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与间歇听胎心对分娩结局的比较

2018-05-14 02:50潘春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分娩结局

潘春芳

【摘 要】

目的:比较活跃期及第2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与间歇听胎心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产科收治的296例产妇,研究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154例,采纳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142例,采纳间歇听胎心),对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总窒息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P<0.05),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胎心监护可及时有效分析胎儿宫内情况,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减少产科医生人工监测胎心的工作量。

【关键词】 持续胎心监护;间歇听胎心;分娩结局

产妇进入产程后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高峰期,极易引发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甚至死亡等,因此,准确、有效地掌握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及時进行医疗干预处理,能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结局 [1]。胎心监护是产时监测胎儿状况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中有间歇性监护和连续性监护两种,对于两种监护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旨在为产程中及时有效、安全经济监测胎儿宫内情况、改善分娩结局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本研究,选定本院产科收治的296例产妇,研究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n=154)、对照组(n=142)。对照组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为(31.26±5.14)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9.62±1.11)周;产次为1~4次,平均产次为(2.52±0.61)次;体质量为62~88kg,平均体质量为(75.15±5.22)kg。观察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31.14±5.04)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57±1.04)周;产次为2~4次,平均产次为(2.63±0.42)次;体质量为63~89kg,平均体质量为(75.68±5.04)kg。两组一般资料相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头位足月妊娠;2)骨产道软产道无异常;3)潜伏期无异常。

排除标准:1)肝、肾、肺、心等脏器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2)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者;3)多胎妊娠者;4)合并心衰、恶性肿瘤者;5)存在精神疾病、听语障碍者;6)其他不适合阴道分娩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家族遗传病史、既往检查情况等,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对照组在宫缩结束之后,使用胎心多普勒仪(型号:SD3,生产单位: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每隔30min监听1次胎心,持续1min,第2产程5~10min监听1次胎心,直至产妇娩出胎儿,对于胎心异常者,则更换持续胎心监护20min,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观察组进行持续性的胎心监听,在胎心音最强处放置胎心探头,在宫底下的2横指处放置宫缩探头,用电子监护仪(型号:F6Express;生产单位: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连续监测产妇的宫缩压力以及胎心音,直至分娩结束,监听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1)胎儿窘迫评定标准:胎心率晚期减速、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重度变异减速、延长减速、重度心动过缓则可判定为宫内窘迫。2)新生儿窒息评定标准 [2]:Apgar评分在1min内4~7分为窒息轻度,在1min内0~3分为窒息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以%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总窒息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P<0.05),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各级医院产科面临着巨大压力,每年接产数持续上升。如何在应对繁重工作的同时,不忽视保障母婴安全,是每个产科医生的责任担当。在产程中尤其是活跃期后如何经济有效、安全及时地监测到胎儿宫内情况,能很大限度地改善分娩结局,提高产科质量。临产时由于母体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胎盘的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脐带受到牵拉或者压迫等,易导致急性胎儿窘迫,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新生儿窒息等 [3]。当前,临床中判断宫内窘迫的方法很多,例如胎动、羊水、胎心率变化、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母尿E3化验、胎儿头皮血血气分析等,但是胎动、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母尿E3化验等存在特异性,灵敏度较低,或检查时间较长等缺点,胎儿头皮血血气分析对医务人员操作水平要求高,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产程中监护胎心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采用胎心监护仪对宫缩与胎心率关系、宫缩压力、胎心率等进行动态观察,可及早的诊断出胎心率变化是否异常,对“胎儿窘迫”及时诊断,及早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最大限度改善胎儿预后,临床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于基层医院,给更多产妇、新生儿带来福音 [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持续胎心监护在产程中观察胎儿状况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首选的监测方法,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但是由于本文样本研究容量较小、研究时限较短,对于评估持续胎心监护在产程中分析胎儿状况的临床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仍旧需要开展大量多中心、前瞻性、大规模的随机研究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持续胎心监护可及时有效地分析胎儿宫内情况,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减少产科医生人工监测胎心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游燕,王昀,华秋琴,等.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结局的预测作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06):12361238.

[2] 张春雨,李蕊,张大程,等.产程中持续电子胎心监护预测新生儿窒息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6):12201222.

[3] 钱敏,漆洪波.第二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108109.

[4] 谢美华.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于第二产程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3):5253.

猜你喜欢
分娩结局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cook双球囊用于足月羊水偏少患者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