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斯柯达明锐旅行车

2018-05-16 17:08徐博英
汽车与运动 2017年8期
关键词:旅行车驾乘斯柯达

徐博英

今年是斯柯达品牌入华的十周年。这十年间,斯柯达已从最初的单一车型明锐发展到科迪亚克、速派、YETI、Rapid(昕动和昕锐)和晶锐等六条产品线,完成了A0、A、B到SUV的市场全面覆盖。累计销量超过210万辆,其中明锐累计销量超过115万辆。以上,只是一个品牌的发展历程,可观的数据表现背后必定有着成熟且稳定的庞大市场作为支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市场,一个几乎可以接纳和消化所有车型的市场,对于在西方国家久负盛名的旅行车却充满了矛盾。

其实我们都能够理解其中的原因,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受到了老一辈人对于轿车认知的影响,觉得旅行车不上档次,没有三厢轿车看起来豪华。而在装载空间和通过性方面,琳琅满目的SUV似乎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已突破观念上的桎梏,对旅行车情有独钟的消费者来说,则觉得目前市场中可选择的车型又太过单一,价格普遍较高。这对于被情怀充值,且有消费能力的人还好说,但是对于多数理性消费者而言,除了选择二手旅行车外,只能转身购买其他车型了。

与中国市场环境完全相反,起源于美国的旅行车在欧洲开始繁荣,随着二战后的50~70年代经济复苏,基于轿车发展而来的旅行车为重视出行的人们带来了便利和操控乐趣,发展至今日仍然受到了多数欧洲人的喜爱。而近些年,尽管SUV在欧洲也蓬勃发展,旅行车依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竞争优势。因为与SUV相比,旅行车的行李厢容积和驾乘空间感丝毫不亚于SUV,同时在驾乘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旅行车也更胜一筹。咨询公司IHS去年统计的轻型车销量数据显示,在竞争激烈的A、B级欧洲车市,旅行车的销量均高于轿车;并且其销量占比更是超过了SUV。

提到欧洲的旅行车,绝不能不提的就是斯柯达旅行车了。百年汽车品牌斯柯达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生产的L&K; 100就初具旅行车概念,二战后又设计了1101 STW/1200 STW/1201 STW等多款旅行车,其中1961年推出的OCTAVIA COMBI明锐旅行车尤受追捧,成为当时人们享受家庭欢聚和野外探险闲暇时光的得力伙伴,甚至开创了欧洲的旅行车市场。从那时开始,斯柯达的旅行车制造史就不曾中断,旗下旅行车产品的优雅设计和实用功能也愈加出彩。今天,斯柯达在欧洲的FABIA/OCTAVIA/SUPERB产品线上都提供旅行车,并畅销欧洲各国。2016年,旅行车占斯柯達品牌在欧洲整体销量的41%。其中,明锐旅行车更是欧洲同级细分市场中的最畅销车型,在瑞士、奥地利等国家的市场份额高达30%左右。

如今,正值斯柯达品牌入华十周年之际,推出了明锐旅行车。虽然说不是首次,但是以合资身份的亮相,较高的性价比,我们还是能够预见到斯柯达品牌的满满诚意。与之前进口版和欧洲版的明锐Combi不同,本次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明锐旅行车采用了海外版明锐Scout的外观设计,在Combi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跨界风格的侧包围,配合前部略显夸张的银色饰板,看上去具备浓郁的CrossOver风格,其十足的野性,对比SUV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此同时,离地间隙也相比明锐Combi和明锐三厢版更高,这就意味着这款全新的明锐旅行可以适应更多样的路况。

前部设计除了保险杠处采用相对于轿车版本更具夸张的设计外,前灯和进气格栅均采用明锐家族的最新设计语言,四盏分体式前灯造型锐利十足,相比于老款车型,更具时尚和活力。在高配车型上,除了前雾灯外,均使用了LED技术,不仅提升了使用寿命,也增强了行车安全性。发动机盖板及车身侧面,锐利的线条依旧是明锐的主旋律,这一点,对于呈现旅行车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与多数品牌旅行车相比,明锐旅行车车身设计并没有因“大屁股”的存在而显得臃肿,通过上部贯穿车身的棱角和底部清晰、锐利折线,营造出了具有力量感的轮廓,外加侧窗平直的设计,及0.618(黄金分割)的良好应用,整车看起来优雅范儿十足。

内饰设计同样沿袭了外观水晶切割的设计理念,并采用化繁为简的设计语言,通过明快、锐利的线条勾勒出富有张力的中控台。其功能区域布局分明、标示清晰,整体呈现出简洁并不失大气的驾乘氛围。同时,细节设计又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比如车门把手、饰条和开关处设计了内饰氛围灯,试驾车棕色座椅上所覆盖的Alcantara材料,以及后排双USB充电接口等。此外,明锐旅行车搭载9英寸大屏导航娱乐系统,配合全系标配的六喇叭高保真立体环绕音响,让驾乘人员畅享一路惬意。中控屏采用新型TFT显示屏幕,带来更为出色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视觉效果更为鲜明自然。该屏幕操作灵敏,响应速度快,手指轻触屏幕就能及时得到反馈,让使用体验更为流畅自然。同时,该系统可连接WiFi,用户可自行下载热门APP应用。还具有手机互联功能,车主通过WiFi就能将手机屏幕投射到导航屏幕上。

驾驶员座椅有12向电动调节功能,调节方式灵活便利,帮助驾乘者找到最佳乘坐姿态,增加了舒适性。驾驶员座椅还具有三组记忆功能,可以储存三种座椅及外后视镜位置。当使用经过匹配的遥控钥匙解锁车辆或按下相应的记忆按钮时,座椅及后视镜便会自动切换到设定位置,免去每次更换驾驶员时的调整,为多人用车提供便利。此外,后排4/6折叠座椅、全尺寸天窗、可承重75kg的行李架和容量达610L~1740L的行李厢和行李厢内可拆卸卷帘、挂钩、12V电源和照明灯、电动行李厢盖等都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且极具实用性的驾乘体验。

全新上市的明锐旅行车提供1.2TSI和1.4TSI两种动力选择,它们同属于EA211系列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全铝合金发动机(缸盖、缸体和油底壳)、创新热量管理系统、可变量机油泵和双回路发动机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其中的涡轮增压技术采用刚性轴带动叶轮旋转,形成鼓风机增压效应,实现提高进气量以达增加动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在轻质量涡轮设计的前提下,不仅减少了涡轮迟滞效应,也使其在较低转速下介入工作,实现低转速的大扭矩输出。

此外,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可以及时调整气门的开启时机,对动力的提升和燃油经济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舒适性方面,发动机与车体之间采用了液压式支架连接,无论是变速器换挡导致的机体震动,还是发动机高转速下带来的震动,都可以通过改变动态刚性,来吸收和适应不同频率所引起的震动,使得发动机运转更加稳定,并提升整车NVH特性。

与两款发动机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变速器,这款变速器为了提升低温时的工作平顺性,采用了双液油式设计,也就说通过两种不同油液的独立循环,使齿轮箱中的齿轮在不同工况下获得更好润滑。另外,该变速器通过巧妙布局,使得倒挡通过2挡从动齿轮来实现,省略了传统的倒挡轴结构,既节省了空间,也减轻了重量。

本次试驾的是搭载1.4L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最大功率为110kW/5000rpm,最大扭矩为250Nm/1750~3000rpm,与7挡双离合变速器配合,在起步阶段,动力响应还是有些偏慢,这是由双离合变速器的特性决定的,而当速度稍微起来一点后,轻微下探油门踏板,动力输出才会变得直接,其响应性会紧跟油门开度,可以轻松做到人车合一。在走走停停的市区行驶,这台7挡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十分合理,无论是减速还是加速,都不会让驾驶者感到任何挡位在执行时所产生的闯动,并且加速时,变速器会恰到好处地判断换挡时机,执行起来也是十分迅速。

没有了以往印象中双离合变速器的诟病,整辆车驾驶起来都十分惬意。搭载EPS的转向系统一如既往地出色,低速时轻盈,转弯、泊车单手即可进行操作。高速行驶时,沉稳的设定又提升了驾驶品质感。高速转弯,虽然能够感觉到转向虚位的存在,但是这并不会过多影响操控性,只需小幅度修正即可。

明锐旅行車搭载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说实话,如果不是看资料,真的不会感觉到明锐旅行车搭载的是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系统。因为整段旅程的驾驶,明锐旅行车始终给我一种舒适和惬意的驾驶氛围。路遇坑洼,悬架系统也都会一一化解,并没有表现出非独立悬架所特有的生硬的颠簸感。路遇弯道,悬架系统的侧倾抑制表现得相当不错,能够给人以充足的驾驶信心。可以说整体表现沿袭了斯柯达品牌一贯的高品质,其舒适性和操控性也与高一级别的速派靠拢,并且与搭载独立悬架系统的科迪亚克等车型的差异化并不大。对于此斯柯达的工程师们对于车辆的调校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同时,后排摄影师自始至终昏昏欲睡的姿态也验证了我的判断。

猜你喜欢
旅行车驾乘斯柯达
百万元级电动旅行车来袭保时捷 Taycan Cross Truismo
东风悦达起亚凯酷
瑞萨电子推出升级版R-Car V3H,提升深度学习性能满足包括驾乘人员监控系统的最新NCAP要求
日产Ariya
日产Ariya
10款最值得引入国内的新款旅行车
旅行车
斯柯达昊锐车发动机有时无法起动
寻衅滋事 宝马2系运动旅行车 VS.奔驰B级旅行车
斯柯达明锐发动机故障灯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