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规范: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8-05-14 14:25杨永厚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普惠性办园入园

杨永厚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中引人关注的重点领域,但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及人们对幼有所育需求的新变化、新期盼,学前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新问题、新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以科学规范为标模,实施好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确保和促进亿万儿童健康成长。

现状问题与成因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进展与成绩是巨大的、明显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较为突出的“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受到各方的认可。

在充分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在城市,“入园难”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与真正解决的目标还有距离,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有所增加,但和实际需求相差较大,民办园追逐利润,普遍收费过高,超出一般家庭承受能力,质量良莠不齐,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农村,幼儿园的数量较为充足,“入园难”表现为城乡结构失衡,城镇特别是县城,公办园数量有限,入园矛盾突出,进城务工子女入园依然困难,而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较为宽松,入园已不再难,民办幼儿园数量不少,但存在收费较高、师资队伍不稳定、管理不规范、“小学化”倾向严重等问题。

造成目前学前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公办幼儿园,主要由于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过快,幼儿园建设发展滞后,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有限,教师的培养、编制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难以适应和满足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管理、监督存在不足,对幼儿园的资质、条件及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民办园办园成本缺乏科学严格的核定,使一些民办园过度追逐盈利,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政策支持不足及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等。

改革建议与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发布,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确定了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性改革措施,是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纲领和遵循。

笔者以为,破解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整体规划,政策引导,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精准施策,方能达成目标。

特提出“五个坚持”“五个突破”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坚持政策导向,在学前教育立法上有所突破。截至目前,从国家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了系列发展、促进、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政策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好,但省市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如何使国家已颁行的政策文件落实到学前教育发展管理的实施方案、细则相对滞后,亟待跟进。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整个体系中的一个更加基础性、特殊性的、发展相对不够成熟的组成部分,要确保其科学规范化发展,必须尽快立法,加快制订《学前教育法》立法进程,使学前教育在拥有科学的政策体系的同时,形成法律的保障,做到有法可依。

二是坚持优化办园结构,在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上有所突破。目前,城乡幼儿园的办园结构中存在着公办园数量不足、民办园占比过大、普惠性幼儿园过少的问题,这是造成入园成本大、入园收费高的主要因素。鉴于建设发展公办园的资金投入、教师配备、条件改善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要解决入园贵的关键在于尽快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尽管现在各地均在积极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但规模、数量、速度还难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省市级政府及管理部门要修订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标准,大力支持各方力量,创办普惠性幼儿园,在用地、师资、扶持、补助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根据城乡经济发展及收入,规定合理的收费上线及标准,平抑缓解过高的收费冲动。

三是坚持严格监管,在规范民办幼儿园上有所突破。民办幼儿园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而且在幼儿园中所占比重较大。不可否认的是,民办幼儿园在缓解城乡“入园难”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监督管理的体系机制不健全,实施监管不到位,导致出现准入门槛低、资质审查不严、无证办园、乱收费、高收费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各级管理机构部门要依据国家已经出臺的相关管理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健全对民办园的准入、资质、条件、管理、收费等科学的监管体系,建立可行的监管机制,加大经常性、动态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要对民办园的办园成本进行核定,规定收费的上限,规范其收费及办园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入园贵”这一群众反响较大的顽疾。

四是坚持多措并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有所突破。制约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数量缺口大,素质普遍不高,工资待遇偏低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多方联动。首先是公办幼儿园。政府应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增加学前教育教师编制及数量,畅通师范类大学幼教专业毕业生进入幼儿园的渠道,满足公办园教师的需求,并解决学前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实际困难。其次是民办幼儿园。要吸收师范类学校幼教专业学生到园任教,由政府制订指导性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标准,要求幼儿园参照执行。解决民办园教师工资过低、保障性待遇难落实、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依据《学前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学前教师培训提升规划,委托师范院校、专业机构形成包括公办、民办幼儿园在岗教师在内的专业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是坚持内涵发展,在提高办园质量上有所突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保教质量不高,是目前幼儿园内涵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依据幼儿园办园标准,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设施设备的水平。建立幼儿园园长的选拔任用考核制度,提高其管理能力。要求幼儿园按照“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大领域目标规范课程及保教,坚决禁止超前、超标进行小学内容的教学。各级教研机构要强化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研究与检查。指导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课题研究活动,组织举办学前教师基本功比赛、保育教学比赛活动,提高教师的保教能力。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对学前教育管理、保教、质量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之中,制订科学的办园质量评价标准。坚持对幼儿园办园全程的督导评估,对违反办园规定、质量存在问题、群众意见大的幼儿园进行严格严肃处理,责其限期改正。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未来之基。重视今天的学前教育,就是重视明天的教育,重视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普惠性办园入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