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

2018-05-14 03:40肖扬戴晓霞王敏吴冰刘远鹏裴慧徐丹王琨王梁赵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肾性贫血血液透析

肖扬 戴晓霞 王敏 吴冰 刘远鹏 裴慧 徐丹 王琨 王梁 赵宇

【摘 要】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属脾肾两虚兼湿浊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用的60例患者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血液透析患者,符合脾肾两虚兼湿浊患者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及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叶酸、维生素B12、C反应蛋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90.45±14.15)g/L,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81.54±10.36)g/L;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为(14.65±5.57)分,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为(19.30±5.94)分。结论: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可以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脾肾两虚兼湿浊的临床症状,并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临床工作中,血液透析患者经常出现肾性贫血,尤其是终末期的肾病患者,几乎均合并肾性贫血 [1]。患者如果长期贫血可以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以往有研究表明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透析患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关系。本研究以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为大法,配合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血液透析60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脾肾两虚兼湿浊患者的诊断标准。1)参照2014年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选择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在70~90g/L;2)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制定。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兼湿浊:主症:1)面色少华或无华;2)少气、懒言、乏力;3)食少纳呆;4)口黏腻、口淡不渴或渴不思饮或饮而不多;5)腰膝酸软疼痛、手足不温;6)舌淡,边见齿痕,脉沉细。次症:1)腹胀满,大便塘薄;2)周身水肿;3)舌苔薄白腻或厚腻。

1.2 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两组均为低盐低脂低磷优质蛋白饮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常规治疗:每周3次血液透析,每月2次血液滤过;补钙、降磷,补充必需维生素,降压、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方案 叶酸片,天津飞鹰制药公司生产,规格:5mg×100片/瓶。叶酸片10mg,每次10mg,要求在患者饭后30min口服,每天3次。根据患者的化验报告单选择是否继续服药。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红源达),青岛国风药业生产,每次0.15g,每天1次,同样要求患者饭后30min后口服;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rHuEPO),商品名:依普定,国药准字S20000008;由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规格:1mL:3000iu,1支/盒;依普定,3000U皮下注射,每周3次;治疗过程中Hb增加>25g/L或HCT增长>8%,则将依普定的量减少25%,若治疗4周,Hb增加<10g/L,或HCT增长<2%,则将依普定的量增加25%。

1.2.2 治疗组方案 治疗组方案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黄芪30g、炒白术20g、当归20g、白芍20g、熟地15g、党参15g、鹿茸15g、山药15g、茯苓20g、砂仁10g、紫苏叶15g、佩兰15g),每日1剂,水煎原汁200mL,早晚分服,病程12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叶酸、维生素B12、C反应蛋白。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说明中药汤剂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对血液透析属脾肾两虚兼湿浊患者疗效显著。

2.2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铁蛋白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90.45±14.15)g/L,Hct为(27.83±5.04)%,血清铁为(28.01±0.70)μmol/L,铁蛋白为(123.78±19.75)pg/mL;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81.54±10.36)g/L,HCT为(23.46±3.10)%,血清铁为(25.52±0.57)μmol/L,铁蛋白为(113.59±16.64)pg/mL;说明治疗组血红蛋白、HCT、血清铁、铁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CT、血清铁、铁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为(14.65±5.57)分;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为(19.30±5.94)分,P<0.01。

综上所述,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法法可以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脾肾两虚兼湿浊的临床症状,降低了发病率,从而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戴晓霞主任认为RA病位基础在肾脏,疾病的久治不愈,患者最终容易出现脏器功能亏损,中医称为虚劳。发病机理:湿邪、浊毒蕴结于肾脏,正气不足时发病,这类疾病多表现为虚实杂揉,脾肾亏虚,疾病在中晚期侵犯五脏六腑。肾脏是患者先天之本源 [3],主司藏精,精生髓,髓生血。肾病患者精气不足,小便浑浊,长期致精气不足,肾精亏损,血气不足,最终出现贫血。脾主运化,精亏不能脾脏,最终脾肾皆亏 [4]。最终出现恶性循环,导致患者贫血加重。治疗中,二脏并重治疗实现标本兼治,戴晓霞主任认为脾肾亏虚是本病治疗的重中之重,脾与肾分别称作后天和先天之本,本研究选择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汲取当代中医治疗贫血的先进理念,结合临床治疗经验,精选有效的药物成分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本组治疗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 (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水平均显著升高,治疗组血红蛋白、HCT、血清铁、铁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为(14.65±5.57)分,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为(19.30±5.94)分(P<0.01),说明中药汤剂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

治疗药物中,鹿茸温补肾阳,使化血有力;黄芪、山药,党参、白术、茯苓培补脾气,使化血有源;砂仁、紫苏、佩兰行气化湿降浊,使化血不滞;熟地、白芍、当归养血补血。上述诸药配伍,补肾阳,益脾气,化濕浊,调节血液透析患者内环境,肾阳充足则化血有力,脾气充足则化血有源,湿浊得化则化血无碍。通过临床观察,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能增进食欲,促进有效成分吸收,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综上所述,补肾健脾化浊生血汤能够有效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小梅,刘园园,吴潮清,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01):6770.

[2] 庄秀云,张蕾.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 糖尿病新世界,2017,50(09):9293.

[3] 罗平香.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06):5256.

[4] 许琴,赵烨,徐煜,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2种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02):155156.

猜你喜欢
肾性贫血血液透析
肾衰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临床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分析
己酮可可碱治疗尿毒症患者难治性贫血的研究
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