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5-14 04:40王慧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循证白内障视力

王慧珍

【摘 要】 目的:探究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5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50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対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結果:从术后3天、1周和1个月三个指标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白内障;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盲眼病之一,发病人群以老年为主,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该疾病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12]。为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必须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白内障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5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制定的白内障临床症状确诊标准。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者;2)认知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大造血器官不健全者;2)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3)不配合临床护理操作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50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87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9.74±4.33)岁,病程0.3~4年,平均病程(1.54±0.3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1~88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58.97±4.82)岁,病程0.2~4年,平均病程(1.56±0.31)年。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差别不大,从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参数比较,差异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在患者本人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等内容。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首先在病区护士长的带领下需要成立循证小组,组长由主管护士担任,同时还包括2名责任护士,小组将实证作为护理依据,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小组目标是实时更新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开展科室内部护理理念培训,责任护士和患者主治医师沟通后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其次根据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出循证问题,分析患者当前心理状态,从而制定出有效措施。最后循证支持,患者由于视力存在障碍,对于病房陌生环境本能产生排斥,因此责任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动向,帮助患者熟悉起居环境。

1.2.2 干预方法 1)心理护理:白内障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患者的心理变化,循证小组成员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术前对患者讲述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在术中的依从性,并且向患者讲述以往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传递患者积极向上的思想。2)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调整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线,每日定时通风,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3)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全面、不科学,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检查,必要时聚集白内障患者开展讲课知识讲座,教会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发放给患者健康知识手册,发挥出家属的价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1周及1个月视力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s)来代表计量资料,用t来进行检验;运用(%)来代表计数资料,以χ 2加以验证,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主要是指患者眼部晶状体的蛋白结构发生变异,从而造成其晶状体混浊不清,严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失明症状 [34]。现阶段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要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循证护理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诞生,遵循“谨慎、准确、及时”的护理原则,保证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手段的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按照医嘱采取对应护理措施,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也不适应现代护理学观念。循证护理围绕患者为中心,通过科学论证,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6]。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雅倩,胡静,赵娟.循证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在白内障合并糖 尿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3,25(06):947948.

[2] 郭聪慧,李峰,钱诚.循证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03):225226.

[3] Kessel L,Andresen J,Erngaard D,et al.Indication for cataract surgery.Do we have evidence of who will benefit from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cta Ophthalmol,2016,94(01):1020.

[4] 刘明书,王海舫.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重庆医学,2017,23(A03):118120.

[5] 陈兴,孙培森.基于循证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术后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4562458.

[6] 张睿敏,肖慈,崔效妍,等.循证护理应用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4):251.

猜你喜欢
循证白内障视力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保护视力等
过多晒太阳有害
视力不好的犀牛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