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

2018-05-14 13:04李细算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治对策生猪

李细算

摘 要 随着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生猪养殖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养殖项目。但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病防治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如果猪病防治措施采取不当,很容易就会使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并且具有较强的流行性特点,对于生猪养殖户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流行性腹泻的防治一直都是养殖户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生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防治对策

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猪疾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流行性腹泻通常会使生猪产生肠道传染病,而且还伴有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从临床观察的实际情况来看,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疾病颇为相似,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与传染性胃肠炎还具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看,猪流行性腹泻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随时出现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猪流行性腹泻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生猪养猪的经济效益,深入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的基本流行特点,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于促进生猪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猪流行性腹泻基本情况概述

猪流行性腹泻最早出现的国外,后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猪贸易的日趋频繁,猪流行性腹泻逐渐在我国境内出现。据有关资料记载,猪流行性腹泻首次出现于我国的黄山市,随后流行并扩大到了全国各地[1]。从临床经验来看,猪流行性腹泻一般的流行周期为两年左右,也就是说,猪流行性腹泻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每隔两年出现并流行一次,流行的时间相对较短,与其他常见的生猪流行病相比,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程也相对比较轻微。

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养猪规模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生猪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周期也从之前的每两年流行一次,变成现在几乎每一年流行一次。并且在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区域之中,许多地方都会出现相应的情况,轻重程度也都各不相同。猪流行性腹泻具有流行性较强,传播面积较广等特点,一旦发现生猪出现流行性腹泻的感染症状,应该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方式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

2 猪流行性腹泻的一般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2.1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消毒工作,如果某方面工作做得 不到位,就很容易会使生猪感染疾病。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当正常的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的时候,会出现十分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是养殖户就应该给予充分关注,看是否符合猪流行性腹泻的基本特征[2]。猪流行性腹泻一般表现为消化系统紊乱,此时生猪通常会出现呕吐、腹泻好不愿进食等情况,同时感染流行性腹泻的生猪一般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现象。有时还伴有体温升高,心律不齐和轻微的脱水现象。

除此之外,猪流行性腹泻也分为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急性流行性腹泻、亚急性流行性腹泻和慢性流行性腹泻,其中急性流行性腹泻法人危害较大,防治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防治技术的要求较高[3]。一般感染急性流行性腹泻的生猪会出现上述所有的临床症状,而且会在发病腹泻后的三天到五天之内死亡,这种急性的猪流行性腹泻在新出生的仔猪之中比较常见,同时新生仔猪也是急性猪流行性腹泻的易发群体,感染和发病率超过百分之九十。

而亚急性猪流行性腹泻对于生猪的损害相对来说就小很多,一般感染亚急性流行性腹泻的生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稍微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间歇性呕吐的现象,但是此时生猪的体温一般都是正常的,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在发病以后,腹泻的症状会持续两天到三天,经过及时的预防和治疗,一般会在五天到八天左右恢复正常。与急性猪流行性腹泻相比,亚急性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较低,仅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而慢性流行性腹泻经常出现在妊娠期的母猪身上,感染慢性流行性腹泻的母猪会表现出萎靡不振,腹泻等常见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早产和死胎的现象。因此慢性猪流行性腹泻对于生猪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2.2猪流行性腹泻的一般病理特征

病理学特征的研究是解决猪流行性腹泻的根本性措施,只有明确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机理,才能在实际采取防治措施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4]。一般来说,猪流行性腹泻仅限于猪小肠扩张,发生一定的组织学变化,在高倍显微镜下还可以发现,小肠内充满黄色液体,出现淋巴结水肿,小肠表皮细胞脱落等现象,有时还会出现肠系膜出血和肠绒毛萎缩等情况。

3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分析

3.1 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猪流行性腹泻具有比较明显的流行特点,只有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之前明确这些流性特征,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效率[5]。猪流行性腹泻首先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虽然相对于小型养殖户来说,猪流行性腹泻更多发于大型养殖场,但是,猪流行性腹泻对于季节的敏感程度比较强,通常在春季和冬季的时候,为猪流行性腹泻的多发期,相关数据研究显示,仅仅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第二年的二月份这几个月之间,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就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占到全年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的绝大部分。虽然每年发病情况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总体来看波动相对不。这种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可能是因为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生猪会出现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在给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条件。

3.2具有较强的群体性特征

在生猪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由于仔猪和妊娠母猪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感染流行病的时候,也都是以仔猪和妊娠期母猪为主,猪流行性腹泻同样也不例外。实践发现,生长周期在两个月之内的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成年期的育肥猪却要減少一半,仅为仔猪的二分之一,即百分之四十左右[6]。除此之外,猪流行性腹泻还与生猪的品种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讲,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发病率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生猪,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表现出了较强的群体性特点。所以,在猪流行性腹泻防治过程中,应该对群体性特征给予重点关注。

3.3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流行特点之外,猪流行性腹泻还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也就是说,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猪流行性腹泻病情的轻重。感染的程度以及发病率,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有些地区经常会出现猪流行性腹泻,并且感染和发病的规模较大,而有些地区虽然也会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但是发病率相对较低,周期非常长,防治过程中也比较简单。还有些地区很少出现猪流行性腹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是与当地不同的气候环境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生存状态有关。

4 猪流行性腹泻的常见致病原因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在仔猪和母猪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以仔猪较为严重。因此,深入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的致病原因,并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是解决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关键步骤[7]。一般病猪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所以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应该对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猪采取重点防治措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一般存在于生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之中,会随着生猪排便散发到空气之中,进而污染生猪的生长环境,会使其他仔猪和母猪感染。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春季和冬季,猪舍内的温度变化较大,同时由于之前采取的保暖措施,导致猪舍内的通风情况不是非常好,生猪很容易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长此以往,将使生猪的抵抗力大大降低,进而加大了猪流行性腹泻的风险。

猪流行性腹泻主要是由病毒引起,这种流行性较强的病毒一般具有冠状结构,在气候相对较低的冬季,这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会在最外层包裹一层脂肪类物质,这层物质对于病毒具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入生猪体内或者遇到温暖的环境时,外层包裹的脂肪类保护物就会融化,变成液态,这是病毒就会侵入到生猪的肠组织和细胞之中[8]。除此之外,猪舍的整体卫生环境和消毒工作是否到位,也是影响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的主要原因。如果猪舍内的消毒工作应付了事,不能将猪舍内的病毒及时消灭干净,就会给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以可乘之机。这些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就会随着猪的呼吸进入小肠系统,然后造成小肠组织的损伤,使生猪的细胞功能出现障碍。

5 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防治对策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生猪养殖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生猪因为脱水和精神萎靡导致的细菌感染。具体来说,对于猪流行性腹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防治对策:

5.1 对仔猪进行提前免疫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猪流行性腹泻多发于日龄相对较小的仔猪,因此可以从仔猪开始进行相关的防治措施。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速度较快,病死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当发现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的病毒时再采取防治措施就已经来不及了,应该提前进行预防,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住猪流行性腹泻,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9]。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相关疫苗,此时养殖户可以在母猪妊娠期的时候就按照要求进行注射,从而使小猪在母猪体内的时候就逐渐产生猪流行性腹泻的抗体,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仔猪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注射,根据猪龄大小及生长周期,合理选择和注射疫苗。同时注意用量上的要求,不能超过规定的使用量,疫苗产生不良的效果,也不能低于标准使用量,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2 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接种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之后,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概率就会有效降低,但是仍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流行性腹泻的可能。如果还有仔猪患有流行性腹泻,就应该及时采取下一步措施,进行药物治疗。就当前市面上的药物来看,尚且没有能够有效治愈猪流行性腹泻的特效药,当前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防治猪出现严重脱水现象,避免出现酸中毒以及防治细菌感染扩大等方面。因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给脱水严重的猪注射含有百分之五的碳酸氢钠和葡萄糖生理盐水,连续注射三天到五天,就会有明显的缓解。

5.3 其他防治措施

随着国家对农业及畜牧业政策的倾斜程度不断加大,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这也给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饲养规模较大,猪流行性腹泻又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所以一旦一个猪感染,其他的猪很快就会出现相同的症状[10]。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该加强饲养和管理质量,对于猪舍内的环境卫生给予充分关注,及时清理,保持猪舍干净整洁,同时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从源头上把控饲料安全,使猪群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有效防止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播。

6 结语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和传播,将会给生猪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规模化养殖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科学开展仔猪疫病防治,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疫苗,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加强对猪舍的管理和消毒工作,减少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新兵.浅析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4):263.

[2]盛荣丰.夏季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9):99-100.

[3]张保平.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7(10):87.

[4]甘振磊,汤德元,李春燕, 等.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J].猪业科学,2015(12):24-28.

[5]周玉庆,王志香,和东来.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J].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14(4):24-25.

[6]林忠武.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C].//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畜牧兽医分会论文集.2011:106-108.

[7]郝建伟,张祥斌,薛春宜, 等.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16(12):100-104,105.

[8]张明,鞠明卫,戴画.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防治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1):171-171,172.

[9]譚良溪,李海辉,颜丹凤, 等.浅谈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J].湖南畜牧兽医,2013(1):17-19.

[10]王乃侠.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诊断与预防[J].兽医导刊,2018(14):169.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治对策生猪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