村民生活真正得到改善。

韦镇雄常说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是一切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年来,装在他心里的,始终是如何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让苗乡经济良性发展。在公和村,他引进番茄种植项目,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让村民既可以自己耕作,又能将自己的土地出租。他还联系商家对村民试行点对点的技术指导和成果收购,有力地促进了村民增收。

“知屋漏者在宇下”。十年来,他白天走家串户,访贫问苦,晚上就在村民家中开恳谈会,听民声、察民情、宣政策,及时了解、协调和反映农民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多次向各级领导部门提交有关调研报告。公和村至留豆村原来是田坎路,通行需要翻山越岭,学生上学、村民通行非常困难,遇到暴雨、山洪暴发时,学校常被迫停课。村民们热切期盼着能修一条便捷安全的水泥路。韦镇雄深入调研后,积极向行里汇报争取扶贫款项,得到了建行总行的大力支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11月底,一条依山而建的水泥路顺利竣工!两屯之间的通行时间从一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现在只要提起这条“建行路”,村民们都会激动地说 :“感谢党!感谢建行!给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韦书记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韦镇雄对此深有体会。他常说 :“经济发展要带给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十年来,除了为学校修路、建球场、配路灯,他还想方设法为学校师生购置电脑、打印机、吊扇和文体用品等教学物资。现在村里随处可见建行捐赠的路灯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过去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今迎来路灯闪亮,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日趋丰富。2007年以来,经过韦镇雄的努力争取,建行广西区分行已经累计向融水县四个乡镇投入扶贫款项70余万元,还向建行“成长計划”项目投入了54万元!

浇开“文明花”

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基础上,韦镇雄暗下决心要让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村民信息不畅、对国家政策法规了解较少的情况,韦镇雄通过建广播站、编山歌、发倡议书等方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公和村,他通过开展“家庭美德进农家”等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树立和谐法制的新思想、新观念,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使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处理村民矛盾纠纷问题上,韦镇雄做到以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乡情、村情,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一天清晨,韦镇雄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是我啊,韦书记!今天我们村又出现山林纠纷。”“好的,我马上就来!”韦镇雄赶到了纠纷现场,这时两个村的群众正在为伐树赔偿款的事情争吵不休、互不相让,局面呈僵持态势。“要是不给钱,以后他们就别想从我们村路过。”一个村民威胁道。韦镇雄耐心劝说,将双方代表及村干部召集至村委会召开矛盾协调会。

经过他耐心调解,剑拔弩张的双方终于达成一致,依法对山坡权属和山林经营所得转让费分成占有。

至此,纠葛多年的山林矛盾纠纷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两村村民不再僵持对峙,恢复了往日的笑容。韦镇雄在民情日记中写道 :“在处理过程中,只要不偏私、不徇情、不损人利己,做到以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乡情、村情,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再棘手的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

心系“老乡情”

韦镇雄一直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品格。村委办公经费少,他甚至不舍得用村里的一张A4纸 ;工作到了饭点,他随便下点面条就对付了 ;他住的宿舍只有6平方米,仅容一人转身 ;驻村所用的车子也是十年前家里咬咬牙买下的一辆老桑塔纳。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无怨无悔地为村民服务,以自己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担当的厚重内涵。

一枝一叶总关情。韦镇雄时常去看望慰问老人,陪老人聊天解闷,帮助料理家务。杨奶奶80多岁了,眼睛失明十多年了,每次韦书记来,她都会拉着韦书记的手说:“我眼睛看不到你了,谢谢你还常来看我,谢谢啊!”80多岁的肖爷爷,子女在外地打工,自己靠放牛生活,只要一看到韦书记他就会高兴地唱山歌 :“远方而来的韦书记啊,我要用山歌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呦……”

“韦镇雄报效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群众,体现了对苗乡深深的眷恋和感恩之情。他不计名利,主动担当,扎根苗乡,无私奉献,值得每一位扶贫工作者去学习。” 在聘任韦镇雄为建行广西区分行扶贫顾问时,建行领导这样评价他。

2016年 7月,韦书记到了退休年龄。虽已退休,但他割舍不下苗乡的山山水水和可敬可爱的苗乡人,于是主动申请担任建行广西区分行扶贫顾问,继续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指导扶贫工作队员扎实开展各项精准扶贫工作。

十年淬炼,韦镇雄把对苗乡的热爱化作一生的行动,他说 :“就让我做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吧!”

猜你喜欢
苗乡书记村民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致纯金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高铁经过苗乡侗寨
书记家的狗
苗乡侗寨乒乓情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