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视角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5-14 00:49刘军辉
今日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务国际贸易

刘军辉

一、跨境电商视角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材内容和实际发展情况不匹配

跨境电商是最近几年才崛起的一种行业,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内容还是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商务设计的,缺乏和跨境电商相关的内容,而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的内容相对比是有很大区别存在的,而且这些教材的实用性也有很大的不足存在,根本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些知识也不符合时代跨境电商的操作需要。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

《国际贸易实务》有着十分强的专业性,这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和计算用术语,而这些术语都是由英文组成的,并且其和学生们日常所学习到英语知识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导致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缺少足够的学习兴趣;另外,相对来讲跨境电商需要学生有更加优秀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现在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却主要是以理论为主。所以,所培养出的人才也不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现在,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所采用的都是课堂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方式,所选用的案例也都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真实事件,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本质上无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精确的区分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跨境电商视角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

(一)在课前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在清华在线课程平台上进行学习指南的推送,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进行有关基础知识的微视频或者图文的观看,从而学生对境外客户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熟练掌握几种发现境外客户的方式,同时要对不用工作方法的操作方式以及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正式上课之前发布多个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测试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让学生上交相应的问题答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兴趣。

(二)在课中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设计对学生课前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课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并着重进行展会选择、网络搜索客户方式、具有代表性的B2B平台、有开发潜力的客户识别等知识的教学。并设置相应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利用名为“cooktops”的搜索引擎寻找来自境外的客户,并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搜索引擎工作流程、注意市场以及工作技巧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只要对其进行辅助引导就可以了。而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应该仔细聆听教师对教学重点内容的归纳总结,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跟上教师的教学进程,从而加深自身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并对重点难点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使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得到有效增强。

(三)在课后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进行课后任务布置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上传分别来自中国制造网和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两封询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哪个封询盘里面的客户成为潜在客户的可能性更高?同时,教师还可以发布一些最新的跨境电子商务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了解,从而让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对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前作业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总结,优化自身课程设计。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斷发展进步,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相关的人才却有很大的缺口存在,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可以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从而培养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跨境电商人才,为我国跨境电商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作者单位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系)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实务国际贸易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