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意义

2018-05-14 13:45王国芳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王国芳

摘 要: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是新修订的課程标准的最大亮点之一。学业质量标准构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内在逻辑关联,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和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将课程理念“树”起来。学业质量标准使不可直接观测和度量的学生内在核心素养及其发展水平有了可以评价的学生外在表现的“总体刻画”,从而有助于使抽象笼统的课程目标“明”起来。学业质量标准实现了“教学要求”(如何教)和“课程目标”(为什么教)的统一,完成了从“教什么”到“教到什么程度”的细化,从而有助于让课程内容“活”起来。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专门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提出了明确的学业质量标准。这是思想政治新课标的最大亮点之一,对于真正树立课程理念、明晰课程目标、活化课程内容,从而切实增强课程标准权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学业质量标准将课程理念“树”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样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1]1~2等基本理念。但光有理念显然是不够的。理念再先进,也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因此,如何真正树立起课程理念,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是成功推进新课改、有效实施新课标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四个“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即我们日常所说的“泰勒原理”:“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1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泰勒阐述了课程开发、实施的四个基本环节: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好比是一场旅行,第一步当然是要明确目的地,我们到底要到哪里去(确定教育目标);第二步是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即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选择学习经验);第三步则是要设计路线,我们走哪一条路线到达目的地(组织学习经验);第四步则是比较评估,就是要看看我们现在在哪里,有没有到达目的地,或者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真正树立课程理念,就是要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各个环节中。

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适逢其时。新课标专设“学业质量”部分(第五部分),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等角度,确立了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1]35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并对不同水平的学业质量作出了具体描述。学业质量标准的确立,一方面,为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提供了具体依据;另一方面,构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内在逻辑关联,使学业质量标准真正成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1]35,让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真正有用、管用、好用,从而切实树立课程理念,不断深化学科课程改革。

二、学业质量标准使课程目标“明”起来

新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就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就是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尽管新课标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各个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在附录中对各核心素养按四级水平进行了具体划分,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作为人的价值观念、内在品质和能力,却总归是无法直接观测和计量的。从这个角度看,作为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仍然是个很“虚”的概念。但人的内在素养总会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来。正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人的一定的行为举止,来推测他的内在素养;在课程教学领域,我们也可以通过人的学业成就表现来推断他的学科素养。泰勒主张:“我们应该评估学生的行为,因为教育寻求的正是学生行为的改变。”[2]113而新课标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正是使课程目标即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变得明晰可衡量、可判断的一大“利器”。

关于学业质量标准,前文已引用新课标的阐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仔细推敲,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成就”,这里的成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的,也即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是应该体现也能够体现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二是“表现”,即指学生在学习具体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正是依据这些行为表现的关键特征,新课标将学业质量划分成了四个不同等级的水平;三是“刻画”,因为有“刻画”,所以能成为标准,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朱明光、陈友芳曾撰文介绍过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思路:“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把握课程内容;基于课程内容及其学业要求撰写学业质量标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形成测试评价标准。”[3]从“四个基于”的研制思路可以看出,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是学科质量标准之源,学业质量标准则是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的细化和具体化。

以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中的“认同走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例,新课标对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描述如下:

[水平 素养1:政治认同 质量描述 1 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引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 引用典型事例,证实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 能够面对一般情境问题,用中国近现代史证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依历史逻辑证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 能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比较世界各国发展道路,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选择恰当论据,在全球视野中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 能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回应各种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主张,阐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综合运用各种论据,辨析各种错误思潮,有创见地批驳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主张,阐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

上表中素养水平层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的情境不同:从“简单情境问题”到“一般情境问题”再到“复杂情境问题”,最后是 “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二是所用的动词不同:从“引证”到“证实”再到“论证”,最后是“阐述”。与此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水平分别是“引用典型事例”“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选择恰当论据”“综合运用各种论据”来“证实”“论证”和“阐述”相关问题。两相印证,我们可以发现,学业质量标准确实是既源于核心素养并以核心素养及其水平为依据,同时又使得学科核心素养显得更具体、更明白。

三、学业质量标准让课程内容“活”起来

原来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中常常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课程标准被《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架空:教师上课依据的不是课程标准,而是指导意见;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看,课程标准被考试大纲或者考试说明取代,考试命题依据的不是课程标准而是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教学中可以没有课程标准,但不可以没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可以没有教学指导意见,但不能没有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竟直接以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作为学科教学、备考复习的依据:考试考什么,课堂就教什么;考试怎么考,课堂就怎么教。其带来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学科知识越教越死,思想政治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失去其应有的魅力。新课标学业质量标准的建立,不仅有效填补了被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占领的“空白”,更为让课程内容“活”起来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有力保障。

新课标强调“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1]40。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首先实现了“教学要求”(如何教)和“课程目标”(为什么教)的统一,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新课标的指导作用也更加凸显。仍以前表为例,如果说“引用典型事例,证实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等质量水平描述是教学要求即如何教层面的问题,那么“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引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等政治核心素养水平的描述就是蕴藏在其背后的课程目标即为什么教。懂得了“为什么教”,自然能更深刻地理解“如何教”,也就能更自如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从而也就能更好地激活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同时,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还完成了从“教什么”到“教到什么程度”的细化,使新课标更具操作性。仍以“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能“引用典型事例,证实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只是1级水平,能“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依历史逻辑证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属2级水平,能“选择恰当论据,在全球视野中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则属3级水平,而能“综合运用各种论据,辨析各种错误思潮,有创见地批驳封闭僵化或改旗易帜的主张,阐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就属最高的4级水平了。新课标明确了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3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而学业水平4的相关表现则“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1]39。因此,学业质量标准不仅为学科教学提供标准,同时也为评价、命题甚至高校招生录取提供了依据,为通过学科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朱明光,陈友芳.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思路及呈现方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5.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方式探微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