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行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及建议

2018-05-14 16:22致公党安徽省委会课题组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徒工匠职业院校

致公党安徽省委会课题组

[摘要]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各地蓬勃兴起,文章分析了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校教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和家长有顾虑,师傅与学徒之间易产生矛盾,评估教学成效困难等。对此,建议完善法规制度,强化体系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加强传统技艺传承,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工匠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新型工匠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4-0054-02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明显的“需求引导”特征,突出体现了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现代学徒制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

2014年12月,教育部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做出专门部署,广东省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一批成果;浙江省要求,2016年年底,1/5以上的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20年凡适合现代学徒制形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专业均开展试点;江苏省遴选出26家单位作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安徽省也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从安徽休宁的木工学校木工专业、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徽雕专业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等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在培养新型工匠人才方面优势十分明显。

一、当前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行现代学徒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现代学徒制一般实行小班制,实习时间长,投入大,要求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学习,强调“做中学”。由于学徒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工伤和意外事故,需要学校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学校大规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愿不大。

2.企业效益不明朗,参与热情不高。现代学徒制需要企业投入直接培训成本(课程开发、资料与耗材、人员工资、管理等费用)和学徒工资两大部分。学徒的劳动生产价值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差值,是决定企业是否开展现代学徒制最直接、最核心的因素。学徒跳槽或被挖走,企业将无法收回对学徒投入的培训成本,直接影响企业参与的热情性。

3.学生与家长对教学质量、权利保护有疑虑。学生及其家长对现代学徒制不了解,对教学质量、学生权利的保护有疑虑,怀疑或担心学校以实习为名强迫学生低价打工,企业借此获取低廉劳动力,这也是现代学徒制招生困难的关键所在。

4.师徒关系复杂,容易产生矛盾。学徒制成败的关键在于师傅与学生之间个性化的教育过程。其间,学生学到了课堂教育中难以获得的不可言传的具体知识;师傅不仅要传授学生技能,更是学生在职业精神、价值观、人生观上的引路人。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师徒观念差异大,容易产生矛盾。加上“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观念,也影响到师徒关系的和谐。

5.教学评价体系尚未确立,教育成效较难评估。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成效如何评估还没有统一标准。调研发现,休宁木工学校以设计打一张传统的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为评判标准,合格后授予“匠士”学位。安徽行知学校以获得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为主要评定标准之一。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技能评价标准的差异很大,如何合理、科学地评估学徒制教育成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1.完善法规制度,明确各方权责。现代学徒制推行较好的发达国家,其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所以能够坚实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有法律保障。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需要成熟的立法、高效的执法。建议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里明确学校、企业、师徒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各方的合法权利和法律约束,着重解决学校和企业管理风险、企业经济效益维护、师徒权益保障等问题。

2.强化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及监控评价体系、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现代学徒制办学水平;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管机构,保证学校、企业、学徒三方规范化地落实现代学徒制。以“匠师工作室”为基本教学单位组织教学和质量评价,按照岗位、技能、师徒和企业运行制度等方面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重点评价现代学徒制教学进程、学徒效果、制度管理;实行国家工匠技能认证制度,全面实施工匠职业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和技能等级认证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第三方认证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认证机构,形成相对全面的教学质量认证体系,采用相对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认证办法,为现代学徒制保驾护航。

3.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国家现行的现代学徒制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缺乏刚性约束,操作性不强,因此,应当明确制定项目推进、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通过制度保障、政策鼓励、财政支持等路径,大力支持推廣现代学徒制。通过财政经费支持弥补职业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成本投入;通过减免税收、专项扶持吸引企业踊跃参与现代学徒制。

4.助力传统技艺,铸就匠心传承。第一,大力扶持、鼓励并积极引进传统技艺大师,进入职业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在设施设备资助、薪酬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改善学习环境、补贴生活费用来吸引青年学生。第二,将工匠精神的传承列为职业院校德育考核的标准之一。第三,设立省部级荣誉称号以奖励德艺双馨的工匠大师、技师,并给予重要的物质奖励。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既是技能的传承,更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的传承。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现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褒奖技术明星、能工巧匠,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收入,营造现代学徒制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学徒工匠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90后大工匠
今日菜色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