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 》

2018-05-14 13:45叶澜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育学独立性教授

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吗?这个“赫尔巴特难题”是所有教育学人最希望得到正面回答的问题,也是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圈内人的社会地位、入业门槛和待遇高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在2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和30余年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专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系统探讨和正面回答了上述问题。本书不仅是叶澜教授的学术集大成之作,且可称是面向世界、发出当代中国教育学声音的代表之作。

全书共五章,由导论(1章)、上编(2—3章)和下编(4-5章)构成。“导论”从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和学科元研究四個方面,整体呈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回归突破”的生成过程。上下两编分别集中回答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两大基本问题:元研究层面的“教育学是什么”和基本理论层面的“教育是什么”。

上编围绕着“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展开论述。首先,从亚里士多德、培根和狄尔泰等对“学科观”认识的演变出发,推理出教育学科独立性存在的必要、可能、依据与价值;其次,深究了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特性,因为“教育学的独立性不仅仅应该在学科内研究中的体现,还需要从不同学科中,作出与研究主题相关认识的重组与整合,教育学需要与各种学科建立起真正有助于学科独立性形成的、有意义的、内在的、多层次的关系”;再次,总结了教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演变现状,归纳出50年的教育学研究中从“关注实践活动”到“关注人”的特点,由此,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产生梳理了学理基础。

下编进入对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是什么的回答,对“生命·实践”学派的基因式概念“生命”与“实践”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解读。不仅从结构、过程、功能等多维度表达了“教育”丰富复杂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教育实践、学科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科学哲学在教育学中的汇聚,而且通过对寓于文字中的中国文化传统之内核、智慧与境界的教育学解读,形成了“教育是点化生命的人间大事”“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的中国式表达,体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中国原创性。

情怀,让我们触摸到温度。叶澜教授始终本着提升学科自信和加强学科基本理论研究的自觉,认真回答教育学独立性建设必须直面的基本问题,试图为教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奠定基础,做一名不折不扣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也很好地回应了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个重要命题。

历史,让我们感受到厚度。叶澜教授的这本书,总是令人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感。它对从哲学中脱胎出来的教育学的梳理、反思和重建,时刻建立在对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等各名家教育理论经典的解读、比较和分析中,步步逼近主题。本书不仅有外溯,也有内寻,通过对刘佛年、鲁洁、瞿葆奎等在不同阶段研究和建设教育学的前辈的回顾,让读者感受到丰富的本土精神家园。

方法,让我们探究到科学。叶澜教授主张,对教育学的元研究,要从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概念、主题、方法中去考究和推断,对任何难题的回答,都不可能有斩钉截铁的结论,只有通过辨析、构建和对复杂性问题的再认识,才能全面认识理论和实践交互生成的方法论价值,认识教育世界的基本框架,并着力于揭示其内在的规定性和逻辑。

生命,让我们回归到原点。叶澜教授指出,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的过程是把人类生命的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师生主动、积极投入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和人的发展的前提性基础,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教育学的原点是“对生命的体悟”,要把培育有“生命自觉”之人作为今日学校的时代任务,而教师是从事点化人之生命的教育活动的责任人,要使每个课堂露出生命的阳光和诗意的微笑。

实践,让我们交互到内核。叶澜教授提出,生命是教育的“魂”,实践是教育的“行”,教育是直接点化人之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唯有在活动中,才能建立起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的直接沟通。教育直接性中包含着内在性,即它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沟通,教育内含在生命的沟通之中,教育需触及内核、注重智慧、抵达境界,此可“教学相长”“内仁外礼”,故“学不可以已”。[□][◢]

本期荐书:浙江省绍兴市阳明中学 俞 英

作者简介: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首创并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出版专著《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等。

猜你喜欢
教育学独立性教授
独立品格培养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做最好的自己
开心格格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