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5-14 03:40吴彩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吴彩丽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即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2~4g/日,分2次滴注;并给予奥硝唑片口服1.0~1.5g/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红屯汤灌肠,每天1次。处方:三棱9g、莪术9g、地丁草30g、红藤30g、败酱草9g、蒲公英30g、制元胡12g。结果:3例患者退出,剩余32名对照组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33名治疗组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t=7.312,P<0.05)。结论:采用本研究所使用的中西医联合方法治疗急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西医联合;急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多种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病之一,尤其好发于有月经且性生活频繁的女性 [1]。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白带异常等,主要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急性盆腔炎经久不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一般无发热或长期低热、白带异常,严重者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不孕 [2]。本院采用中西医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特进行临床研究进行论证,现对本研究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7.62±2.72)岁,病程2天~8个月,平均(3.12±1.21)月,其中急性盆腔炎21例,慢性盆腔炎4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28.35±3.16)岁,病程4天~8个月,平均(3.42±1.78)月,其中急性盆腔炎10例,慢性盆腔炎24例;治疗组患者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27.32±3.21)岁,病程2天~8个月,平均(3.22±1.69)月,其中急性盆腔炎11例,慢性盆腔炎23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种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白带增多等;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盆腔粘连以及炎症表现,常见有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等;②体征:常见子宫后位、粘连、活动受限等,此外,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条索状输卵管并伴有压痛,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囊肿可在盆腔触摸到囊性肿物等;③妇科检查:可见生殖器充血、脓性分泌物,子宫压痛明显,活动受限;④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升高;⑤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盆腔有渗出或炎性包块 [3]。

2)患者发病前及治疗中无感冒等细菌或病毒感染。

3)年龄为18~50岁的女性。

1.3 排除标准

1)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患者;2)宫颈癌、子宫肌瘤等疾病患者;3)未按规定计划用药,影响疗效判定者。

1.4 退出标准

1)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急需手术治疗或非常规治疗者;2)治疗期间因外感疾病或外伤等需服用其它药物者;3)主动要求退出者。

1.5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即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2~4g/日,分2次滴注;并给予奥硝唑片口服1.0~1.5g/次,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红屯汤灌肠,每天1次。处方:三棱9g、莪术9g、地丁草30g、红藤30g、败酱草9g、蒲公英30g、制元胡12g。其中由于急性盆腔炎起病急,表现重,“急则治标”,在主方的基础上加金银花、野菊花、苍术、黄柏清热解毒;慢性盆腔炎主要由于正气不足,无力驱邪,“缓则治本”,可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化湿;阴虚者可加沙参、麦冬;阳虚者可加党参、附子,无论阴虚、阳虚,补虚时需注意不能留邪;气滞者加香附、郁金、柴胡;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痛甚者加白芍、炙甘草。

1.6 评价标准

1)痊愈:全部临床症状消失,无发热、疼痛、白带异常等表现,血常规恢复正常,B超无异常;2)显效:症状显著改善,无发热,可有腰腹部轻度疼痛,白带量显著减少,B超仍提示病变;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血常规、B超等尚未明显改善;4)无效: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7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進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设定为0.05。

2 结果

3例患者退出,剩余32名对照组患者中痊愈7例(21.9%),显效10例(31.3%),有效7例(21.9%),无效8例(25.0%),总有效率为75.0%;33名治疗组患者中痊愈16例(48.5%),显效11例(33.3%),有效4例(12.1%),无效2例(6.1%),总有效率为93.9%。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12,P<0.05)。

3 讨论

通常青春期前的少女以及绝经后的中老年妇女较少患急慢性盆腔炎,而本病又以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就此推理本病的发生与经期及性生活不注重卫生具有密切关系 [4]。姜越华 [5]提出在治疗中进行男女同治,即患病女性与其性伴侣共同治疗。丁少娜 [6]也提出男性携带病菌未治疗是导致女性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导致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原因。

本院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目的在于通过西医治疗“驱邪”,通过中医治疗调整脏腑功能并“驱余邪,兼扶正”。西药杀菌具有很强的靶向性,但研究发现不少细菌通过繁殖变异也会产生抗药性,这是不少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不能治愈的重要原因。中药虽然靶向性不高,但临床实践证明其确有疗效,可显著提高痊愈率与有效率。本研究所述基础方中三棱、莪术活血通络;地丁草、蒲公英清热解毒;红藤、败酱草化脓排毒;元胡止痛,全方共收清热活血解毒之功,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林新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6,02(11):12381240.

[2] 王秀萍.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6,09(08):539541.

[3] 刘中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02(10):20032004.

[4] 尹飞.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6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28 (02):11181119.

[5] 姜越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2(02):9697.

[6] 丁少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12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49(10):13311332.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