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

2018-05-14 15:37许文奎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实践

许文奎

摘 要: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建筑行业想要占据独特地位,那么企业就必须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并且,还需将施工现场工程进行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此创新与实践的提升策略做出了有关探究。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实践

1 引言

当前,在我国建筑行业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和建筑相关的问题也随之更多的显露出来,因此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就需要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实施更加规范的管理。不仅要严格监督建筑质量,同时还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的质量标准开展施工。

2 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足够的安全认识

很多建筑企业都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者未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放于首要位置,而且未真正意识到质量安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以至对工程安全没有较好的预控能力。同时,因为工期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员工上岗以前无法接受比较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导致部分员工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致使出现某些安全问题,使建筑工程受到不利影响。

2.2 缺乏对质量方面的认识

针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来讲,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我国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要比世界的平均水平低很多,因此便可了解到,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建筑材料没有进行有效监管,建筑工程需要使用大量工程材料,而部分企业却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程序,无法及时将部分质量比较差,且与实际标准没有达成一致的材料检测出来,从而导致将部分与相关规定不符的材料投入使用,让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受到重大影响。因为工期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导致部分企业为了及时将工程完成,而把工程质量的要求降低,以至让工程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对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目前,建筑工程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而因为很多农民工都不具备专业性知识,并且又缺少必要的岗前培训,所以对质量方面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使工程无法达到有关规定标准。因此,对于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非常重要,如若缺乏对施工质量的认识,施工的管理也会受到影响,进而致使施工成本的增加。

2.3 政府在监管管理中存在漏洞

国家制定监理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建筑企业会因为国家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而钻空子,让此类政策无法得到真正落实。从而出现违规行为,使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并且,针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并没有对此进行严厉惩处,企业所受到的损失远低于收获的利益,较多企业宁可冒着遭受惩处的风险也要违反相关制度,以至使政策仅是流于形式,进而引发事故的产生。此外,因为国家的相关制度政策,让管理无法获得高度重视,管理方面的人员与经费极其缺乏,以至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管理,让企业钻管理不足的漏洞,不能够一直坚持安全制度和相关质量标准。而且,因为我国的施工管理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所以部分监理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在监理管理时无法将建设中与相关规定不符的问题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

3 提升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3.1 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以提升

和其它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的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式实行时间相对比较晚,尽管在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中,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不过和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和规模进行比较,依然有很大不足存在。所以,为了确保现场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应当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使工程监管人员明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专业技能,通过自身能力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而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产生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高素质工作人员对于工程的整个实施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3.2 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与造价管理要适当加强

在正式施工以前,对于图纸要做出进一步研究,并仔细检查材料等各方面是否真正落实,以此就降低出现错误的概率。如若发现存在的问题,需及时对此做出分析,探寻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从而防止以后再次出现相似错误。在完成任何环节以后,均需要对此做出详细检测,保证其与国家有关规定相符,以此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同时,在购买材料设备的时候,应该实行市场控价,将价格对比与定位工作做好,进而通过最低价位实现最高价值,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下降。在实行动态成本控制方面,应该将预算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针对的确有必要变动的方面,则应该严格把控,真正使成本达到最低。在材料与设备应用方面,应该将有限资源加以整合,以此保证资源可以得到较好利用。而在技术方面,则应该坚持把技术和经济结合在一起,有效监督与管理各个不同环节,以至使价值最大化得以真正实现。

3.3 创新建立有关制度

将和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创建,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并创建出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与责任人负责体制,以此使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可以实现有法可依。另外,针对有违规现象的建筑企业的处罚形式,同样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其真正体会到违规而带来的后果,以至使这些企业对施工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针对政府部门来讲,一定要将建筑企业的准入门槛加以提升,对于无法达到要求的企业,绝对不允许其进入,而这也正是提升高施工质量,确保人们利益的一种必要方式。

4 结语

针对建筑行业而言,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其具有重大意义。其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因此,有关人员一定要根据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创新管理策略,以此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使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鹏.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6):244~245.

[2] 刘馨泽.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6(9):103.

[3] 王宁.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4,12(34):119.

[4] 李永江.施工現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江西建材,2014(5):275.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实践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