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镇痛分娩+体位护理对胎儿枕后位矫正的护理

2018-05-14 03:40朱燕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体位产程矫正

朱燕飞

【摘 要】 目的:分析产程中镇痛分娩+体位护理对胎儿枕后位矫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临产宫口开3cm检查诊断为枕后位的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50例。A组给予镇痛分娩+体位护理,B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8.00%,B组为92.67%;A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为6.00%;A组的剖宫产率为5.33%,B组为34.67%,对比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采用镇痛分娩+体位护理可有效镇痛,并能矫正胎儿枕后位,取得较佳的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产程;镇痛分娩;体位护理;胎儿枕后位

胎位异常是导致产妇难产的主要原因,而胎儿枕后位是发生率较高的胎位异常类型。胎儿枕后位可能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软产道受损或产程延长,进而提高产后出血、剖宫产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 [1]。胎儿枕后位有效矫正是改善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研究中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在产程中采用镇痛分娩+体位护理对胎儿枕后位的矫正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临产宫口开3cm检查诊断为枕后位的患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直接批准。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50例。A组中,年龄为22~32岁,平均(26.34±2.11)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9.12±0.25)周。B组中,年龄为23~33岁,平均(26.14±2.02)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39.31±0.42)周。对比以上数据,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B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 即宫口开前自由体位,宫口开全后膀胱截石位,屏气用力,助产士站立于产妇右侧,托住会阴部与肛门,娩出胎头后,内推胎儿后肩,待其前肩娩出后,抓住双下肢,并剪断脐带。

1.2.2 A组给予镇痛分娩+体位护理 1)镇痛分娩:生产前告知产妇镇痛分娩的治疗目的与效果,并讲解体位配合要点。麻醉师讲解镇痛流程和注意事项。宫口开约3cm后,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助产士监测产妇心电图与胎儿胎心,并创建静脉通道,协助产妇取穿刺体位。穿刺完成后,注入6μg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172),于硬膜外进行置管操作,持续泵入12μg舒芬太尼与30mg罗哌卡因(瑞典 AstraZeneca AB生产,注册证号:H20100106),速率维持在4mL/h。若疼痛仍明显,可自控给药。每次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0min。2)体位护理:麻醉成功后,使产妇侧卧30min,而后助产士使产妇含胸屈膝,微蜷腰部,使大腿向上收,约与脊柱纵轴呈90°,使其腹前壁紧贴于床垫。待其宫口全开后,取膀胱截石与半坐卧位,具体为:将床头抬高约45°,协助产妇将两腿平放,取半坐卧位。待胎头拨露时,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并记录顺产与剖宫产几率,同时记录各产程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Muleteer镇痛程度评分法评估镇痛效果,分值为0~4分。显效为0~1分;有效为2分;无效为3~4分 [2]。

1.5 统计学分析

數据通过SPSS 16.0软件加以处理,各产程时间用(±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镇痛效果与分娩方式用(%)表示,行χ 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镇痛效果

A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8.00%,B组为92.67%,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 对比新生儿并发症与分娩方式

A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为6.00%;A组的剖宫产率为5.33%,B组为34.67%,对比有差异(P<0.05)。

2.3 对比产程时间

A组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镇痛分娩可减轻产妇生产时的疼痛感,使其子宫血液灌流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情况。而体位护理可将胎儿体位矫正为枕前位,利于自然分娩。分娩受产道、产妇、产力和胎儿等多因素影响,镇痛分娩后,产妇的分娩疼痛感会明显减轻,心情相对放松,但产力、产道与胎儿间仍存有代偿关联性,三者间会发生动态变化,这会影响胎儿的分娩过程。因此,在镇痛分娩的同时保持科学体位可协调以上三者间关系,使胎儿可顺着产轴自然娩出,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3]。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镇痛总有效率(98.00%)高于B组(92.67%);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B组(6.00%);剖宫产率(5.33%)低于B组(34.67%);各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朱锐等 [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该护理措施可有效矫正胎儿枕后位。

参考文献

[1] 朱俊芬.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33):284285.

[2] 程敬云.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09):148149.

[3] 陈小燕,李青松,蔡小梅,等.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1):129130.

[4] 朱锐,种丽双,王振生,等.人性化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J].西部医学,2015,(07):10881090.

猜你喜欢
体位产程矫正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手术体位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