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无痛病房中中医护理的运用体会

2018-05-14 03:40金丽陈雪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骨科病房常规

金丽 陈雪洁

【摘 要】 目的:探讨骨科无痛病房中中医护理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无痛病房收治的9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53,实施中医护理)与对照组(n=452,实施常规护理),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无痛病房中中医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骨科;无痛病房;中医护理

骨科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很多医院开始展开无痛病房模式,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大城市医院 [1]。骨科无痛病房的开展为患者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护理质量的好坏将影响病房的整体工作。此次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骨科无痛病房中中医护理的运用价值,选取本院骨科无痛病房收治的905例患者展开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比对,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时间段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选病例为本院骨科无痛病房收治的905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回顾性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453例,男性256例,女性197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54.2±7.6)岁;此组别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452例,男性245例,女性207例;年龄为33~79岁,平均年龄(54.5±7.7)岁;此组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性别与年龄,发现其资料存在的差别性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模式,具体为:入院后采取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规范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包括介绍医院及医护人员,使其熟悉医院环境和人员,尽快适应环境、了解医院;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监测,在治疗的阶段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实施疼痛护理、用药护理、病房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

1.2.2 观察组 中医护理模式,具体为:1)环境及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针对寒症类型的患者,应该将病房安排在向阳较好的位置;针对热证的患者,应该将病房安排在阴凉的位置;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在饮食方面,针对热证的患者,指导其多食用苦瓜、西瓜、绿豆等清热、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温热的食物;针对风湿寒症的患者,指导其多食用狗肉、大豆、羊肉等散寒温性、通络活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生冷、凉性的食物;针对气血亏虚的患者,指导其多食用龙眼、莲子、红枣等益气养血的食物;针对血瘀气滞的患者,指导其多食用萝卜、木耳等活血化瘀、行气解毒的食物。2)心理及疼痛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安慰、倾听、鼓励、疏导等支持性心理方案进行治疗,缓解其消极情绪;对病患及其家属实施疾病知识、疾病治疗、疾病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以及护理要点,增强其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患者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帮助其减轻疼痛;选择交感穴、神门等穴位实施耳穴贴压,帮助患者减轻疼动感。3)中医专科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等,调配中药方剂;为患者进行耳穴压籽,主穴选神门、交感,配穴选肩、肘、腕、髋、膝、踝等;为患者实施中药外敷,尤其是针对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为患者实施艾灸、拔罐等其他中医专科护理 [2]。

1.3 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采取VAS评分来评定: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10分为剧痛。常规评分,新入病人VAS评分<4分或者手术病人评分<5分,即上午8~9点评1次,下午4~5点评1次;患者入院8h内评1次,如VAS评分<4分应进入常规评分,如VAS评分≥4分,报告医生;对于服药患者口服药1h后评一次,如评分≥5分,再4h评一次,直到评分<5分,每小时连评3次,进入常规评分,如果1h评分低于5分,每小时连评3次,可以直接进入常规评分;对于肌注或者静脉患者于用药0.5h后评一次,如≥5分,再4h評一次,直到分<5分,每小时连评3次,进入常规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包括服务形象与意识、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病区管理、护士工作能力等,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主要通过SPSS 19.0版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 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疼痛属于骨科疾病常见的伴随症状,而炎症则是骨科常见疼痛的原因。疼痛会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动能康复、延长患者住院和功能康复时间,若不加以控制急性疼痛可发展为慢性。现在很多医院都已开展无痛病房模式,其中包括入院后8h内疼痛评估并发放《康复手册》,术前疼痛评估及患教,制定围术期镇痛方案并在围术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术后疼痛评估与患教,制定出院后疼痛管理方案等内容,通过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气滞、热结、风湿、血瘀、外伤等所导致的,可分为虚、实、寒、热症,即所谓的“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3]。中医护理是以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护为主导思想,为患者实施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起居护理等,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在骨科无痛病房中实施中医护理,通过环境及饮食护理、心理及疼痛护理、中医专科护理等全面护理措施,有效补益气血、补益肝肾、疏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骨科无痛病房中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骨科无痛病房中中医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小平.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无痛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6):7273.

[2] 张迎春.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骨科无痛病房建设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180181.

[3] 姚岚.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1):131132.

猜你喜欢
骨科病房常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常规之外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病房
便宜的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