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砜霉素甘氨酸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2018-05-17 02:57仇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甘氨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仇建华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龙湾院区 呼吸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特点为无细胞壁、可独立存活,是已知的可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目前临床研究可知,可对人体致病的支原体主要包括3种,即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以及解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尤其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多见。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导致β-内酰胺类及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肺炎支原体本质上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敏感,然而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的全球耐药已出现15年,体外突变株对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也有报道。甲砜霉素甘氨酸酯是氯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支原体感染方面疗效较好,而临床报道支持数据较少,本研究通过甲砜霉素甘氨酸酯与阿奇霉素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120例,年龄在18~65岁,随机分为甲砜霉素甘氨酸酯组60例(观察组)和阿奇霉素组60例(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阵发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也有患者伴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器官系统损害。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原学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血清检测滴度均在1∶160以上,并且排除合并有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甲砜霉素甘氨酸组(观察组)和阿奇霉素组(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甲砜霉素甘氨酸酯治疗(静脉滴注1g/d),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静脉滴注0.5g/d),在无附加其他药物治疗的同等条件下,72 h后观察疗效,若72 h后患者热退,临床症状减轻为治疗有效,继续用药,以10~14 d为1个疗程。反之认为治疗无效,调整为氟喹诺酮类。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情况见表1。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68.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性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由于此类肺炎在临床表现上与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肺炎有明显区别,且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治疗无效,因此临床上又将其与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其他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所以β-内酰胺类及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其无效。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抗感染治疗的疗程通常需要10~14 d,大环内脂类是其首选药物[1]。然而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的全球耐药已出现15年,体外突变株对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也有报道[2]。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法国及德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30.6%,9.8%,3.0%,而在中国北京、上海两家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经超过了80%。与敏感菌株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单独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时,退热时间显著延迟,更多的患者由于持续发热、咳嗽或肺部阴影难以吸收而不得不换药。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通常阿奇霉素治疗72 h仍无明显改善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应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的可能[1]。Cao等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0例起始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9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者退热时间均超过了72 h,而且临床医师均经验性更换了抗生素[3]。通常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更换为氟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然而有关文章指出甲砜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亦有效[4]。董福祥等[5]通过甲砜霉素甘氨酸酯治疗支原体感染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证实了甲砜霉素甘氨酸酯对支原体的疗效显著。本文分析了甲砜霉素甘氨酸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甲砜霉素与氯霉素同属酰胺醇类广谱抗生素,氯霉素的硝基被甲砜基取代即为甲砜霉素,甲砜霉素甘氨酸酯是甲砜霉素的注射剂型,增加了甲砜霉素的水溶性。甲砜霉素避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同时抗菌活性增强,是氯霉素的2.5~5倍,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需氧菌、脆弱类杆菌、非典型致病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均有抗菌活性。甲砜霉素甘氨酸酯属抑菌剂,可逆性的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使肽链增长受阻,因此抑制了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与氯霉素间呈完全交叉耐药,因其在肝内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因此体内抗菌活性较高。本临床研究表明由于阿奇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甲砜霉素甘氨酸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明显超过了阿奇霉素,进一步证实了甲砜霉素甘氨酸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为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增加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643-645.

[2] Pereyre S,Goret J,Bébéar C.Mycoplasma pneumoniae:Current Knowledge on Macrolide Resistance and Treatment[J].Front Microbiol,2016,22(7):974.

[3] Cao B,Zhao CJ,Yin YD,et al.High prevalence of macrolide resistance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adult and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na[J].Clin infect Dis,2010,51(2):189-194.

[4] Grassi C,De Benedetto F.Recent clinical evidence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iamphenicol glycinate acetylcysteinate and thiamphenicol glycinate[J].J Chemother,2002,14(3):279-284.

[5] 董福祥,左兴盛.甲砜霉素甘氨酸酯治疗支原体感染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2):108.

猜你喜欢
甘氨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膳食甘氨酸的健康保护潜力(续1)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续1)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