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惊艳开场

2018-05-15 16:54张冬平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克隆笔者作文

张冬平

课堂导入的设计犹如一台戏开场时气氛的营造和演员的亮相,气氛没造好,演员的“相”没亮好,是难以吸引观众的。教师如何一开场就抓住学生的心?笔者以为,课堂导入要想“惊艳”一点,设计时就必须抛弃常规思维,做到“奇思妙想”。“奇思妙想”从何而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捕捉情感需求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青春期的影响、留守环境的影响及思维模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使得初中生成为“大人”心理和“儿童”心理的混合体。教师如能细腻地观察、體会学生的心灵需求,所设计的导入在学生眼中就一定是“惊艳”的。

笔者在教《小巷深处》(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文时,事先了解到班上过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有几名学生已经几年没和父母团聚了。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在亲情上都有些淡漠,而亲情的淡漠使得他们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为了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思念,唤起他们对亲情的感恩,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健康成长,笔者选择利用一则外国童话来设计课堂导入。童话梗概如下。

一个青年幼年丧父,与其母相依为命,母子情深。后来,这个青年和一个美丽的女子恋爱了,而女友又偏偏患上一种奇怪的病,且必须要用男友母亲新鲜的心作药引子的药才能治好。男青年经过痛苦的犹豫后,用锋利的尖刀取出了熟睡中的母亲的心。在急匆匆地赶往救女友的路上,男青年不慎狠狠摔了一跤,那颗心也重重掉在路旁的岩石上。这时,那颗还滴着血的心关切地问:“我的孩子,你摔疼没有?”

这则童话学生从没听过,面目很“新”。故事中,儿子为了爱情取走母亲的心,而母亲的心即使摔在地上,也在关心儿子。童话主题一目了然,表现形式非常震撼,可以直击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心灵震动的时候,笔者让几名学生回忆了自己伤害父母的往事,让学生带着对父母之爱的忏悔和感恩进入新授学习,课堂效果非常好。上课过程中,有几位同学当场流下了眼泪,应该说比较好地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融入生活元素

和每天变化的现实生活相比,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经常存在滞后性。相比小学生,初中生的知识面明显扩大,他们探求外在世界的眼光更加开阔,更加关注课本之外的东西。所以,教学如果总是绕着课本转,肯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如果我们在导入设计时适当融入初中生熟悉的生活因素,那么,这样的导入一定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

有一次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人作文训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准备采用“优秀例文引路”导入新授。后来,笔者觉得这不够新鲜,而且这样的设计一般只能让作文基础好的学生感兴趣,对优秀例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往往觉得高不可攀而难以产生学习热情。在翻看学生作文本时,一篇内容真实但文句显得幼稚的写人作文给了笔者启发,笔者决定仿照它模拟一篇病文,然后采用病文展示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笔者的导入是这样的:

几年前曾读到这么一篇学生习作,它暴露出学生在写记人作文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天念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作文的题目叫“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林妙英,我总是叫她妈妈。她长得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

我的妈妈很勤劳,她总是不眠不休地照顾我。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没写作业就去玩电脑,没料到妈妈一回来就让我把作业拿给她检查。我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妈妈见状,把我叫到身边说:“儿子,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先把作业完成再去做其他的。”我赶忙去做作业。妈妈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好孩子!”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我的妈妈很温柔,对我说话总是轻声细语。我记得,妈妈每次送午餐来的时候,都是在教室门口大喊一声:“阿康,快来拿!一定要吃完!”

笔者模拟的这篇学生作文表述啰嗦,不简洁,部分内容前后矛盾,不合实情,甚至还有具体叙述与前面交代不对应的问题。这种浑身都是“病”的作文在生活中是很少出现的,但它能使许多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问题。所以笔者询问大家这两段文字有哪些毛病时,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甚至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都准确地说出了文段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三、转换媒体形式

我们的时代是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在给时代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给教育注入了活力。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手段难以处理的教学难题能够自如地呈现,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别样的视觉效果,这使得好奇心极强的初中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听过一堂语文竞赛课,其课堂导入设计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那堂课教授的是《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由于文章中所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授课教师既没有借用生物学中的无性繁殖现象导入,也没有利用某个精彩的故事来吸引学生,而让学生首先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拔出身上的猴毛变小猴子去降魔的片段。精彩的电视剧片段让学生看得聚精会神。看完后,教师让学生猜想让他们看视频的原因,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实际上,这位教师就是抓住原文中的一句“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来设计的。他只是把孙悟空的故事换成了视频的形式,媒体形式的转换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在“媒体形式转换”思维的指导下,笔者经常将用来导入的文字故事制成图文并茂的小动画课件,将现场朗读导入环节换成播放由自己朗读录制而成的音频资料。这些小小的改变,经常给学生带来惊喜,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让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进入课堂学习。

四、融会学科知识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应当做一个杂家。他认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杂”一点,教学能力会更强。笔者以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杂”,至少应该表现为对学生现阶段所学习的其他学科的了解。我们如果对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比较了解,就可以从学科跨界的角度去思考课堂导入设计的问题。这样的想法,不仅能给学生十足的“新潮”味儿,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学科渗透的意识。语文课堂绝对会因此而活泼起来。

比如在教于谦的《石灰吟》的时候,笔者就以向学生提问关于石灰的知识来导入。这些知识是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属于自然科学知识。由自然科学转向文学诗歌欣赏,导入环节的新颖性马上就表现出来了。又比如教授《悼念玛丽·居里》一课时,笔者以简介居里夫人来导入新授,首先展示给学生的是一段简短的英文介绍,然后再展示中文介绍,在说到“居里夫人”这个称呼时还特意选择了英文形式“MadameCurie”,一下就让学生来了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克隆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
Cloning Pets克隆宠物
线性克隆系统的数学原理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