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8-05-14 17:02付文林
天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主导性机电中职

付文林

[摘 要] 现代教育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设立了不同的学院种类,而这其中,职业院校正是针对错失中考人生机会,却依然想要靠学习来提升自己社会竞争能力的学生而设立的。中职院校的出现有着其必要性,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历,增长他们的见闻,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学习技能、发展自己的平台。因此,以现阶段的中职机电专业教育为例,详细分析实际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机电专业;教学策略

中职教育与其他高校的应试教育不同,其教学目标是为社会或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人才和一线服务人员,因此教学中实践或案例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对于机电专业而言,这一教学特色更是明显。但是从现阶段的中职教学状况来看,教学中的问题依然很多,针对这些教学对策,教师需要如何做出应对呢?

一、问题分析

(一)教学主导权分配不平衡

中职教学是一种与高中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主导性,但实际教学情况是怎样的呢?在机电专业的课堂中,实践课程是远远多于理论课程的,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将实训变相地变成为理论教学。例如在训练学生电路操作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喜欢事先将训练步骤、实操方法事先全部告知学生,并将评价条件事无巨细地告知学生,生怕学生漏掉任何一个要点。将电路图以及接线方法告知学生,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思考,思维没有提高提升。通过这种教学,虽然教师尽到了教学的基本职责,但是一定是正确的吗?显然不是,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这种过于全面的教学明显是压榨了学生们的课堂主导性,这不仅会导致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思路千篇一律,同时也没有给学生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显然不具备足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处理能力,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劳动人才。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一种相反的问题:学生主导性过强,课堂教学环境过于宽松。首先,我们要严肃认识这个问题,相比其他院校,中职教育的学习压力并不大,因此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惰性,倘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多加关注会怎样呢?很多教师认为中职教育既然是一种有别于普高的教学模式,就应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导性,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乍一看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深思后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授予学生如此大的学习主导性是否欠妥?例如,在教学实训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设备,却不约束学生的操作范围,很容易导致学生忽视操作中的各种注意点,这如果放到实际工作中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办学条件、操作设备差

这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同时也是现阶段众多中职院校都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教育定位问题,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招生量都不是很大,因此办学资金也就跟不上教学要求。反应在实际教学中就是教学资源匮乏、操作设备老旧等问题。机电专业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机械制造为一体的专业,因此设备条件差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变化,机电这门专业教材中所采用的设备也在不断革新。但是对于那些资金不足的院校来说,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是跟不上教材更新速度的。这一问题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设备之间操作的差异性、教材的不匹配性等问题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操作能力的下降。

(三)教学重点偏离

中职教育是一种为学生日后就業而设置的教学形式。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偏离教学重点。一方面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过于重视教材理论,错误地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路线。例如,在机电实操训练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让学生记忆操作步骤而不是倾向于实践操作。这种教学重点偏离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效果变差。中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教师怀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会直接带偏学生的职业理解,因此教学效果自然很低。其次是学生操作能力偏低。机电专业理论虽然重要,但是实践操作才是根本。作为一线劳动工人,教师要向学生传达的不应该是这种侧重理论,忽视操作的工作理念。

二、针对性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作能力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正是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学生日后是否能成长为社会、企业中的中流砥柱。但是这两方面对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机电专业的理解。

针对教学重点偏离所带来的学生职业素养缺失问题,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将教学重点适当改变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中职教学中课堂氛围一般都是较为宽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应自缚手脚,要积极尝试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一节机电教学实操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就要准确分析好这节课中理论教学和实操所占的比重。例如,计算机实操环节,它操作步骤复杂,注意点多,因此教师就需要重视实践,将教学内容与操作实践相结合,而面对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这些较为重视学生理论能力的环节教师就要将教学重点改为课堂知识灌输,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前面介绍了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那针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教师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展开呢?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好像建高楼一般,教师不能刻意追求教学速度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实际教学中,倘若教师没有构建出一个全面且坚实的知识基础,学生的“高楼”就好似没有一个坚实的“地基”一般,日后工作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实操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个操作命令有疑问教师都要详细地为他们解答,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以这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来面对学生,才能使学生的工作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另外,现在很多的中职院校都配备了实训室,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起来。以“机械设备安装实训”为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到学生安装机械的过程,还要告知他们这些机械部件的作用和使用注意点。由于在课堂上的教学终究不是实际工作,因此实训这一教学环节的意义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工作技能与实际融合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二)创新教学形式,弥补教学配置差距

针对中职教育中办学条件较差,教学配置跟不上的情况,教师要尝试利用教学形式来弥补这之间的差距。在机电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们需要意识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什么形式的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长期的教学观察来看,小组间合作教学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教学形式。由于机电教学所涉及的设备无论是体积还是价格都较为昂贵,因此学生只能采取多人共用一台机械的形式,这也正为教师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构建了最为合适的基础。例如,在“机械的安装和维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分配成几个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成员构成尽量类似,避免出现个别小组能力过于突出,影响其他小组发挥的现象。分配小组的环节完成后,教师所要注意的就是学生小组间的合作情况,这包括:学生的操作思路、成员之间职责分配问题、合作探索能力等。虽然中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不好,但是在这种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下,诸如设备数量不足、设备操作差异性等原因都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发挥能力的机会,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当然,教师所能采用的教学形式远不止小组教学一种,这里还要举例一个与小组教学相对的教学形式:现场教学。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途径都是小组间合作,这其中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因此学生常常会对自己所得出的知识产生疑惑,不确定其正确性。因此才有了融入“现场教学”的必要性,这两者相辅相成必然能有效提高教师质量。现场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并伴随自身讲解的一种教学形式。与小组教学相反,它能直接向学生传达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教师将这两种教学形式合理融合起来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教学精准定位,灵活把握课堂主导权

机电专业是一门十分注重创新的学科,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课堂的主导性。从学生角度来说,只有他们掌握足够的课堂主导性才能有精力去创新思想和操作。而对于教师而言,只有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足够的主导权才能使其有能力去创新教学形式。因此实际教学中,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主导权的定位问题就成为了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机械设计”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课堂主导性凸显出来。在机电专业中,无论是电路设计还是机械力学设计,学生的创意都是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摆在教学主导地位。机械设计中设计机械图纸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利用CAD来制图,然后在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好机械概念图,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些具备良好创新意识的学生才是社会、企业真正的人才。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课堂主导性的正确把握也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促進作用。例如,在“电感元件”这种类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且这一环节中学生也并不需要发挥多少自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就显得比学生的学习主导性更为重要,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际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主导性的平衡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材性质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怀着敏锐的目光,正确定夺这一问题,从而使教学质量达到最高。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职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众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虽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实际上还远远不够。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愈发受到世人所关注。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机电专业的教师,我们要意识到时代给予教育的压力,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尝试,努力为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王家贵,王佩贤.论中职机电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王洁雅)

猜你喜欢
主导性机电中职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机电商报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