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机制

2018-05-14 17:00刘雅琴程洪锋易萍吴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孕激素生长因子性激素

刘雅琴 程洪锋 易萍 吴军

【摘 要】

目的:探討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血清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中LH、FSH和T变化不明显(P>0.05);而血清中TGFβ1、P和E2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调节女性体内的血清性激素和TGFβ1水平,进而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血清性激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疗效机制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on serum TGFβ1 and sex hormone on elevels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and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Liu Yaqin 1,Cheng Hongfeng 2,Yi Ping 3,Wu Jun 1

1.Health Management Section,Affiliated Xinqiao hospital,Arm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7;

2.Health Management Center,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3;

3.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enter,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on serum TGFβ1 and sex hormo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and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Methods:90 cases of uterine myoma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serum TGFbeta 1 (TGFbeta 1) and sex hormone levels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n uterine fibroid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e changes of LH, FSH and T in serum sex hormon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 (P>0.05), while the serum TGFbeta 1, P and E2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volume of uterine and uterine leiomyom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Mifepristo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myoma. The mechanism of this drug may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treated b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erum sex hormones and TGFbeta 1 in women.

[Key words]Mifepristone;Uterine fibroids;Serum sex hormones;Serum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 Therapeutic mechanism

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生物化学检测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1]。外科手术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之一 [2],但手术创伤大,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临床医生尝试采用孕酮、达那唑、米非司酮等保守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其中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其作用机制未完全阐明。本文作者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探讨米非司酮治疗肌瘤的机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4~45岁,平均年龄(35.2±8.7)岁;病程0.4~3.8年,平均病程(2.1±0.9)年,所有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为1.7~5.1cm,平均体积为(3.2±0.8)cm 3,子宫体积为200~241 cm 3,平均体积(225.2±24.8)cm 3。本次研究的对象参照第8版《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标准 [3]。纳入标准:1)有典型子宫肌瘤临床症状:月经量增加同时经期出现延长,下腹有包块,白带增多,具有压迫症状等;2)经B超诊断具有典型的子宫肌瘤的影像学形态特征;3)排除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病、子宫恶性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的鉴别诊断。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在月经周期第4天开始,晚饭后空腹2h服用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49),规格25mg/片,25mg,1次/日,并嘱咐服药后禁食2h,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各种性激素指标如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P(孕酮)、E2(雌二醇)、T(睾酮)和TGFβ1水平,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其中,子宫肌瘤的体积(cm 3)=0.523×a×b×c,其中a、b、c分别代表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多发性子宫肌瘤以最大者肌瘤径线计算 [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 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性激素和TGFβ1变化比较

血清中TGFβ1, P和E2在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中LH、FSH和T 在治疗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比较

患者在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的良性肿瘤 [5],临床上多数学者开始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究,但尚未得到明确的结果。以往研究表明,子宫肌瘤与遗传因素、性激素水平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的一种 [67]。近年来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生长不仅依赖雌(Es)孕(P)激素,还与肌瘤组织中ER、PR基因的高表达有关;此外,表皮样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II(IGFI、IGFII)、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等生長因子可能也有促进肌瘤生长的作用 [89]。因此笔者认为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只是肌瘤发生的起始因素,而Es、P及各类生长因子也共同参与了肌瘤的生长过程。

最近大量研究从生物化学、组织学和临床方面的证据表明孕激素在肌瘤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0]。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与炔诺酮相似,其与P受体的亲和力是P与P受体的亲和力的5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P与P受体的结合,抑制P的活性,促使黄体溶解,进而使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和P水平下降,运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小肌瘤的体积。本次研究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米非司酮通过抗孕激素、雌激素作用,使性腺轴功能受抑,抑制了性腺的雌、孕激素分泌,再者由于米非司酮有抗雌激素的作用,阻断了EsER生物效应,协同促使肌瘤萎缩,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之一。

现代的病因学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单克隆性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演变而来的单一的肌瘤母细胞分裂增殖而形成。其发生发展同生长因子TGFβ1密切相关,TGFβ1的过度表达可能会刺激肌瘤的生长。TGFβ1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能力,对于子宫星状细胞更加明显,能够促使星状细胞核中胶原基因的表达和子宫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沉淀。本组病例血TGFβ1降低的同时子宫肌瘤明显缩小。由此可见,米非司酮可以通过降低TGFβ1的表达,使细胞外基质聚集减少,细胞增生减少,从而使子宫肌瘤得到治疗,这或许也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调节女性体内的血清性激素和TGFβ1的水平,进而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莹,程忠平,李玥.GPR30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11):21402143.

[2] 赵卫东,刘立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05):487488.

[3]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0313.

[4] 王鹏.苍砂白芥汤与米非司酮联合对子宫肌瘤患者肌瘤体积和血清FSH、LH、E2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5(10):125127.

[5] 郑真真,孙静.子宫肌瘤的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4,25(03):383386.

[6] 葛玉珍.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3):387388.

[7] 罗洁梅,徐碧红,邹玉森.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40504052.

[8] 李元成,崔志丹,沈伶.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5):17281730.

[9] 李晓伟,王建六.子宫肌瘤的病因[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2012,04(03):1314.

[10]汪伟,李冬梅,张立会,等.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复发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0922094.

猜你喜欢
孕激素生长因子性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276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基础值与激发值关系的分析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
不同剂量来曲唑对1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SHBG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女性月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