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究

2018-05-14 17:02刘洲原
天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市民书籍

刘洲原

[摘 要]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许多传统行业也开始对原有的经营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在新时期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之下,图书馆也应该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以及挑战。

[关 键 词]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机遇和挑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促使各行各业对经营方式作出改动,从而在社会上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近期,网络资源建设逐渐走上了正轨,但是却对数字图书馆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构建新型的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也成为了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大数据时代和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大数据时代主要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科技等大数据为核心所产生的关于数据方面的各项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多和数字化相关,是一种新型的科技发展模式。其实,大数据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人们在无形之中也已经感受到它的存在了。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将人们经常搜索的信息整合到网页上,从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大数据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非常有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众所周知,图书馆内通常都藏有非常丰富的书籍,在每个城市都会有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产业,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市民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但是图书馆里所有书籍都为实物,海量书籍的收藏对于图书馆的面积以及设施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给书籍的借阅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给图书馆管理人员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而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藏书并不是纸质图书,而是将实体书上的知识通过数据处理,以电子模式进行储存,从而建立数字网络,使得市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书籍上的知识,访问网络数据中心查找资料。在数字化时代,纸质图书逐渐被电子书所取代,更多人习惯通过网络来阅读书籍而不是去翻阅厚重的实体书,越来越多的阅读软件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频率。

二、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大数据在今后日常生活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著名学者尤瓦尔·赫拉力曾说过:在今后,大数据将会是人类意志的终结,大数据主义将会取代宗教和人文主义,成为人类在未来世界的信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在各行各业都开始采用大数据对于管理模式以及实践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之中,虽然也使用了大数据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在数字图书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还应该抓住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以及明白图书馆的不足之处,合理的进行调整。如何将大数据技术投入到数字图书馆中,是数字图书馆改革的首要任务。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大数据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管理,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变化与发展,许多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技术能力逐渐无法满足数字图书馆对于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且由于人们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存在不足,因此非常容易忽视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另外,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图书馆管理阶层逐渐失去高技术人员的青睐,从而制约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脚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撑,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来帮助数字图书馆进行运转,尽管各级政府对于数字图书馆在财政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帮助,但是所投入的资金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无疑是杯水车薪,很难实现图书馆的网络化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措施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之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拥有大数据思维,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构建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脉络是需要理清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框架,使得数字图书馆可以满足市民们对于知识的需要。因为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之下,数字图书馆也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信息环境,市民们阅读非常便利,对于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因此数字图书馆需要加强对于知识的整合力度,从而满足市民的需求。知识资源的建设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该合理建设知识资源,形成综合性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还可以参考其他城市或是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案,从而使自身得到巩固与加强。为了保证数字图书馆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对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确保市民在数字图书馆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设备对资料进行查阅,保证信息相互之间的传递以及交流。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式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学会对于网络知识的融会贯通,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数字图书馆进行服务,管理人员还应该掌握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技能,使得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科技快速变化的时代保留一席之地,得到更好地发展。

參考文献:

[1]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2006(1).

[2]索传军.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1999(22).

[3]钱智勇.美国图书馆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馆,2003(39).

[作者单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编辑:王洁雅)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市民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书籍与少年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意义”的问题所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